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8月16日┃选题指导┃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有效选题的原则与方法

江苏张家港市泗港小学


选题, 顾名思义, 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从广义上讲, 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 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该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校本研究的选题是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研究题目。它具有行动性、全面性、实践性、实用性、实验性和校本性等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将直接决定研究选题的价值取向, 即完全是针对教育教学实际, 为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进行的研究, 当然, 它的副产品就是提升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有效选题就是确定一个正确合适、有创见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的选题基本要求是选题必须正确, 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以及科学研究现实性和可行性, 甚至具有独创性。这就需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比较, 善于发现和抓住重要问题;不仅要把握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全局, 而且要对教育实际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有问题意识, 而且要了解和掌握选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判断、评价等综合能力。

一、选题原则
1.从研究内容上考虑, 选题宜实不宜虚
所谓“宜实不宜虚”即选题内容贴近实际、贴近课堂、贴近自身需要, 选题方法实在、恰当、可行。它是以校为本、以生为本, 以实践、实验、实用为本的, 富有实效的一种研究。如“转化小学英语学困生的个案研究”“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验研究”“生态课堂理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生命教育视角下课堂观察研究”等, 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 就近取材, 就近选题, 实践性、实验性、实用性较强, 研究对学生直接受益, 方法灵活多样, 或实验, 或调查, 或个案, 或观察, 或应用, 或比较等, 研究方向明确、方法得当, 具有操作实践的可行性。如, “小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研究”“生态课堂教学观的研究”此类课题虽然研究意义较深远, 但是理论性较强, 研究难度较大, 不切合实际, 不易出成果, 不适合一线教师。
2.从研究范围上考虑, 选题宜小不宜大
所谓“宜小不宜大”就是选题范围正好合适, 不大不小, 偏大则研究不能深刻, 漫无边际。适当小一点, 操作简便, 容易短时见效。当然, 偏小则太狭窄, 没有意义, 这里也要把握一个度。如, “生态课堂教学的研究”“生态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生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研究”三个课题, 第一个偏大, 第三个偏小, 中间一个比较合适。一线教师选题倡导微型课题就是这个道理, 在宏观视角下进行微观研究, 以小见大, 积少成多, 不断累积, 厚积薄发, 是校本课题研究的发展走向。当然, 一线教师也可参与、配合学校甚至更大科研单位 (市内课题协作组) 的大、中型课题研究, 那是团队式协作研究, 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个人或校内、组内几位教师合作研究的课题还是倡导小型、微型的合适。
3.从研究价值上考虑, 选题宜新不宜老
所谓“宜新不宜老”就是要新颖、独特。选题创新性原则包含双重意义, 其一, 要保证课题本身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 也就是这个课题确实是别人没有解决的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其二, 要保证课题预期结果的独创性、突破性, 也就是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能够发现或充实前人没有发现的真理或者已经发现但不完全的真理。根据这一原则, 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要优先考虑:一是别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选择别人没有研究过, 尚没有规律可循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 取得经验找出规律, 这就填补了空白。二是虽已研究但还不完善的问题。三是教学中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
4.从研究群体上考虑, 选题宜合不宜散
校本研究是一种草根化研究, 是团队集体攻关性质的研究, 任何单枪匹马、散点式的研究往往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因此, 采取合作式课题研究是一种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办法。选题上可以就某个主题, 分工开展相关性的课题研究, 以取得研究合力。如中年级语文组集体选题是“中年级学生有效预习的研究”, 那么就可以分解成“中年级学生预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年级学生预习作业设计的研究”“中年级学生预习时间监控的研究”“中年级学生预习作业自主设计的研究”, 具体研究中既独立又协作, 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实现“1+1>2”的功效, 体现“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以及田野式、草根化群体研究的旺盛生命力。
可见, 一线教师微型课题研究切口小、周期短, 过程简便, 实用性、操作性强, 贴近教育教学实际, 是一种有效的平民化或草根化的校本研究形式。它倡导自主自发、自立自用, 在实践、反思、经验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 以此直接地、有效地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以上选题原则较多是理性的, 实践操作起来还需要掌握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效益。

二、选题方法
1.从教育场景中产生
郑金洲先生在《教师如何做研究》中有一段论述:“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 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 生发教育理念, 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 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 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所作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 都有可能滋生大量的待研究的问题……可以说, 真实的教育场景既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主要依托, 同时又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这里的教育场景, 我以为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课堂, 应将其外延拓展到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场景。如, 我校地处城市西郊, 属于城乡接合部, 外地学生比例逐年上升, 针对占到接近70%的外地学生行为习惯问题较多, 一些班主任就确立了“新市民子女养成教育的研究”这个课题, 是从德育需要出发, 非常切合生源实际的。再如, “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这个课题就是针对课堂出现的错误场景如何作为教学资源有效利用, “化腐朽为神奇”开展研究, 是非常必要、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项研究。问题从具体的教育场景中产生, 接“地气”, 真实, 极具张力、升力。
2.从学校课题中产生
新形势下, 学校都很注重校本研究, 每一个学校都会有研究的主课题及副课题, 主课题重点放在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上, 副课题则可以研究其他任何领域。主副相配, 重点突出, 就能使教育科研全面开花, 使草根化研究得以落实。一线教师在确定自己的微型课题时, 完全可以依据学校的主副课题, 确定主副课题下的子课题、孙课题, 这样就能形成一股研究合力, 如众星拱月般地形成科研阵势, 使研究快速、高效。如我校主课题是江苏省“十二五”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城郊学校阳光教育品牌建设的研究”, 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就围绕它从阳光德育、阳光课堂、阳光体育、阳光管理四个方面确立了诸如“阳光学生评价标准的研究”“阳光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阳光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品牌项目的研究”“阳光管理中阳光家访的实践研究”……这种选题方式形成定势以后, 有利于教师团队合作攻关,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尤其是促进科研新手、新苗的成长;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加速形成,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还利于提升校长 (一般都是课题主持人、负责人) 的学术权威和人格魅力。
3.从热点话题中产生
课程改革中如何有效减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开发教育资源、开好校本课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如何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 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等等, 这些都是课改中的热点话题, 值得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教学, 选取其中的小课题开展有效研究。如就减负话题, 就可以选取“学生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个性化自主作业设计的研究”“家长在家庭作业管理中角色意识的研究”“家长布置孩子作业类型的研究”。课堂文化建设中我校围绕阳光课堂文化研究主题, 教师选取了“阳光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阳光课堂与生态课堂的比较研究”“阳光课堂教学观、价值观的研究”等。课题由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细化, 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建立科学的育人观、教学观、课堂价值观, 有利于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对课堂教学深度研究,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效益。
4.从课题滚动发展中产生
课题滚动发展就是指在原有课题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 从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研究范围由点到面向广度滚动。鼓励学校及教师首先从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问题入手开展研究, 逐步扩大研究范围。“由点到面”滚动, 既可以由一个教学环节的研究拓展到多个教学环节、甚至教学模式、模块的研究, 还可以由一个学科的教学研究拓展到多个学科的教学研究, 当然也包括由少数人参与的研究拓展到大多数人参与的研究。二是研究内容由表及里向深度滚动。“表”指的是浅层次研究, 如, 某种技巧、模式或做法。“里”指的是教育教学的本质, 即教育教学的智慧、策略与方法。在某一课题结题时, 可要求课题组反思存在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 鼓励课题组开展下一轮研究。这样, 可以防止学校课题研究像小猴子掰玉米一样, 研究一个丢一个, 虽然课题研究不少, 但教科研品位不高。三是研究级别由下至上向高度滚动。不管哪级课题, 都坚持按正规途径报送教科规划办。从校本课题中筛选课题申请市级立项课题, 市级立项课题研究完毕再申请大市级乃至省级立项课题, “滚动式”推进, 使课题研究提升档次, 扩大影响和效应。

诚然, 一线教师的选题是否正确合适, 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 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还需经过专家论证, 确认以后方可正式实施研究。实践证明, 对于一线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必须确立问题即课题、教研即科研、教学即反思、课程即文化等意识, 找准研究课题的切入口。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 科学有效选题是迈进教育科研门槛的第一步, 也是学校田野式草根化研究“扎根———开花———结果”, 并取得“蝴蝶效应”的关键环节, 有了“良好的开端”才能获取“成功的一半”, 一线教师有效选题至关重要。

本文来源:教书育人 2013,(32),28-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
例谈教科研课题选题及申报书填写
子课题及微型课题选题参考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着眼点
校本培训
课题研究“开头难”,教师如何通过选题提升教育“研究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