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四大恒钱庄
userphoto

2013.11.21

关注

四大恒钱庄

 

说起旧日东四牌楼商业,就不能不提“四大恒”。老北京有一句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意思是头戴马聚源帽店的帽子,身穿瑞蚨祥绸缎庄的料子做的衣服,脚蹬内联升鞋店的靴鞋,腰带里装着“四大恒”钱庄的银票,不是说裤腰带。


“四大恒”,即位于东四牌楼附近的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家钱庄,是京城曾经著名了几百年的连锁钱庄,现已不复存在。

“四大恒”是什么年代建立的?谁建立的?

徐祖光先生的“北京的宁波商帮”一文,记得“四大恒”由甬商所建。可是,在齐如山先生的文集中,却看到他说“四大恒”起源于明朝,为山西人所建。

齐如山(1865—1962年)世居北京,他即是商人,又是戏剧作家,对老北京的历史非常了解。先读读他的娓娓道来:北平自明朝即有四大恒之名目,一直传到了前清光绪年间,还是无人不知的。现在无妨把它的来源大略谈谈。在前清以前四五百年的时间,全国的财政都在山西人掌握之中,这差不多是人人知道的,四大恒便是山西人的银号。其实不止财政,若只以做了几百年京城的北平来说,其他的生意也都在山西人手中,尤其在明朝时代更是如此,到了清朝才有山东人大量加入,把山西人的生意夺了不少,这也都有原因。山西人所以能在北平握商业大权者,实始自元朝。元朝开国之初,汉人对它当然是惧怕而且有恶感的,但山西一省因为与它临境,人民早就互有来往,当然商业更有联系。迨元朝把宋朝赶到南方去后,在北方建起都城来,山西商人也跟着前来。彼时内陆汉人与元朝人向多隔膜或语言不通,不但不能融洽,且是不容易有买卖的交易,而山西人早就和蒙古人交往密切,于是蒙古人一切都靠山西人。无论公事、私事买卖,都是先与山西人接触,山西人便得了手,所以不但各省垄断汇业的票庄都是山西人,连北平的各种商业也都是山西人领先。那么到了清朝为什么山东人又能同他们抗衡呢,其原因大致相仿。因为在清朝入关以前,千八百年中早就有许多人由山东浮海到东三省,早就和满洲人来往甚多,买卖的交易当然更多。不但来往密,而结亲的人也不少,是满洲兵丁阶级的人家与山东的混合郑当以不少,所以山东人在关外已与满洲人有了很密切的关系,俟它入关,山东人当然也就跟着来了。创立的商务很多,如银号、绸缎店、粮行等都不少,尤其是与家庭有联系的生意,老米碓房、担水夫等等,更都是由山东人包办,山西人所受打击当然不小。

徐祖光先生在“北京的宁波商帮”一文中的引经据典:要谈宁波人在北京开设的银号,还得从清代的“四大恒”谈起。北京“四大恒”指的是开设在原东四牌楼的“恒利”、“恒和”、“恒兴” 和“恒源”这四家大银号。这四家银号是联号,相当于现在的连锁店。有的资料谈它是镇海郑氏十七房郑世昌(1644-1728)在康熙年间所建,有的资料谈它是慈城千年望族冯氏后人与亲友集资所建。不管怎么谈它都是宁波人在北京的大银号。由于“四大恒”名气大,清代的野史杂记、文人笔记多有所记载。如《清稗类钞》、《旧京琐记》、《梦蕉亭杂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等书都有关于“四大恒”的资料。有的说:“当年京师钱庄,首推‘四大恒’,始于乾、嘉年间。”有的说:“‘四大恒’的创办人及伙计多为浙江宁波与绍兴人氏。”不少书对“四大恒”的记述颇为详尽,包括它的组织、业务状况以及流传的故事。清代北京是帝都所在,达官贵人多,富豪之家多,市肆繁荣,这对善于经商的宁波人来讲是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大市场。宁波商人起始于投资金店,交往的多是达官贵人,有权有势。后来“四大恒”开始放贷,逐渐由金店变成了银号,最后发展成操纵北京金融市场最有名气的机构。

查到百度的解释:“四大恒”由浙江慈溪的董氏在清朝乾隆年间所建。《梦蕉亭杂记》(陈夔龙著)(陈夔龙,1855-1948):四恒者,恒利、恒兴、恒和、恒源,均甬商经纪,开设京师己有二百余年,信用最著,流通亦广。《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清末民初蒙人崇彝著):当年京都钱庄,首推四恒;始于乾嘉之际,皆浙东商人,宁绍人居多,集股开设者。资本雄厚,市面繁荣萧索与有关系。《旧京琐记》(夏仁虎著) (夏仁虎, 1874-1963):银号首推恒和、恒肇等四家,谓之四大恒,居人行使银票以此为体面。昔与某旗下友人约赴城外观剧,此友已更衣入内,久之,俄闻诟詈声,出则嗫嚅曰:“甚抱歉,需稍候也。”询其故,乃愤然曰:“帐房可恶,竟以烟蜡铺之票与我(彼时烟蜡铺亦兼兑换,并发行银钱票),故痛责之,已往易矣。”余曰:“误佳剧奈何?”友则曰:“此无奈何,余岂可以此示人?”久之,仆返,则崭新之四恒票,始欢欣而出。当时某枢臣好积四恒票,百金一纸,万金为一束,叠置平正,朱印鲜明,时于灯下取出玩弄以为娱乐。已而不戒于火,屋中成束之四恒票并付祝融,四恒家乃大获利市。有柳泉居者,酒馆而兼存放,盖起于清初,数百年矣。资本厚而信誉坚,存款取息极微,都人以其殷实可靠,往往不责息。有存款多年,往取而银之原封曾未动者。其下者为钱铺,外城则专与汉宫往来。彼时朝官有定员,官之资格,铺人一一知之,且有外任之望,此辈钱铺随时接济,便利殊甚。又下则有所谓烟蜡铺,亦兼兑换业,并出钱帖,往往出帖既多,随时关闭。而有一种人游行街巷,曰收买关门票,以少数之钱收集之。及收集将满,则又报复业,此奸商之尤者。逮宣统定钞币法,此弊始除。汇兑庄亦曰票庄,皆山西人,交游仕宦,最为阔绰。有外放官吏,百计营图以放款,即京官之有外任资格者亦以奇货居之,不惜预为接济,然失败者亦往往而有。庄之执事皆为财东之戚友,故不虞其逃匿。东家间岁一来查巡,布衣草鞋若村民,大抵数日即行。庄伙之衣服皆为公物,及去职仍以布衣归也。金店者初亦作金珠贸易,至捐例大开,一变而为捐纳引见者之总汇。其上者兼能通内线,走要津,苞苴之入,皆由此辈,故金店之内部必分设捐柜焉。其掌铺者,交结官场,谙习仪节,起居服饰,同于贵人。在光绪季年,各种捐例并起,业此者莫不利市三倍,然皆非其本业也。故讥者曰:“金店之金在其招牌上所贴之金箔。”北京工商业之实力,昔为山左右人操之,盖汇兑银号、皮货、干果诸铺皆山西人,而绸缎、粮食、饭庄皆山东人。其人数尤众者为老米碓房、水井、淘厕之流,均为鲁籍。盖北京土著多所凭藉,又懒惰不肯执贱业,鲁人勤苦耐劳,取而代之,久遂益树势力矣。

虽然我们现在仍不能确定“四大恒”的创建者为明朝晋商或清朝甬商,但随着改朝换代,老北京商业主力的变迁,有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元、明朝代——山西晋商;清朝年间——山东鲁商;晚清、民国时期——浙江商人(甬商为主)成为后起之秀。

 

                   “四大恒”董家

 

祖籍浙江慈溪董姓人氏于清朝乾隆年间在东四牌楼摆设钱摊,兑换银两铜钱,逐步发展起来的四家钱庄。恒利是主店,位于东四牌楼东大街,恒和号位于东四牌楼北路西,恒兴居于其北的隆福寺胡同东口,恒源号位于东四牌楼东路北。恒和号专司各大官宦富户的存放款业务,恒利、恒源两号专放当商款,恒利号在天津估衣街附设有首饰局,后改称为恒利金店,清末永安堂药店亦为恒利号的产业。恒兴的主要业务是服务于各大商号。由于资金殷厚,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发行了“银票”在市场上流通,解决了银两携带不便和安全问题,极大方便了消费。因此“四大恒”声誉大振,风靡全城。到了光绪初年“四大恒”发展到了顶峰。东四这块商业宝地,金融业务繁荣如现在的“华尔街”。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入直隶,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持有银票的人都想兑换成银钱造成200多家钱铺倒闭,也有人因钱铺倒闭持票人无法兑换银钱,手中银票成了废纸一张,而“四大恒”却未受到影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当时京师钱庄首称四恒号,始于乾嘉之际,皆浙东商人,宁绍人居多,集股开设者,资本雄厚,市面繁荣萧索与之有关系。”可见四大恒在北京金融业地位举足轻重。

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大肆抢掠,“四大恒”却遭受灭顶之灾,四大恒于1910年前后关闭,但仍留有恒利金店一家,北京的钱业也一蹶不振。

1928年董氏将北京恒利金店关闭,转移到天津同朱姓、周姓的浙江同乡共同合资经营,日渐使天津金店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不久将店由估衣街迁至日本租界旭街,由于制作的金银首饰成色好、重量足、工艺精、物真价实。尤其是包金技术更是高人一筹,包金首饰更受城市中下阶层市民、农民和少数民族的欢迎,成为婚姻嫁娶的必备之物,因此,在经营上颇有起色,每年的分红成为董氏家族的主要经济来源。据《天津商会档案全宗》的记载,天津开设最早,而且久盛不衰的金店是恒利金店(见下图)。解放后金融资产归国家所有,至此恒利金店、老恒利银号依法结束了营业,所余资金全部用来偿还债务和遣散职工。“四大恒”的历史彻底结束。


四三条,东西走向,东起朝内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中部往南可通东四二条,往北可通东四四条。全长722米,宽8米。明朝属思诚坊,称三条胡同,清朝属正白旗,沿用三条胡同。1949年后称东四三条。“文革”中曾改称红日路三条,后恢复东四三条。据《燕都丛考》载:“路北有海公府”,现已无存。东四三条77号被列入东城区第三批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名单。


东四三条胡同东口与朝内北小街路东的吉兆胡同相对,西口在东四北大街路口东,往南不远就是东四牌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路西隆福寺大街东口内有隆福寺,街面上有德一茶庄、明星电影院、老字号便宜坊烤鸭店等。路东靠东四牌楼东北角有干果冷饮店,街面上有松竹百货、聚庆斋糕点铺、东四信托商店、东天源京酱园、东四邮电局、东四人民银行、鼎记药房等。胡同西口路东往北有北庆仁堂和宏仁堂乐家老铺中药店,与药铺比邻的是家古玩收购店。

除29号院外,东四三条的宅门有很多都是前门开在三条,后门开在四条的如35号、323130号旁门、30号、29号、28号、27号等,这些大宅门深度跨越了东四三条和四条,是名符其实的深宅大院。

“四大恒”董家发财以后,在东四牌楼三条建宅置院,形成了以32号院为核心与31号、33号院相通构成东西向,坐北朝南横向复合型的四合院院落群,全家定居于东四三条胡同内。民国十年(1921年)董家大部分人搬到天津居住。解放后,31号称为东四三条小学,33号称为银行宿舍。

73岁的董文申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挂在位于东四三条家里大厅上的家训,“人和·情融·意顺·神畅福至”。

董文申说,董氏家族以德治家、经商、育人,在家庭内部儿媳妇的地位很高。他说,董家认为儿媳妇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要平衡好家庭的各种关系,就要将儿媳这边的天平砝码衡量好。以前董家的公婆在重要场合都要给儿媳妇足够的面子,买布料做衣服,吃饭的时候点儿媳妇喜欢吃的菜,尊重儿媳的娘家。方方面面做好后,儿媳妇会把家里的事情整理好,男人也就能专注于事业了。

除了对儿媳妇好,董氏家族对周围的邻居和穷亲戚也是礼遇有加。过年过节到街坊邻居家拜访,如果穷亲戚上门,又有外人在,他们会把亲戚的长处全部介绍出来,让他们得到足够的尊重。

随着社会的变迁,董氏家族的一些传统已经不在了。三年前,董文申开始重新编写董氏家谱。三年来他经常到图书馆、档案馆等地收集家族的资料,同年代的家人还把家里的大事都告诉他,让他记入到家谱中。

现在,董文申写的家谱已经完成了道德篇、事业篇等几个章节,2010年年底就能完成。他说,要把家族的家训记录下来,让子孙都知道不能忘本,把家族好的传统都继承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是四大恒银号的创办人?慈禧为保守秘密,剥夺了它的捐纳业务
宁波钱庄的早期繁荣 ▏北京“四大恒”钱庄
老北京的“四大恒”到底在东四哪?
曾经'打一个嚏喷全城都会跟着咳嗽',这家北京老字号留下了耐人寻味的48个字
老北京人津津乐道的“四大恒钱庄”,一夜之间遭遇灭顶之灾
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