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

篇名与要点

动,搏动;输,输注。

本篇主要论述了手太阴、足阳明和足少阴三经气血输注的部位、搏动不休的道理,以及三经与全身气血输注的关系,它实际上分成了两个意思,即搏动和输注,故篇名"动输"。

本文特别指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为经脉搏动的根本来源。指出四末是阴阳经脉相合联络之处,四街是营卫之气循行必经之路,同时指出四街具有"络绝则径通"的代偿功能。

(原文)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

(译文)黄帝问,在十二经脉中,为什么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这三条经脉搏动不止呢? 

 (原文)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译文)岐伯答道,足阳明胃脉与经脉搏动有密切关系,因为胃是五脏六腑的营养来源,胃中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物质,上输于肺,气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循行于十二经脉。经脉的搏动,是依靠肺气的推动而发生的,所以,人一呼气脉跳动两次,一吸气脉也是跳动两次,呼吸不停止,脉搏的跳动也不停止。

(原文)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

(译文)黄帝问,脉气通过寸口时,它的上下搏动和具体运行是怎样的呢? (“上十……”句的具体解释是:上下,言进退之势也。十八,喻盛衰之形也。焉,何也。息,生长也。上十焉息,言脉之进也其气盛,何所来而生也?下八焉伏,言脉之退也其气衰,何所去而伏也?此其往还之道,真若有难穷其极者)  

(原文)岐伯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及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译文)岐伯答道脉,气离开内脏而外行经脉时,像离弦之箭一样疾急,如冲决堤岸之洪水一样迅猛,开始时脉势是强盛的。当脉气上达鱼际后,就呈现由盛而衰的现象,这是因为脉气至此已经衰散,而且是上行的,所以它运行的气势就减弱了。

(原文)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

(译文)黄帝问,足阳明胃脉为什么搏动不止呢? 

 (原文)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顑:音砍,俗称腮),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译文)岐伯答道,因为胃气上注于肺,其中迅猛而傈悍之气上冲于头部,循咽而上走于孔窍,循眼系向内络循于脑,从脑出于面部,下行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客主人穴(上关穴),沿颊车合于足阳明经,再循经下行至结喉两旁的人迎穴。这就是胃气别出阳明而又合于阳明,使阳明脉搏动不休的原因。手太阴肺经上的寸口脉和足阳明胃经上的人迎脉,因阳明之气上下贯通,所以它们的跳动也是一致的。阳亢而阳明脉反小是逆象。阴衰而太阴脉大也是逆象。在正常情况下,脉气的阴阳动静,是内外相应的,因此,寸口脉和人迎脉应当相互协调,搏动的至数、力量等都应当一致。就像用一条绳索牵动两物一样,既联系又平衡,有一方偏盛而失去平衡就是病态。

(原文)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

(译文)黄帝问,足少阴肾经的动脉为何跳动不休呢?  

(原文)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附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译文)岐伯说,足少阴脉的搏动,是因为与冲脉并行的原因。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它和足少阴的络脉,共同起于肾下,出于足阳明胃经的气冲穴,沿大腿内侧,向下斜行入于腘中,沿胫骨内侧,与足少阴经并行,下行进入于内踝之后,入于足下。其中又分出一条支脉,斜入内踝,再进入胫骨与跗骨相连的部位,经足背入大趾之间,最后进入络脉,发挥温养胫部和足部的作用,这便是足少阴经脉不停地跳动的原因。

(原文)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

(译文)黄帝问道,营气和卫气的运行,上下贯通,循环往返而不停息。若突然遇到邪气的侵袭,或受到严寒的刺激,外邪留滞四肢,使得手足懈惰无力。在正常情况下,营卫在经脉内外有规律地运行。若邪气滞留,营卫运行的通道和转输会合之处,因外邪阻滞而运行失常。如此营卫之气是如何往返循环的呢?  

(原文)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尤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译文)岐伯回答说,四肢末端是阴阳会合的地方,也是营卫之气循行的必经之路。邪气阻塞了小的络脉后,像四街这样的一些路径就能开通,营卫之气仍然能够运行。当四肢末端的邪气祛除后,各络脉又沟通如初,营卫之气又从这里转输会合,周而复始,循环不止。  

(原文)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译文)黄帝说,好!通过上述阐释,对于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道理,我更加明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豫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
阴阳清浊原文和白话文 (灵枢4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8)|白鲜皮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难经》译文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