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眠症
发表日期:2011年11月7日
一、失眠症:
失眠症(insomnia)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睡、持续睡眠困难或早醒。据报道,15%~30%的成年人和10%~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症的一般人群患病率为10%~20%,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失眠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①心理因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焦虑、抑郁、紧张时出现失眠。另外失眠症患者常常对健康要求过高,过分关注。②环境因素: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③睡眠节律改变: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等引起生物钟节奏变化。④生理因素:饥饿、疲劳、性兴奋等。⑤药物和食物因素:酒精、咖啡、茶叶、药物依赖或戒断症状。⑥精神障碍:各类精神病大多伴有睡眠障碍,失眠往往是精神症状的一部分。⑦各种躯体疾病。
(二)临床表现:
在失眠者中,难以入睡最多见,其次是睡眠浅表和早醒,有些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通常以上情绪并存。对失眠产生越来越多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使失眠者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治不愈。就寝时,紧张、焦虑、担心或忧郁更加明显。清晨,感到身心交瘁、疲乏无力。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失眠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自己的陈述。大多数观察结果显示,尽管患者叙述失眠,但实际睡眠时间多在正常范围。当对失眠的性质和程度有疑问时,进行睡眠脑电描记偶尔会有助于诊断。诊断失眠症首先应排除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偶尔失眠是一种普遍现象,诊断不宜扩大化。失眠每周3次,持续一个月以上,且对社会功能有损害或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低下方可诊断为失眠症。
(四)治疗:
措施包括:①一般治疗:首先要弄清导致失眠的原因、特点和规律,调整和改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心理治疗:帮助其妥善处理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矛盾,理解睡眠是一种自然的胜利过程,消除对失眠的焦虑和恐惧;③行为治疗:生物反馈、自我催眠等治疗方法可改善睡眠前紧张状态;④药物治疗:催眠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应注意避免药物依赖的形成,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成瘾性较少的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睡前服用,疗程以1~2周为宜。对继发性失眠者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我每晚都会死一次,并没有夸张......
睡个好觉有多难?
失眠多梦睡不着?这些睡眠误区你中了多少?
潘义安:什么是失眠?对于失眠的正确认知
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