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告诉大家Java的分布式事务

事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组逻辑上相关联的操作,它们可能位于不同的服务甚至服务器上,而事务的目的是保证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执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事务的四大特性被称为 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原子性表现为一个事务中所有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一致性原则要求:事务执行后,所有数据都处于满足业务规则的一致性状态。无论涉及到多少个操作,都必须保证事务执行之前数据是正确的,事务执行之后数据仍然是正确的。由于事务往往是并发执行的,每个事务都应该与其他事务隔离开来,防止数据损坏。多个事务在并发执行过程中不会互相干扰。持久性原则要求事务执行完成后,对数据的修改永久的保存下来,不会因各种系统错误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受到影响。

并发事务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脏读、不可重复读和虚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来控制并发读写。常见的隔离级别有: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和串行化。读未提交级别是最低的,它允许一个事务读取未提交的数据,因此可能会产生脏读问题。读已提交级别是保证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方法,它禁止了脏读问题的出现。可重复读级别是在读已提交级别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同一数据的多次读取结果一致性的保证。串行化级别是最高的,它完全禁止了并发执行,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但是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分布式事务出现的场景包括不同的服务、不同数据库和相同的服务、不同数据库。由于数据库的 ACID 四大特性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分布式事务,因此需要引入新的理论,如 CAP 理论。

CAP 理论的三个指标是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在分布式系统中,这些指标需要在不同的节点之间做出平衡。因此,在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进行取舍是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在实践中,一般采用牺牲一致性来换取更高的可用性,或者牺牲可用性来保证一致性。

除了 ACID 和 CAP 理论之外,还有其他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例如两阶段提交、三阶段提交、补偿事务等。这些方案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总之,事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概念,它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分布式系统中,事务的实现变得更加复杂,需要通过合适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的问题。了解事务的特性和应用场景,能够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数据库系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透分布式事务
CAP原理和BASE思想
高并发架构系列:详解分布式一致性ACID、CAP、BASE,以及区别
再有人问你分布式事务,把这篇扔给他
微服务架构中的分布式事务处理 -DZone微服务
分布式事务科普(初识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