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法理論


原始點大多位於骨旁處,有規律地分佈在一條脊椎(頸部、上背部、下背部、薦椎部)及其餘七處部位(頭部、肩部、肘部、手背部、臀部、踝部、足背部)。 每一部位原始點都有明確的涵蓋範圍,共同遍覆全身。 故應用時只須知道病症發生位置為何處原始點所涵蓋,即可按推該處原始點,從中找到需要處理的原始痛點,而不須分辨病名(參考「各部位原始點涵蓋範圍示意圖」)。

其中脊椎兩側原始痛點找法的基本原則是:

前面找後面: 軀幹前面的病症,向後背的脊椎兩側找原始痛點。

旁邊找中間: 脊椎兩旁的病症,向中間的脊椎兩側找原始痛點。

下面找上面: 脊椎的病症,向上沿脊椎兩側找原始痛點。

找到原始痛點後,按推力量須由輕而重以測定最適宜的力度,以略感疼痛為宜;過重如強烈疼痛感,則易造成傷害;太輕而沒有疼痛感,則效果不佳。 對於虛弱者,手法更要輕柔,甚至只能用指腹或掌根慢慢做舒緩處理。 按推時間則因病情不同,很難加以規定,也許幾秒鐘,也許二、三十分鐘,甚至更久。 但無論按推時間長短,只要病症減輕即可停止操作,期間要注意補充內外熱源。 重病者一天可按推兩次;輕症者可兩三天按推一次,也可每天按推一次當作保健。 每個點按推約3秒,可來回處理2~3遍。 總之,按推之力量、時間與次數,都應視病情需要而定,並以患者能承受為宜。

手法操作應遵循如下三項原則:

( 1) 安全原則 ,即按推不可太重、太久、太頻繁。

( 2) 有效原則 ,即位置精准,見效即止。

( 3) 經濟原則 ,即施作者以最省力的方式,讓患者承受最小的痛苦,最少的體力消耗,而達到解症的效果。

★ 患處可溫敷不可按推,但此患處若剛好位於其它病症相對應的原始點上,為解決其它病症,應先按推此患處相對應的原始痛點,再按推與此患處重迭的原始痛點。 原始點若有傷口或腫脹,亦不可按推。

★ 有極少數患者,在病症相對應的原始點找不到痛點,可往上延伸尋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張醫師解說一條脊椎加七處原始點找法
全息经络刮痧的方法 (跟我学刮痧2) 转载
中国脊疗 《一》基础
捏筋拍打疗法(四) 第六、七、八节
小議針灸的劍宗與氣宗
太極正骨按摩的診斷和治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