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治通鉴》226:仲长统写《昌言》讲透历史规律,值得看看

学习内容: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公元206年—208年,共3年)

主要历史事件:

仲长统写《昌言》讲透历史循环往复的规律

曹操杀袁绍之子袁尚、袁熙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朝廷撤除三公,任命曹操为丞相,权力更突出

孔融被曹操处死,许县无人敢收尸

以人为本的刘备,不肯抛下跟随的民众

诸葛亮劝孙权一同抗击曹操,以成鼎足之势

面对众人劝降,孙权决心抵抗曹操

周瑜赤壁大败曹操

曹操后悔不听田畴建议,想事后赏赐田畴

【原文】

初,山阳仲长统游学至并州,过高幹,幹善遇之,访以世事。

统谓幹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材,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幹雅自多,不悦统言,统遂去之。幹死,荀彧举统为尚书郎。

著论曰《昌言》,其言治乱,略曰:“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无天下之分,故战争者竞起焉。角智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复伉,势不足复校,乃始羁首系颈,就我之衔绁比喻驾驭。耳。及继体之时,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志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

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周、孔数千无所复角其圣,贲、育百万无所复奋其勇矣。

彼后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荒废庶政,弃忘人物。信任亲爱者,尽佞谄容说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

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斲生民之骨髓,怨毒无聊,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

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仇也。至于运徙势去,犹不觉悟者,岂非富贵生不仁,沉溺致愚疾邪!

存亡以之迭代,治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

【原文华译】

当初,山阳人仲长统游学到并州,遇到高干,高干善待他,向他咨询世事。

仲长统对高干说:“您有雄志而无雄才,喜好士人但并不能选择人才,这是你应该深深警戒的!”高干自以为多才,听了仲长统的话,不高兴,仲长统于是离他而去。高干死,荀彧举荐仲长统为尚书郎。

仲长统写了《昌言》一文,言治乱之道,文章大意说:

“豪杰应和于天命,但不一定最终能得到天命,正因为天命归谁还没有定,所以竞争者竞相而起,等到斗智的智短计穷,角力的气馁力竭,形势既不允许他维持现状,也不允许他较量长短,才低下头颅,自己系着脖子来投降。于是天下大定,新朝建立,豪杰们野心都死了,士人百姓坚定了忠于新君之志,贵有常家,尊在一人。

这个时候,就算坐在君位上的人是下愚之才,也能使恩同天地,威同鬼神,就算有几千个像周公、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能跟他比谁更圣明;有一百万个像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不敢跟他比谁更勇猛。

然后,他后世的那些愚主,看见全天下都不敢违抗他,就以为自己和天地一样不会灭亡,于是奔放其私欲,驰骋其淫邪,君臣宣淫,上下同恶,荒芜政事,弃忘人才。信任亲爱的,都是佞谄容悦之人;宠幸贵显的,都是后妃姬妾之家。

于是熬尽天下之脂膏,吸取生民之骨髓,怨毒无聊,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

昔日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日尽是我饮血之寇仇!天命没了,大势已去,还是不能觉悟,这不就是富贵生不仁,沉溺以至于愚邪吗?

存亡迭代,治乱周而复始,这是天道常然的规律。”


【学以致用】

01,知己

时常扣心自问: 我当下的能力与自己要实现的志向,是否匹配?

有人说过,知道自己的已知与无知的比例,比单纯的放大已知更重要

所以,我们要时常自省,时常自问

这样就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该向哪一个方向发力

如果做好了这一步,那么,即便有人如仲长统一样对你说,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志向(或者说野心),你也会虚心倾听,也不会生气

甚至,还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留在身边,可以交往的朋友

因为,他能看到你身上的不足点,而你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并且他还愿意“点”出来

“喜好士人但并不能选择人才”

举个培训界的例子,就是有些老板喜欢学习,喜欢认老师,喜欢混圈子, 但是,自己的企业里面缺不缺人才呢?有没有想过请某个老师做自己的顾问呢?1年?3年?10年?(马云就找了一位老师来为阿里打造组织文化)

我们先不探讨是不是请对了老师(有些假的,有些是真的),这是后一步

第一步是,你有没有这个想法和意识

顾问(军事)难道不算人才吗?这个岗位,难道不算公司组织架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吗?否则,你的公司如何一步步做好,做大呢?

我们很多时候,自己已经处在了一种虚幻的“伪学习”当中,而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干的事情,

相对而言,不是因为老板想学什么,企业就需要什么,恰恰是企业需要什么,老板才去接触什么,

实干兴邦,实干兴企

02 ,天命

复旦大学的王德峰教授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如果到了40岁还不信命,那么这个人的悟性很差

前文笔记有提到过,我在2017年,在上海图书城三楼,遇到一个僧人师父(不知道法号),他与我讲过一段话,说一个人如果在30岁之前没有觉醒的话,后面觉醒就很难(不是说没有可能,只是很难),到了40岁,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心性固化会非常严重)

我当时就很认同这句话,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在不断的感知周边人的这种现象,包括自己的亲人,亲戚,朋友,客户,同事等等,感知他们思维上的变化,包括思考模式,念头等等,确实如此

如果我们要打破这个现象,也是有路径可循的,那就是进德修业,看书,看经典书籍,重复看,多看,慢一点没关系。

有些事情,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这是命,得认

但是,我认命的同时,也更想办法把命运的结果修得更好一点

从另外一个说法来讲

我们的命好,我们就一定能够过成命里呈现出的那种结果吗?

我们的命不好,我们就一定会处在命里那种不好的境地吗?

都是不一定的

前者,也有些可能出现“昙花一现”的情况

后者,却可能活得很长久

所以,我们能成为什么呢?

就像有人说的,我们什么也成为不了,我们只能尽情地存在着

每天跟着太阳升起的时候起来,每天睡觉前,像洗脸一样把心一遍

我们虽然很难做到顿悟,但是我们可以时时勤拂拭

曹操,刘备也没想过未来真的会怎么样

最初也只想用自己的能力,一点点地去博弈

刘备五十来岁了,在刘表那里看到自己身上长肉了感慨万千,然后呢?继续找人才啊,继续往前走啊

03,史书

没有哪个地方的优秀老师有史书上这么多的

一部《资治通鉴》,里面能够教人的老师多得很

一个故事能够给人以觉悟,就相当于一个好的老师

所以,接班人要有历史观,要看历史

就像仲长统说的,你不要觉得自己牛啊

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仇也

为什么很难富过三代呢?

彼后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荒废庶政,弃忘人物。信任亲爱者,尽佞谄容说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

这个规律,放在企业传承,放在家族传承上面来看,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能教给下一代什么好东西呢?

这个好东西,就是培养他们养成自学历史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去历史里面寻找高手,启发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昌言(漢)仲長統
看看历史上唯一一个感觉当皇帝不好玩就不当了的皇帝
仲长统(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无神论者)
理乱篇
《昌言》汉 仲长统
闲话政权更替之周期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