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义股东、法定代表人,不要再说我没有告诉你这些法律风险!

实践中,有些人是知道或不知道地当上了法定代表人,可能出于人情事故被亲戚朋友拉去做法定代表人,可能为了那么一点蝇头小利而被忽悠去做法定代表人;有些人是获利或不获利地成为了名义股东,可能获得少许经济利益替人代持股份,可能只是抹不开情面被真正的股东、老板当枪使,被动地成为股东。但很多人并没有想过,自己代持股份或者替别人当法定代表人,究竟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这里,小编就先不说远了,仅以自己最近接受的民事纠纷案件中的强制执行为例,看看名义股东、名义法定代表人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般的民事案件,只要有了生效法律文书,公司(根本没有钱)不履行生效文书的支付义务,那么接下来可能就是找名义股东、法定代表人的麻烦。法院不管你是不是代持股份,也不管你是不是被忽悠当上法定代表人,只要注册信息上是你的名字。对不起,强制执行的就是你。当然,如果股东的注册资金是实缴,而非认缴,那么在民事责任上还能够规避被强制执行的风险(但刑事责任没法规避)。只不过,名义股东、法定代表人们不妨去查一查,到底有多少公司的注册资金属于“实缴”。

不妨从近期我代理的一个案件中,了解一下强制执行的整个流程——

步骤1.打官司获得生效的法律文书

至于怎么打官司,是否需要一审、二审等,此处不提及。只说最后的结果,这里的生效法律文书包括裁决书(商事仲裁、劳动仲裁)、判决书、调解书等。(以下第一个图片即为商事仲裁裁决书)

步骤2.对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有了生效文书,如果公司不履行相应的支付义务,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经过查控,发现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就会出具一个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书。

步骤3.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公司没有能力赔偿,如果注册资金又是认缴,那么名义股东、替人当法定代表人的朋友就需要注意了,你们可能就该“出场”了。

以我近期执行的这个案件为例,当时追加了10个股东为被执行人。这里面,有不少人就是名义股东。

法院收到追加被执行人申请后,便会查明实际情况,然后出具执行裁定书。同意追加郝某、云某等8人为案件的被执行人,并在各自认缴的出资额范围内承担补偿赔偿责任。

步骤4: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将股东作为被执行人

有了前面这份执行异议裁定书,又可以将之前终结的执行程序给恢复过来,让执行程序“复活”。

递交恢复执行申请书之后,法院会将名义股东的银行账号(含微信、支付宝等)、存款及财产予以查封、冻结。如果账户内有钱,将被法院直接扣划;如果没有钱,有财产的话,财产可能被拍卖;如果既没有钱,也没有财产,那么其账号将被冻结。

至此,名义股东、法定代表人,就可能被纳入被执行人名单。

名义股东、法定代表人要么拿钱解除冻结,要么就一直被冻结。流程继续走下去,还可以申请将股东、法定代表人限高,甚至纳入失信人名单。

这个时候,很多名义股东是坐不住的。说直白点,自己很可能是背黑锅,即使获利也可能少之又少。现在被强制执行的是自己,谁愿意被冻结、限高,甚至上失信人名单。要知道,如果真的事态严重,名义股东不仅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还可能影响子女学习、考公……以我这次执行的案件来说,一些名义股东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履行判决书并解冻。吃一堑长一智,希望这次执行也能够让这些名义股东明白一些法律常识,代持股份有风险,帮人当法定代表人要慎重!

另外强调一点,目前比较泛滥、流行的一种刑事犯罪,就是所谓的帮信罪。比如,近年来银行管理越来越严格,私人要想新开账户、新办银行卡越来越艰难。有些违法犯罪分子为了做一些洗钱、诈骗等违法行为,很难再以购买身份证、偷取身份证等方式去银行开户,只能盯上一些喜欢占便宜的家伙,以这些人的名义去注册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然后以公司的名义开始公司账户,再进行洗钱、骗钱……而这个时候法定代表人首当其冲的就可能涉嫌帮信罪。之前可能涉及的一些刑事犯罪,此处不予累述。

【名词解读】

名义股东——

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名义出资人仅是名义上的股东。

注意,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合同,仅对签订合同的双方有效,但不能对抗第三人。换句话说,第三人申请执行,就是执行名义股东,实际股东(实际出资人)也就“逍遥法外”了。这可能就是实际出资人找其他人代持股份的意义之一。

限高——

限制高消费简称“限高”,是指通过法令或者相关规定限制人们超过人们自身正常的消费,近乎奢侈的浪费,向高端的消费靠近的消费。

限制高消费是指被执行人不得有以下消费行为: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限制高消费后,禁止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财产实施上述消费行为。被执行人违反上述规定进行消费的行为属于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行为,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对其中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甚至,有些地方可以限制被执行人驾驶行为。《2022,欠钱不还,禁止老赖开车了!

失信人名单——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从而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案外人排除执行理由之“我是真实权利人”当慎用
「原创」 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纠纷实务要点
挂名股东以及法定代表人背锅风险提示
股权代持的法与税
江苏高院:公司设立、治理及终止相关疑难法律问题研究
《民法典》重点!2021法考刘家安教授主观题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