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遗书中的一份蕃汉词语对照表,P.27...
敦煌遗书中的一份蕃汉词语对照表,P.2762:

'这份词表很可能是归义军初期,负责外交文书的孔目官所编常用词表,以便翻译与外族往来之公文'

常用词有东南西北,十二月份,以及归义军周边的一些其他民族:回鹘,吐蕃,退浑(吐谷浑)等等。

其中有一个“龙王”,是指龙家的的首领。 龙家是“来自焉耆的人组成的部落,于晋唐以来的焉耆龙姓王朝有着渊源关系”

“龙家从焉耆流落出来的原因,可能是回鹘西迁,庞特勤率二十万众占据焉耆的结果。此后的焉耆作为西州回鹘的属地,主要被称作唆里迷,其统治阶层也由旧焉耆的龙姓转为回鹘人了。”

龙家在九世纪后半叶主要分布在伊州、甘州、肃州等地,各有首领。有一伙集中在肃州,与退浑,汉人等一起被称为“肃州家”,经常跟着回鹘与归义军为敌。

归义军时期周边形势非常复杂,敦煌遗书中就有“四面六蕃围”之说,除了上上提到的甘州回鹘,西州回鹘,退浑,龙家之外,还有:

达怛: 附属于回鹘的一个部族,840年回鹘汗国灭亡后,一部分随回鹘内迁,活动于今额济纳旗一带。

嗢末: 吐蕃分裂后,原来吐蕃中的奴仆所组成的,一度占据凉州。

通颊: 最初是吐蕃在唐蕃边境设置的一个军事部落,后来随着吐蕃对河西的占领,在凉州,瓜州,若羌等地都有设置。 组成人员有吐蕃人, 汉人,退浑等,后在部落内通婚,逐渐融合,统称通颊。

南山:活动在瓜沙两州的南部,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带,活动中心在石城镇(若羌),这部分人有吐蕃,退浑,可能还有粟特人,甚至还有小月氏人的后裔。

有记载瓜州地区还有吐蕃人聚居。吐蕃分裂后鄯州节度使尚婢婢所率领的3000吐蕃人,被论孔热追赶到了瓜州,最后可能就留在此地,在张议潮起义的时候,他和尚婢婢是结盟的,这波人可能不与归义军为敌。

群雄混战,各种势力占山为王,远比六蕃多得多。 归义军要想保住张议潮所开创的河西陇右11州是几乎不可能的,最终他们只保住了瓜沙二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煌遗书揭开归义军衰亡隐情:张议潮大唐孤岛盛行中亚胡俗文化
热血与悲凉:大唐最后的猛士军团
敦煌的历史
光复河西的大唐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
敦煌张议潮:被刻意忘却的河西走廊铁血英雄
历史上的西汉金山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