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说我是如何成为一代庸医的,
userphoto

2023.05.10 北京

关注

从小就陆续听闻谁谁谁得病去世,心里总有一种恻隐之感,心想我要能会点医术多好,但是这并非当成一个理想,连最次的理想都不是,前几年有心学医,几经世故,没有学成,转眼而立,仓皇之年,学什么都完了,一股脑投入茶业之初,某天突闻同学咨询“有没有治咽炎的茶”,

就从这一句咨询开始,我翻阅了大量的茶叶功效的史载、还有大量的有关的咽炎的医学论文。但是结果是没有定论,没有结果,没有系统性的恢复结果。然后有看了很多患者的自救心路,就是很多老咽炎久病成医的自我治疗心路,我觉得颇有收获。 

慢性病治疗,对于医生来说就是一场生死恋,没有几分深沉的怜悯之心,一般都不愿意接这活,于是就催生了很多医疗养生机构,这里面就包括初试牛刀的我。 

树业以来,我比较倾向接医院看不好、不愿意看的慢性病患者,或者倍受治疗之苦的慢性病。因为这类人群,在治病的过程中已经被抹掉了当初的傲气和骄横,对于制度化的东西开始谨小慎微的去思考。

这类人大江大河的经过见过,看上去傻乎乎,其实心思极为紧密。这种紧密存在潜意识里,存在第三意识里。 

这样的人,你要跟他扯上中医,扯上黄帝内经,尤其是黄帝内经这种吊炸天、覆田盖地、思维逻辑严谨的治疗思想,他会很愿意接受,也愿意去重新思考自己的病情。 

也就是说,治病救人,选择病人也很重要,病人从一开始就不相信你,你头磕破,嘴吐血,人家都置若罔闻。 

多年的医生总结了三种病人:一种是抬着进来的,这种病人医生最喜欢,因为病人已经被这世界折磨的一塌糊涂、锐气消亡,医生可以大施拳脚,尽心而为。 第二种是走着进来的,对方留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介绍病情时,对你信半分,保留半分,很多病情判断,医生需要靠自己的对于人情世故的经验猜测,看病人的神情、语速、声音、喜好等等。这种病人比较多,医生的压力也大部分来源于这种病人。第三种是笑着进来的,就是患者带着可治不可治的想法来的,既想把自己病治好,又带有考验医生医术的想法,这种人医生最害怕。 

治病先救心,这是我一直觉得很受用的思路。

病人的不信任来源于受市场经济催熟的医院残害,受名利压力的奴役和骄横,受体制滋养的依赖和纵容。 

病人的不信任从外界影响导致自己故步自封,对于新鲜的事物只是拿来解闷,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信,判断分析能力僵化且多变。这些都是影响治疗的一堵高墙,可以说每一个医生都深有感触。 

我推荐的药多半是中成药,中成药里面的经方药,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配方药,药的组合配方高深莫测,大气辉煌,用对了可有效治愈慢性病,而且副作用甚小甚小。 

另外我觉得多看医学论文也有帮助,比如很多医生都觉得现代人阳气损伤,湿气大,正气不固,这是太平盛世的缺点,也是经济社会的特点。那么治疗上从这几方面用药治疗肯定会有效果。 

比如有的医生对于患者一时半会判断不出什么病情,然后就先开一付“平胃散”的方子,万病从胃起,先解你的脾胃问题,事后感赶紧查阅医书或者请教高人。这不是医术懦弱的表现,这是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很多大病发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判断明白的,你做检测还要几天等分析结果呢,别说中医了。 

很多慢性病模棱两可,发病随机,能让患者坚持用药,对经方的药产生信心,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信心,还有引导患者学会全方位的分析自己身体,引导患者摆正心态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视新闻:未病先治 功能性保健品逐步替代药物治疗悄然开始
医院里有哪些“潜规则”?
病人越治越多,医生的成就感是多还是少?
健康过年:春节这些药一定不能停
给慢性病患者谈一谈
分级医疗不是理性治疗也不能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