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CI写作干货 | 这里有写Discussion的密码
众所周知,结果是一篇论文的重点,讨论则是让结果绽放光芒。然而笔者发现,很多人一到讨论部分就觉得没什么可写,或是很容易重复结果的部分,又或是讨论的浅显单薄且缺乏厚度。花三分钟读完这篇干货,你将写出科学严谨的讨论部分。


Discussion(讨论)是整篇论文的核心,决定论文水平的高低,非常关键,同时这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花费精力最多。在论文被审稿人拒绝的许多原因之中,其中就有一个较为常见:讨论表意不明。即使论文的数据有效,发现也具备创造性,但数据的真实含义可能会被讨论中提出的解释完全模糊,从而导致拒稿。今天给同学们聊聊SCI写作中的最难的讨论部分怎么完成。

#01 什么是Discussion?

讨论的主要内容,一般是将研究结果放在大的研究背景中,以更深入地阐述、解释和评估研究发现,展示它与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的关系,并提出支持总体结论的论点。要从研究结果中抽象出新的认知,需要有数据支撑,但是讨论的主题不能过于具体,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研究不具有代表性。总的来说,讨论围绕一个目的:从你研究的关键结果中可以得到什么?讨论部分有三重境界:一是得出与人家相同的结果(意义不大);二是得出不同结果,但是不讨论差异性成因(需要升华);三是得出不同结果,并作差异性成因分析(较高水平)。


#02 Discussion和其他章节的关系是什么?

有些人总是把结果和讨论搞混,其实它俩是不一样的,结果和讨论的区别在于:结果是对重要研究结果进行介绍、描述和说明,必要时应使用图表。讨论则是探讨所得到的结果与研究目的的关系,与他人研究结果的比较,并且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和未来展望。结果侧重的是客观描述what,而讨论则在说明how和why。

如方法和结果相对应,引言和讨论也相对应。在引言中,我们邀请读者进入我们的研究领域,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在讨论中,则需要说明研究结果对问题所做出的回复的评价,进而引导读者充分了解我们的研究及其意义。

请记住这一点,好的讨论要和引言相互呼应,结合结果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索。


#03 怎么写出让审稿人称赞的Discussion

纵观论文结构,若将引言的结构视为漏斗,那讨论可视为倒置漏斗。讨论,通常来说,从狭隘的研究部分开始,在主要发现的总结中回答研究问题,然后逐渐扩大到与先行研究的比较,以及在研究主题的更广泛背景下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一个强有力的讨论,应包括正在研究的问题的简明摘要,以及对已发表文献背景下的主要和次要发现的批判性讨论。同时,还应承认这些限制条件,并讨论未来的方向。

2008年,英国基尔大学心理学学院James Hartley教授提出了讨论结构化写作的五步法。可以按照这个格式进行写作。

下面,笔者再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例子。


还需要提醒大家一些常犯的错误:

- 重述结果,我们是要讨论结果,介绍结果显示的原则,关系和概括;
- 引入新的结果,应该只讨论已经在结果一章中报告的数据;
- 夸大其词,请避免数据不支持的过度解释和推测;
- 采取高风险的替代方案,试图掩盖或捏造不太合适的数据。
- 破坏你的研究关于局限性的讨论,讨论旨在增强可信度,而不是强调弱点。


#04 如何使Discussion具有吸引力?

Discussion是一个展示新研究成果及其对科学的影响的机会,或者是对该主题已知的内容及其如何影响未来前景的新观点。引人入胜的讨论可以培养新的研究思路,并为研究工作带来更多应用。其中,三个因素对于使讨论是否具有吸引力至关重要:

清晰度:文字表达对于论文撰写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重要的是,提供足够的上下文并维护信息的逻辑流,从一个点到下一个点清晰过渡。讨论部分也是如此,模糊的陈述表达可能会提醒编辑和审稿人质疑结果的真实性。

新颖性:当新的证据发表时,或者在不增加实质性新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扩展或复制已发表的研究结果的二级分析时,提出过时的研究几乎没有科学价值。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提供对以前未回答的问题的答案,找到未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改进现有方法,明确我们的研究如何增加价值。

批判性: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方法,是平衡地强调我们的研究优势,同时对其局限性进行批判性评估。如果研究具有显着的局限性该怎么办?试图隐藏一般都跑不出审稿人的法眼。因此,最好自己确定下哪些限制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再展开讨论。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显示观察到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是不需要去阐明全部真相,而且我们也做不到。因此,我们只需聚焦于事实的一个方面即可。


#05 惊艳的Discussion模板句式

下面,笔者整理了一些一定用得上的模板句式,让你轻松应对讨论部分的书写,愿你有所收获。


 / 简要回顾引言和重述本文的发现 /

One of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as to ...
In this study, we set out to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X in ...
The first question in this study sought to determine ...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X could affect ...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


 / 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 /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X is associated with ...
Comparison of the findings with those of other studies confirms ...
This also accords with our earlier observations, which showed that ...
Increased activation in the X in this study corroborates these earlier findings.
This finding broadly supports the work of other studies in this area linking X with Y.

 / 有依据对结果进行解释,提出合理的假设 /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might be that ...
There are several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is result.
Several factors could explain this observation. Firstly, ...
These factors may explain the relatively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X and Y.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se results may be the lack of adequate ...


 / 讨论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或局限性 /

Our study was unsuccessful / not successful in proving that …
A substantial / appreciable / noticeable disagreement is evident.
The x appear to be over-predicted / overestimated / overstated …
Our results were disappointing / unsatisfactory / below expectations. However …
One downside / disadvantage / negative factor regarding our methodology is that …

 / 指出本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
One of the issues that emerges from these findings is ...
This provides some explanation as to why ...
The present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in at least two major respects.
The test was successful as it was able to identify  ...



 / 提出有关未来研究方向 /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future research.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could be asked include ...
Several questions remain unanswered at present.
Despite these promising results, questions remain.
There are still many un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兄吐血总结——那些高分 SCI 论文的写作锦囊
提升论文discussion部分的写作质量,你需要这么做
SCI写作黄金法则:用IMRAD架构论文的技巧
原来Discussion也有写作套路!
如何撰写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注意点看这里
经验分享:SCI论文初稿写作顺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