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凤池武林逸事

 

                 

 

    文/周育民

清代武林之中,名声最噪者莫如甘凤池。近年武侠小说盛行,有关他的传说不胫而走,大都荒诞不经;在一出关于乾隆皇帝的京戏中,甘凤池竟然充当起了皇帝的贴身护卫,更是无稽之谈。甘凤池究竟何许人也?兹姑撮史载,述其一二。

武艺冠伦

甘凤池,江宁县(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详。他的生活年代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是清朝号称“盛世”的时期。他的武艺师承何人,家道如何,史载阙如。我们关于他的家庭,只知道他有个儿子叫甘述,看来是有妻室的。

甘凤池年轻的时候,武林之中已名满天下了。当时南京是八旗兵驻防重地,一些旗兵想试试凤池的武艺。他们让凤池把手臂放在小门口的石道上,不着衣服,他们坐在十几辆牛车上,由凤池臂上驰过,下车来看,手臂上非但没有丝毫创伤,连一点痕迹都没有,无不惊讶叹服。于是,大家请凤池喝酒,灌得他酩酊大醉,再试他的武艺。甘凤池便叫士兵搬来一个长颈酒瓶,倒置于地,他跳到瓶上,单腿直立,用两指夹住一根竹竿,请几十名士兵用力拉竹竿,如果他被拽下来,便算输。不料这些兵丁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甘凤池屹然不动。凤池突然两指一松,只见兵丁们呼拉一下,全都仰面朝天,倒在了地上。

还有一次,甘凤池外出,看到田畔有两头牛正在相斗,头角相触,难解难分。放牛人可急坏了,牛是庄稼人的宝,万一受了伤,可怎么是好!甘凤池赶忙跑上前去,两手各压一个牛背,两只牛竟被压得陷地尺余,动弹不得,圆睁怒目,瞪着凤池。凤池既解了牛斗,便又象提小鸡似地将牛从泥中提出。

年少气盛的甘凤池,因武艺高强,有时不免心骄气傲,目中无人。有一次看戏,甘凤池站在台前观望,人虽拥挤,无人敢靠近他。有一位跛腿的乞丐看了大为不满,偏在他身边挤来挤去。甘凤池不耐烦,大声喝斥,跛丐非但不听,反而与他相争。凤池大怒,拔拳便击。这一拳出手很重,但好像打在烂棉被上,那乞丐毫无痛楚,笑道:“年轻人,莫太骄傲了!”说罢,便扬长而去。等凤池从惊愕中醒悟过来,想请教乞丐的尊姓大名,他已经走远了。经过这次教训之后,甘凤池明白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不再那样骄横了。

清代武师大都靠充当镖师、开馆授徒谋生,落泊的街头卖拳,而高手则出入达官贵人之家,充门下客。甘凤池看来有过一段充当门客的经历。他曾到京城某王府献艺,王爷问:“你有何本领?”凤池答道:“臣能轻似蜻蜓,重于泰山。”王爷不信,甘凤池见庭中有海棠花数丛,迎风摇动,便一跃登上花枝,挥剑而舞,身轻如蝶,花叶一片不落。王爷惊叹道:“这是真蜻蜓啊!”凤池闻赞,连忙收剑,单腿前跪称谢。王爷请甘凤池起来,见所跪之处竟陷下一尺之深。王爷大惊失色,方信甘凤池所言不虚,便收甘凤池为门客。

这事在江湖上传开之后,引起了不少武林高手的嫉妒。济南张大义,身高八尺余,力大无比,尤以腿功见长。他的脚趾都裹上了铁,一脚踢中,非命丧黄泉,即摧筋断骨。他走了数百里地到王府,要与甘凤池比武。凤池推辞,而王爷却想看热闹,竭力鼓动,甘凤池只得同意。身高马大的张大义在院子里等了好久,才看到甘凤池出来,定睛一看,凤池个头矮小,貌不惊人,心想他一定空有虚名,所以迟迟不敢出来。凤池抬头看看张大义,便倒退到墙边,这使张大义更加看不起凤池了,以为凤池胆怯,一脚便可踢翻他。只见张大义腾空跃起,飞脚如狂飚一般向凤池袭来,观战的无不惊骇。只见凤池不慌不忙,抬起手来,以掌接脚。掌脚相接的瞬间,大义暴呼“痛啊!”顿时扑倒在地,血流满靴。下人赶忙前来解靴,一看,脚趾都嵌入了所裹的铁中,断掉了!

甘凤池不久离开京城南下,到扬州一个富商家中当门客。富商久闻凤池大名,待为上宾。另一位门客即墨马玉麟大为不满,认为自己在江湖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凤池后来却位居其上,非得出这口恶气不可。马玉麟长躯大腹,体壮如牛。他骑马行路,马都受不了,而翻墙爬树,却比猴子还灵快。他天天逼着凤池与他较量武艺,凤池竟只能与他打个平手,心中暗暗佩服。时间一天天过去,凤池不免心焦,事情总要有个了结。他潜心研究了玉麟的招势,好不容易找出了他的弱处。第二天两人又开始比武,凤池连连攻击玉麟的弱处,点到即止,想让他知趣而退。不料玉麟并不领情,越攻越急,逼得凤池不得不出手,点中他的要穴,玉麟顿时僵仆倒地,惭愧而退。事后凤池对人说,“我的力气不如玉麟,之所以能战胜他,是因为我能借助他的力而制服他罢了。”

随着江湖阅历的增加,凤池为人更加谦虚,史书说他“喜任侠,接人和易”,因而消解了不少武林冲突。泰山孙迪侯与甘凤池的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孙迪侯武技绝精,听说凤池在江湖上名声遐迩,便南下到江宁寻找凤池比武。他在江宁游览街市,见有一个和尚头戴一顶又大又重的铁帽子,每经过一个店铺,便将这顶铁帽子放到柜台上要掌柜的给钱,扬言道:“谁能把它推到地下,我便戴着它离开此地,不再讨一文钱了!”掌柜的没法子,只得掏钱。孙迪侯何等精明,一眼便知道这是位高手,可能是借故向甘凤池挑衅的。心中感到奇怪,甘凤池怎么毫无反应呢?难道他害怕这个和尚吗?

怀着好奇的心情,孙迪侯找到了甘凤池常去的茶馆。等凤池进了茶馆,迪侯详装不知,大声说道,“甘凤池的武艺不过是空有其名罢了!”凤池听到后,便前来请教尊姓大名,听说是泰山孙迪侯,便答道:“久仰先生大名,鄙人即是甘凤池。”两人坐定,凤池问:“我确实无多大本事,不过,先生从未见过我,何以知道呢?”孙迪侯便把和尚在街市寻衅的事说了一遍。凤池听后,压低声音说:“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请先生到寒舍一叙。”

到家之后,凤池推心置腹地对孙迪侯说:“我的确知道那和尚是冲着我来的,但我眼下实在没有办法应付。前几天与人比武,办法是两人边舞拳边行走,谁先力竭就算谁输。那天走了几十里路,我虽然侥幸没输,但受了内伤,现在只有等恢复之后才能设法制服这个和尚。”武林高手遭受内伤,非至亲好友,绝不吐露,不然仇家忌者寻衅,有生命之忧。孙迪侯见凤池对自己一见如故,视为莫逆之交,大为感动,非但不提挑战之事,反而主动用气功医好了凤池的内伤。此后,凤池便事迪侯以兄长之礼。迪侯说,“你如此待我,我一定帮你制服这个和尚。但以你我的身份,两人打一,胜之不武,且为人笑,而弟子帮助师傅,江湖上是允许的,不如我假作你的弟子吧。”凤池笑道:“那就委曲兄长了。”

两人计议已定,便上街找到了那个和尚。那和尚正在店中寻衅,凤池上前,挥指一弹,铁冠应声落地。和尚笑道:“看来,你一定是甘凤池了。我正要找你过几招。”于是,两人拉开场子斗了起来。好几个回合下来,胜负难分。和尚心生一计,将铁冠往空中一掷,铁冠坠下,必中凤池头颅,如凤池挥拳上挡,和尚正好攻击凤池下路。正危急间,孙迪侯纵身一跃,以臂接住铁冠,叫道:“弟子在此,师傅不必担心!”和尚自度必胜,不料事出意外,一时心慌手乱,被凤池击中胸部,一败涂地。

甘凤池除了练拳习武之外,还常常以气功给人治病。同里谭姓有个儿子,生病很久,吃了许多药都不见效果。凤池便用气功给他治疗。在一间静室之中,两人背靠背趺坐了七七四十九夜,终于治愈。有时凤池站着睡觉,鼾声如雷,邻居见了十分有趣,十几个人来推他,却怎么也推不动。看来,他与邻居们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

反清复明

康、雍、乾三朝,虽说是清朝盛世,但也潜伏着危机。满族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汉人防范甚严,使满汉矛盾十分尖锐。一般汉人反抗清朝统治,往往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甘凤池作为名扬海内的武林高手,常常成为各种反清秘密结社罗致的对象。凤池本人也并非一介武夫、草莽英雄。他周游各地,十分注意各地的山川关隘、险要形势、攻守机宜,密密麻麻写了两个本子,还注上了道路里程,对于政治、制度、刑法、天文等各方面也有相当的知识。这些情况说明,甘凤池的确具有反清复明的意识,并有将来驰骋疆场的实际准备的。

甘凤池第一次参加的反清活动是康熙四十六年轰动一时的一念和尚起义。这次起义的背景十分复杂。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杀,遗下三个儿子逃出北京。清军入关,建立新朝,想把故明子弟一网打尽。三位皇子颠沛流离。两个皇子先后死去。四皇子慈焕隐姓埋名,到处躲避。康熙中叶,他被江南的一个反清秘密结社发现,便把他及其家眷隐匿起来,企图以他的名义发动起义。这个秘密组织以苏州为中心,其成员大多是教师、医卜和星相之人,核心人物有董春园、叶伯玉、张月怀、一念和尚等,党羽遍及浙江、安徽。雍正朝震惊一时的曾静谋反事件中,其成员据说“大抵皆曩一念和尚漏网之余孽”,一些上层知识分子方玄成、吕留良之子吕葆中似乎也是其中的成员。康熙四十六年,一念和尚在江苏太仓打出“大明天德元年”的旗号,发动起义,很快被镇压。慈焕一家也被清廷处死。甘凤池当时年纪还轻,似乎没有参与其中的核心机密,被逮捕之后,曾夹讯两次,问不出什么名堂。因他熟识人多,有个名叫马姿逸的军官为他开脱,便被释放了。

但是,一念和尚余党的活动并没有停止。不久,以张云如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反清组织,其中有甘凤池、周昆来、蔡思济、陆剑门、陆同庵、范龙友等人。张云如自称前明后裔,但后来清政府怀疑他是江西道教张天师的族人。张云如在江宁居住已数十年,相命、气功、符箓、奇门遁甲等无所不通,上自两江总督,下至三教九流,朋友众多,广收门徒,密谋反清,“辅佐海中真主”登位。周昆来本系河南商丘人,也一直住在江宁,自称系明朝周王之后,改名璕,即“寻王”之意。他曾同叶伯玉一起到苏州见过慈焕,认了叔侄关系。蔡思济在安庆活动,人称蔡胡子,是位算命先生。陆剑门了会天文六壬奇门,知兵法,曾遍游南方十省,结交天下绿林豪杰。康熙五十三年在北京遇到平湖贡生陆同庵,拉他入了伙,并到处封官许愿,还曾是松江提督柏之藩的入幕之宾。范龙友则是无锡的一个秀才,以教习拳棒、设坛扶乩,到处活动。这个组织以传习神枪符箓的方式发展党羽,党徒每月可得饷银二、三、四两不等,经济十分宽裕,背后可能有商人的支持。他们计划在雍正八年秋季大举起事。甘凤池因通晓天文兵法,武艺高强,将成为起义军的军事领袖。

被捕失节

张云如集团正在积极准备起义之时,不料被清政府发觉了。它的暴露十分偶然。

雍正七年春天,浙江巡抚李卫听说江宁城内经常发生抢劫案件,便多管闲事,派了几个精干的密探到两江总督的治所去察看究竟。这个侦缉小组由千总韩景琦率领到江宁之后,未查出什么头绪,韩便转回杭州,留下几个密探在那里继续活动。其中有一个密探名叫李奇,因会算命,便化装成算命先生走街串巷。张云如集团中星相先生本来就多,李奇来到江宁操这个行当,自然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张云如弟子于琏以起课为名,与李奇交谈。大概李奇颇通此道,于琏认为同行,便企图拉他入伙。李奇假装感到兴趣,盘出了不少机密,立即报告了李卫。

李卫得报后,马上派心腹马空北与韩景琦一起赶到江宁,同时备折上报雍正皇帝。马、韩两人对于琏威逼利诱,许以自首,于琏便将团体中张云如、甘凤池等十余人供出。

这些人犯均在江宁,属两江总督辖区,浙江巡抚无权越界侦缉。李卫为抢头功,费尽了心思。为了抓到首犯张云如,李卫不得不通知两江总督范时绎、江苏按察使马世珩,并派马空北前往提解。不料张云如与总督关系甚好,马世珩还请张教他儿子学法术。范、马二人竭力回护,还用重金收买了马空北向李卫掩饰。李卫不得不向雍正皇帝告御状,迫使范时绎将张云如押送浙江。

对于甘凤池,李卫知道他手下的探子们根本不是对手,只能智取。他修书一封到甘府,内容大致是想请甘凤池教他儿子学武艺,请甘凤池父子到杭州来。甘凤池先是推脱,李卫反复相邀,他不知是计,便带儿子甘述一起来到杭州浙江巡抚衙门。

李卫见凤池父子自投罗网,不禁大喜,亲自审问甘凤池。凤池知道上当,悔之无及,便爽快地承义了他因年少无知,曾牵连到一念和尚案内,其他情况概不吐露。李卫想,甘凤池“既有炼成功夫,不畏刑法,难得确供”,动刑也是无用,便将凤池押回牢中,在甘述身上打主意。

李卫唤来甘述,好言安慰,夸奖他父亲本领高强。甘述年幼,不知利害,本来就为父亲而骄傲,听到大官如此称赞父亲,不禁忘形,不自觉中把与父亲往来的人和平时活动和盘托出。李卫随即编造了几份被捕人员的假供单,将甘述提到的人、事掺杂其中,让凤池观看。凤池一看内容,大惊失色,以为其他同伙已吐实情,便赶紧叩头求饶,一吐真情。

李卫在向雍正皇帝的奏报中这样描写甘凤池当时的窘态:“伊见真情毕露,认为同伙所吐,耸然惊惧,叩头乞哀,愿以自首求赎。”一代武侠,因此失节!

凶死还是善终

甘凤池最后结局如何,史书记载矛盾百出。

据《清史列传·李卫》记载,雍正八年四月雍正皇帝派尚书李永升到浙江审结张云如案件:“(范)时绎解任,(马)世珩斩监候,(马)空北杖流;(张)云如及(甘)凤池、(陆)同庵、(蔡)思济、(范)龙友各拟斩如律。”似乎甘凤池是处以斩刑而死的。

但《清史稿·甘凤池》却记载说:“雍正中,浙江总督李卫捕治江宁顾云龙邪术不轨,株连百数十人,凤池亦被逮谳,拟大辟。世宗于此狱从宽,未尽骈诛。或云凤池年八十余,终于家。”这段文字,将浙江巡抚误为浙江总督,张云如误为顾云龙,出现这样的错误,显然是未见过原始材料。

当时负责审理此案的李卫向皇帝奏报时,对甘凤池案情有如下一段话:“甘凤池颇晓天文兵法,因自负本领,人人欲得以为将帅,无不与之邀结往来。奈凤池苍猾异常,止皆虚诺,彼此通声,总未实在插入。推其不肯出首之情,则无论何人有事,即将助恶为虐。”这段话很值得推敲。“总未实在插入”,这是开脱之语;“即将助恶为虐”,语气虽重,但却是推测,不入实罪;而“推其不肯出首之情”一语,看似一笔带过,实际上却是李卫真正给凤池定的罪名。看来李卫幕中的师爷的刀笔工夫的确高超:案情太重,不便为甘凤池开脱,但又开脱得不着痕迹。既然甘凤池“未实在插入”,只是“未肯出首”,自然罪不必死,容有宽宥之地。雍正皇帝的改判恐怕是买了李卫的人情的。像甘凤池这样一位在康熙、雍正两次卷入“谋逆”大案的武师,不死于刑辟,已属万幸,自然不会再有充当乾隆皇帝贴身护卫的荣耀的。

据说甘凤池活到八十多岁,死后葬在江宁凤台门,墓碑上镌文“勇士甘凤池之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代第一武林高手是他,他的儿媳也是武林高手
走读金陵丨甘凤池留给南京的武术“非遗”
清朝第一高手,武艺精湛,在牢里呆到60岁晚年很凄凉
雍正朱批谕旨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
雍正何以重用李卫——与他曾是自己家奴无关,而是善办大事难事
清朝九品十八阶官制一览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