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丽洮南》散文周刊(2期)也聊聊洮南

热烈祝贺《美丽洮南》散文部成立!

《美丽洮南》编辑部(筹)

顾        问:宫丽梅  远   村  刘海军

编辑部主任:于艳丽

副   主  任:苏家臣  李雪莲(兼)

张慧智(兼)  

编        辑:张丽红  王春红  

张  玲   杨春香

散   文  部:

部       长:张慧智

副  部  长:李雪莲  任国有 

韩春苗  刘晓云

责       编:刘铁生

心中有鞭,我自奋蹄。

——《美丽洮南》编辑部

本期目录韩春苗

也聊聊洮南任国有

梦牵闹牛山杨儒林

那山 那水 那人馨  香 

过年了张丽红

最美的遇见

摄影:王安也聊聊洮南

◎ 韩春苗   

朋友,如有空闲,来我这坐坐吧。我这有故事,也有酒!我们一边喝着,一边聊聊脚下这块土地。

参观完市博物馆和档案馆后,就有了冲动, 想跟愿意听的朋友分享一下。原来,洮南5107平方公里的地域上,每寸土地都能讲出故事,每段历史都可以佐酒下餐的。这一点知道的有点晚,说起来有点汗颜,现在温故一下算是朝花夕拾吧。

千年古城,百年府县,它的深度与厚度如今在展墙上删繁就简浓缩成一条线,供我们探寻历史的来龙去脉。  

摄影:刘铁生 据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以及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略过春秋至隋唐,直入辽金。洮南最早的行政建制就是1000多年前辽金时代在今洮南城东北郊区建立的泰州城,当时是我国北方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重地。  清康熙征俄时,在洮儿河南岸设驿站。驿站一殷姓小吏建一名为“殷家茅头”的大车店,院内几株老榆树团团华盖,郁郁葱葱,时有喜鹊登枝报喜,自此“殷家茅头”在西科尔沁草原上渐具盛名。然而“殷家茅头”并不是洮南最早的名称。

摄影:刘铁生道光十七年(1837年),洮儿河发大水,两岸一片汪洋,殷家茅头北约三里处即洮南北城墙附近有孤榆露出水面,杂草挂枝,众多喜鹊在枝间筑巢飞舞。游牧在附近的蒙古族同胞见之大喜,认定此地为祥瑞之地,遂顶礼膜拜“仙鹊神树”。这棵树被称为“沙吉盖毛都”,汉译为“落满喜鹊的榆树”,也有称“榆树上的喜鹊”,这是蒙古族同胞习惯于倒装句式的表达使然。自此“沙吉盖毛都”就成了洮南的古称。民国初年古榆尽枯,最后以“干巴榆”的形象定格在了洮南的历史画卷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设立蒙荒行局于科尔沁草原洮儿河、蛟流河两河交汇处即双流镇(蒙语名称“沙吉毛都”),实施招垦拓荒实边的新政,此即洮南府的前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双流镇设制建府,称洮南府。1913年撤府设县改为洮南县。1958年改称洮安县。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改称洮南市。自此,这座因位于洮儿河南岸而得名的古城定称于今。   一路追溯,洮南古城寻到了根,洮南古称寻到了源。现今,那些古榆和喜鹊早已归尘归土归回腾格里,“沙吉盖毛都”却已深深地栖居在古城人民的心底,刻骨且诗意。 

摄影:刘铁生

来,朋友,小酌一口吧。源起于清末“东海涌”烧锅的洮南香酒窖香浓郁,耐品,耐回味。酒对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两杯入口,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喝的尽兴,聊得投机,就会发觉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其实,都不抵朋友的投缘之谊和惦念之暖。   

我是不敢更多的讲洮南故事、洮南历史的。想要了解的更深入更丰满,茶余饭后我们一起去九中门口看看曾为赛马场的此地,想象“马头琴上卷胡风,龙骥曾惊罗马宫。洒酒当歌敕勒草,白云落在奶茶中。”的盛况。然后向东移步到吴俊生的“恒盛号”大楼,再向东踏访曾为札萨克图郡王府衙的“天恩地局”。脚步走到的地方,都发生过且正生长着故事。

如果你想于历史和故事中抽身出来,想静一静,那就去吹吹风灵谷的风,或者去看看老道沟的沟吧。原态风光,朴质风情。来到这里,语言都不需要缀饰。美在自然,贵在原始的事物,是不需要雕琢的。

摄影:刘铁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们可以起身去洮儿河边,只要鞋子合适是不需开车的。夏天去是最好了,河边支上阳伞,放下钓竿,做一回渔父。一壶酒一竿纶,无边风月无边春。想想该是多么的惬意。

“存凭、留史、资政、育人”。档案馆里立体高悬的八个字,入眼醒目,细品醒心。了解了历史就更觉得历史是应该从高阁和馆藏中走下来的,走进更多人的心里。面对昨天,我们需要的是镜子,而面对明天,我们需要的是窗子。

如今,古城洮南已经在历史的根基上有了新蓝图,新气象,新风貌。下次再聊时,我们的话题应该有更新的内容了。好期待啊!

作者简介

韩春苗,洮南市一线教育工作者,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读书、运动,热爱生活中一切温暖的事和物。散文、随笔散见于《绿野》《瀚海》《山河》《洮南宣传》《府城文艺》以及《白城政协》等刊物。

摄影:刘铁生

梦牵闹牛山

◎ 任国有     我的最爱,闹牛山!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闹牛山!     闹牛山,位于洮南市万宝镇的西北部,属于大兴安岭的余脉,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的界山。远望那里,悠悠的白云亲吻着深蓝色的山峰,连绵起伏的山峦延伸到远方;凌空俯视,蜿蜒横亘在那里的山脉形似卧牛,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有牛头、牛脊、牛肋、牛腿和牛尾,庞大的睡牛头东尾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让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那鬼斧神工!

摄影:苏家臣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山,而是一片宽阔无垠的大草场,那时,这里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牧民们过着安宁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在某一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紧接着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哞——哞——哞”牛的吼叫声,霎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等到天明之后,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在牧场上来了一头高有几十丈,长有二十几丈的大牛。自从来了这位不速之客,就一下子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这头牛非常野蛮,在这里横行霸道,摧残牛羊,搅和得牧民无法安宁的生活,日日夜夜在这里吼叫闹腾,当地的牧民都叫它“闹牛”。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位道士来到这里,得知了这里的情况,他又仔细观察了几天,对牧民说,只有把这头牛拴住,它就不会再“闹”了。大家疑惑不解,道士又神秘地说,只要在村旁立一根大铁桩子,这头牛就会驯服了。按照他的提议,大家就在村旁立了一根又粗又长的大铁桩子,当天夜里,不知那位道士嘟嘟囔囔的说了些什么,又把村名改为了铁桩子(现在在万宝镇仍然有铁桩子这个村庄),奇怪的是这一夜都没有听见牛的吼叫,等到次日凌晨一看,那头巨牛果然无影无踪了,但在眼前却出现了这“牛”形的山脉,后来道士告诉大家,那是闹牛化成的,从此,闹牛山因而得名。这头巨牛被神奇的铁桩子拴住以后,它就深深地忏悔,于是将功补过,用自己的身体化作了煤、铁、铜、石和沙等万种宝藏,俗称“万宝之地“,万宝镇以此得名。

神秘的传说令人神往,美丽的景色更陶醉着你的心田。

摄影:王安

春的盎然,闹牛山!每年阳春三四月间,这里的杏花就会绽满在枝头,欣然望去,一片芳菲,一片粉白,令人神往!走进杏花林,一股股清淡的幽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那一株株杏树,素雅端庄,羞羞答答的,腼腆得就像即将出嫁的新娘;那一簇簇温馨的杏花挤满了枝条,正向着人们嫣然而笑;也有的小花很矜持,躲藏在树枝的后边,微风拂过,调皮地眨着媚眼;树丛石旁,偶尔有几只兔子在那里追逐玩耍;红杏枝头,一群狡猾的麻雀在那儿嬉戏,一时间震落了片片杏花,如纱,似梦,像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山崖洞边,杏林深处,还能寻觅到古时的狐林狼道、兔窟鹰垒,想必那时这里一定是各种动物的天堂吧!

夏的沸腾,闹牛山!到了六七月份,这里就呈现了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一片片五角枫泛着新绿,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一坡坡野杏树婆娑起舞,诱人的红杏挂满了枝头;一丛丛蒙古黄榆苍翠欲滴,炫舞着季节的风采;高大秀颀的柞树,神韵独绝;罕见的橡树,更是风姿绰约。山上山下,坡南坡北,满眼的树木,满眼的绿色!树上林间,不知名字的鸟儿蹦蹦跳跳,叽叽喳喳;万木丛中,生长着赤芍、防风、远志和黄芹等二十多种野生草药;林间树下,芳草如茵,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儿,绽放着明媚的笑颜;山的那边不时传来了少女甜美的歌声。夏季的敖牛山,沸腾了!

摄影:刘铁生

火的情怀,闹牛山!金秋过后,满山遍野的枫树染红了山坡沟壑,远远望去,宛如绯红的晚霞飘落在那里,又像满山的红杜鹃那样鲜艳迷人。你看,那片灿烂的红枫呀,红得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浓烈,那样的醉人!就像敖牛山人炽热的情怀,燃烧着火一样的激情!这种火热的情怀啊,正在感染着四方的游客;站在山岗之上,透过这层层枫林,俯视广阔的田野,又一派丰收的景象,改革开放以后,这里早已成为了吉林省的杂粮杂豆基地,尤其是“敖牛山小米”已走出了大山,芳香了千家万户,熏醉了大江南北。

冬的梦幻,闹牛山!点点雪花,飘洒在季节的末端,给雄伟的闹牛山又增添了无限的诗意。雪后的大山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迷离!你看,那皑皑白雪装点下的大小山峦,形态奇特,美轮美奂,其中有的像银色的卧牛,酣然入梦;有的像庞大的蜡像,伫立沉思;也有的像白色的骏马,驰骋原野。各种动物惟妙惟肖,惹人喜爱!洞穴石窟,一对对美丽的野山鸡扑啦啦地飞起,瞬间又跑到了山林深处;巍然的山脉,冰天雪地,广袤的原野,寒风凛冽,这广阔而寒冷的地域环境,在如歌的岁月中,铸就了闹牛山那伟岸峻拔的形象和豪迈坚毅的个性,又塑造了北方人那种粗犷坦荡和强悍不屈的性格。    啊,闹牛山!神秘的山,多彩的山,我最爱恋的山! 

(2014.12.4(此文曾发表在《瀚海风》《府城文艺》《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上。)

摄影:刘铁生

作者简介

任国有,吉林省洮南市第三中学教师,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嫩江文学》副主编。作品散见《中国民族报》《人民日报·百姓中国周刊》《台湾好报》以及日本的《阳光导报》、泰国的《中华日报》和南美洲苏里南共和国的《中华日报》等海内外报刊网络上。散文《童年,快乐的记忆》选入《中华文学》一书,散文《浓浓秋色染庭院》入选《松花江上月亮船》精品文集,散文《怀念我的母亲》入选白城市清廉家风文集《第一粒纽扣》中,散文《夏曦小院最怡情》入选2018年《吉林文学作品年选》。

那山 那水 那人◎杨儒林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出发的地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宛如巨大的磁场,吸引我的目光偏向她的方向。    我出生在胡力吐蒙古族乡新起村,那里是半山区,离内蒙乌兰浩特市有30里路。村子面南背北,背靠连绵的大山,村前一条弯弯的小河,由西向东潺潺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平时不深,刚刚没过脚面,但每逢雨季,小河河身也有肥瘦深浅变化。河岸上有柳树、榆树、杨树散落其间,不时有野鸭飞进飞出,天上有百灵不停的歌唱、、、、、、    小河是我少年时代的乐园。

摄影:张秀兰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放学不过三点钟。几个小伙伴相约来到河边,找一处水湾跳下去。水流平稳,柔和,经过一天的日照,暖暖的,于是尽情地嬉戏一番,扎猛子、搂狗刨。那真是惊险、刺激!然后从岸边折一带叉的柳枝,衔在嘴里,边戏水边捉鱼,鱼不大,两寸长,大多是白鱼和泥鳅,捉一条串一条。太阳快要落山时,我们便拿一串战利品高高兴兴回家,给家里的晚餐便填上一道鲜美的菜---鱼酱,至今想起来还还是那么香啊!    那时候,父亲在生产队里放羊,他身体不好,放假都是我放牧。夏天凌晨4点就下地放羊,我拿着鞭子赶着羊群上山, 站在山尖上往北眺望,能看到乌兰浩特市北山的王爷庙,看到白白的塔尖。心里想:可能北京---天安门离那儿就不远了吧。

太阳升起来,照在身上暖暖的。羊群低头吃草,我躺在柔软的山坡上,闻着草香、花香,望着天上的悠悠白云,想像是哪位神仙在上面看着我呢,享受着那份恬静、惬意。 这时,放牛的李叔,早已架好干树枝点着,用炭火烧苞米,烤好先给我吃,啃一口玉米,那个香啊,我无法形容。    吃完烧玉米,我再去采山李红、山丁子,吃完了天也晌午了。羊吃好了,我也吃饱了。唱着小曲,赶着羊群回家了。

摄影:张秀兰    今天城市的生活,并没抹去我心灵深处那段缠缠绵绵的乡间烙印,时常会想起山村“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摘。一方护田将绿绕,两山排达送青来”的美好景致,在那里,种种的烦苦和郁闷、牢骚和不安,都立即消融在山村泥土的芬芳里,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感觉也变得那样的甜美温馨。暖暖的阳光、绵绵的细雨,把那山那水打扮得像少女一样美丽,轻柔的风,吹出野花、青草、蛙鸣、鸟飞、溪流……满眼那醉人的绿啊!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芳香,大自然中的天籁是那样的和谐曼妙,如梦幻般透明、纯美、婉转。

最让我留恋的是我的那些父老乡亲,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大地,他们的感情像田野里的蒲公英般单纯,淳朴得让我感到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世事的见解颇有见地。重感情又好客。我每次回去到谁家,都沏茶倒水忙个不停,要是在谁家吃上一顿饭,都想办法弄一桌子菜,主人都要劝酒,提提小时候的事 ,唠唠知心的磕儿,直到喝得我“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临走,全家老小还要送出家门,一再嘱咐:闲时回来看看啊!    我从原生态的小河边,从那个小山村一路走来,走进城里。目睹城市的马路一天天变宽,楼房一天天变高,人和车辆的一天天增多。但是故乡的 那山、那水、那人永远是我心中最柔软的风景,让我魂牵梦绕!那浓浓的乡情,是我心宇的蔚蓝,与春草一同做梦发芽!让我思,让我醉,我开始变得富有、充实和稳重……

作者简介

杨儒林,公务员,喜欢旅游、摄影、写作,虽不精通,却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摄影:姜辉

过年了

◎ 馨香

“香子,啥时候回来祭奠妈呀?都要过年了,还忙啊?”

“20号从洮南回我家先拜祭我婆婆,再回咱家祭奠咱妈,二嫂……。”

说着,我的声线开始颤抖,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着……

过年,在我小时候是嫂子做的花卡。是用铁片弯成半圆,用洋烟盒子里的金纸和毛线缠出格子或者图案,戴在头上金光闪闪的,遐想的小船游荡在梦幻的海洋……那么美,那么灿烂!

过年,是妈妈精心准备的美宴。妈妈是位骨子里特倔强的人,我三岁时就失去了慈爱的父亲,是妈妈把我们兄妹五人含辛茹苦地拉扯大,在那年月真的很不容易!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逢过年,妈妈总会翻出我爹在淮海战役时,颁发的功劳证,让我们看,告诉我们长大要有出息,给爹争光。每每此时,我会似懂非懂地跟着哥哥姐姐给爹叩首,给娘磕头。

摄影:张秀兰

接下来,是我们一家人围在炕上包饺子,妈妈教姐姐会包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元宝;有的像月牙;还有的像麦穗……哇塞!小巧玲珑,皮薄馅儿大!让人垂涎三尺!里边还包上糖或者钢镚,妈说,谁吃到了就会甜甜蜜蜜一大年,或者有钱花。于是我会盯着碗里挑,哥哥姐姐偷偷笑,会说我是被宠的馋猫猫!妈妈会甜甜的笑着,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疲劳!嘴里不停地念叨,“过年真好。”

于是我会说,童年是甜的,是妈妈幸福的微笑!

八九年春节,过得更开心,更让我难忘。我参加了工作,当上了光荣的人民教师,一家人都引以为荣。初二这天,成完家的哥哥姐姐们都会回来给妈妈磕头和我们共进年饭,都会看我的模范教师证。只见妈妈在用花手帕连同我爹的荣誉证包了一层又一层,我的心啊!被幸福包围得特浓特浓

过年了!要祭奠我的两位母亲!

结婚成家后,婆母妈接过了疼我爱我的接力棒!婆婆也是妈,这话一点也不假,婆婆善良的心地把我的心融化了!

从九三年的春节开始,每逢过年,公爹忙着烧火,婆母妈像个美食大厨,忙得不亦乐乎!从不让我夫妇和小妹下厨!我要去帮忙,她会笑着说:“你们上班挺辛苦的,不用。”我清楚地知道,她比我们更辛苦!

我们闻着浓浓的肉香,看着小彩电迎新春节目的播放,心里幸福满满,无比欢畅!

摄影:刘铁生

百善孝为先!

刚把饺子和菜端上桌的时候,我会给爹满满地倒上一杯酒,给妈妈夹她最爱吃的青菜,送上温馨的祝福,道上一句:老妈辛苦啦!我永远爱你!”老妈灿烂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美!

所以说过年是辞旧迎新的分界点,是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期许!

所以说春节的年味里含有妈妈的味道    那味道是宽广的胸襟;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是会心的笑容。她们会以子女的成就而自豪!    每到过年,我都会送给婆婆一份心怡的礼物!有时是教师节分的布料,因为我的每一份进步,每一份成就都凝聚着爸妈无怨无悔地付出。

如果没有她们的支持与帮助,哪有我无牵无挂地把经历放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上;有时我会连夜赶织毛衣送给老妈,她那爱炫耀的淳朴语言会给我带来成就感。她逢人会夸“这是香织的,纯毛线的,看这图案多好看,我家香就是巧!”

每每此时,我的小骄傲油然而生,所以我说过年礼物,岂止是一件毛衣的情与爱!

然而,两位老妈妈都离我而去……

过年了,我当情归哪里?心归何处? 

作者简介

杨春香,笔名:馨香。工作单位:洮南市春香托管联系电话:18244172155

摄影:刘铁生最美的遇见

◎梧桐听雨     

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我遇见“美丽洮南”,就有了诗意人生。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偶然的机会应朋友之邀,有幸加入洮南文联群,在各协会会员营造的艺术殿堂里 ,每天能够欣赏来自摄影师捕捉的唯美瞬间;来自书法爱好者书写的楷书,方正端庄,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使转,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给人以抑扬顿挫之美,似高山流水,时而泻于千里之外,时而旋于险滩之间,起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摄影:张秀兰

更让我心驰神往的是文学领域,文友们为摄影师的唯美瞬间吟诗做赋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文友们运用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表现美丽洮南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现代诗更是锦绣斑斓或清丽婉约出水芙蓉般的高雅,或行云流水云卷云舒般的自由,或引经据典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或用词简洁蕴含深刻哲理……    我被洮南文联群的百花盛宴深深地吸引着,也滋生了写点文字表达自己对美丽洮南的热爱。闲暇之余写了第一篇题图诗《雾凇》,并投稿美丽洮南编辑部。当《今日洮南》第五期刊发后,我迫不及待地点开,拜读各位文友的美文佳作,那一词一句凝炼,灵动,意境深远!不禁感慨自己的文笔的稚嫩,但又十分渴望自己的第一次投稿能够被录用,此时紧张的心似乎要跳出心湖,当我的名字跳入眼帘时,一阵激动,一阵窃喜!为主编没有拿掉我的文稿而感动,这是对初学写诗歌的我最好的鼓励吧!从那一天起 ,对主编发出的每一张图,都会认真的观察,想象,搜集相关的资料 ,从一开始漫无边际的写,到现在能够走进画卷,构思谋篇,赋予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并注入血液和灵魂,让自己的诗歌,言之有物,言之在理,言之通畅,言之成趣。缓缓地流淌在笔尖的是我对古城历史文明的敬畏,是对美丽洮南的赞美,是对洮儿河畔万亩良田的诠释,是对锦湖月色的遐想,是对敖牛山风灵谷的向往……       

如今相伴今日洮南《美丽洮南微刊》走过34期,我用文字描绘生活的每一幅画面,赞美洮南我美丽的家乡。未来我将不辍笔耕,让自己的心灵感悟凝成一串串诗行,在烟火人生中品读岁月芳华,在时间的流年里氤氲飘香 ,在成长的路上只有历经磨练,才能在创作的诗篇里馥郁馨香!    

摄影:刘铁生

感谢一路成长中默默支持、帮助、引导我的美丽洮南编辑部的兄弟姐妹们,他们的指引是黑夜里的一盏照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他们的关注是我在湍流中的稳脚石使我稳步上岸;他们的引领使我拨开云雾见到艳阳,从此展翅翱翔!    轻轻地掩卷凝思,遇见无需理由,无需刻意的追求,泰戈尔说:“最好的缘分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是的,相信有缘的人兜兜转转就会在生命的转角处相遇。”与我而言最美的遇见就是在这肃杀寒冬中走近了你——《美丽洮南》,让我在你的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人生漫长的岁月里,我愿以文字为纽带,与你惺惺相惜,拨动生命永远的琴弦,才不负这人间盛世华年。   

作者简介

张丽红,1977年出生,笔名梧桐听雨,洮南市蛟流河乡小学教师,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曾经在诗文艺诗刊发表《秋之牧》,在中国诗歌网发表《四月游锦湖》,在《美丽洮南》微刊第5期—第34期分别发表《残荷听雨》《麦子熟了》《马》《红霞浸染》《生活的网》等诗歌。  在烟火人生中喜欢用文字传递生活的真善美,徜徉在文学的殿堂,以独特视角,捕捉生活的美好瞬间!

本期图片提供:

刘铁生   姜辉   王安  张秀兰  苏家臣

公众号编辑: 小刘老师

编审:摄协  邹旭东

作协  李晓平

诗协  张宝俊 

终审:文联  程云龙  

END

MEILI TAON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洮南敖牛山(联)
“慎独”拍摄的洮南敖牛山美景
金牛山的传说
平顶山市金牛山的来历及历史传说
“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 ​杨志勇:牛山探幽(散文)
牛山牛散文(诗)作家群作品 胡有琪的散文诗:冰棱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