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垂钓鲫鱼脱钩原因及对策

很多垂钓者,都有过断线跑大鱼的经历。所以,掌握好遛大鱼、抄鱼的技巧是每一个钓友都非常重视的基本功,但是钓鲫鱼这种小鱼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种情况,甚至有人认为鲫鱼的挣扎能力很弱,一旦被钩住,就很难脱钩了。真的假的?今年我经常在一个中型水库里钓鲫鱼,因为鲫鱼吃起来很小,但是挣扎起来很厉害,很多钓鱼的人都会在鱼浮出水面之前脱钩。我第一次来这个水库垂钓的时候,脱钩鱼的数量达到了鱼群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反复分析脱钩原因后,我基本上克服了鲫鱼中途脱钩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鲫鱼的脱钩?我认为以下几点:

一、线组配置不合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的线组搭配是保证中钩率的物质保证。在线组中,任何环节的不合理都会导致脱钩率上升。对线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钩、线和竿的选择。

1、钩子太大或太小。鱼钩太大,导致鱼儿难以吞食鱼饵,即使鱼儿勉强吞下鱼饵,也有一部分鱼会因为鱼钩在鱼嘴中产生异物感,快速吐出鱼饵,但如果鱼漂发出信号,鱼钩就会空掉,即使钩上了,也会因为鱼钩离鱼嘴太远,导致鱼嘴被咬破。相反,如果鱼钩太小,虽然不会影响鱼饵的上钩,但是由于鱼钩较短、钩门较窄、强度不够,也会造成鱼钩不牢或钩门张开而跑鱼。比较两个原因,大部分钓友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鱼钩太大了,有些钓友会误以为是鱼钩太小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鱼钩太大了。一般来说,鲫鱼的鱼钩应该是鱼嘴直径的三分之一,或者和鲫鱼的眼睛差不多大小,根据这个标准,钓轻口鱼或鳙鱼可以适当减少钩号,钓生口鱼时可以加大钩号。

2、钩子变形或钝化。在鲫鱼密度较大的水域垂钓时,钩尖会因为反复刺鱼而弯曲或变秃,质量差的钩子甚至会出现钩门外张的现象,这样的钩子在刺鱼的时候会造成鱼刺不深,导致鱼跑掉。部分钓友出于节约考虑,会将就着继续使用,甚至对钩门外张的钩子采取用力将其复原而舍不得更换,这样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一副鱼钩上有三四十条鱼后要及时检查,一旦发现鱼钩变钝或变形,应立即更换。

3、钩子有问题。绑钩时应将子线绕钩柄5圈以上,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钩钩不牢。固定好的钩子必须保证子线在钩柄内侧(靠近钩尖的一侧),否则,一方面会造成刺鱼角度不正确而跑鱼,另一方面,钩柄顶端反复摩擦也会增加断线跑鱼的机率。使用时也要注意,即使绑扎时没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子线位置可能会因反复使用而发生变化,故使用时应勤检查勤修。

4、线太粗或太细。首先来看粗线的影响,从子线和主线两个方面分析:子线太粗,容易引起鱼的警惕性,而当鱼吞饵时,粗大的子线会影响鱼的运动,使鱼吞食较浅,这时钓到鱼,脱钩的机会就大了。如果选择的鱼漂数量太小,浮力太小,水线就会变得不稳定,信号的传导迟缓,导致鱼竿的时机不对,导致鱼不中,鱼中鱼后脱钩。

细线的影响主要是强度降低,断线跑鱼几率增加。如果子线太细,双子线缠结的机会就会增加,如果我们没能及时分开缠绕的子线,鱼儿就会被另一根线堵住嘴,使饵进不来或进得浅,中了鱼后,一部分鱼就会脱钩。

那么,线的粗细应该是多少?一般而言,选择子线编号应以鱼体重等于子线2/3为标准,主线一般大于子线2号更安全。以此为基础,钓快鱼可适当增加线号,钓糗鱼可减少线号。

5、杆子太硬了。硬竿虽然有上钩速度快的优点,但硬杆很容易把鱼咬破,然后跑掉。如果鱼体较大,使用小钩细线,则会大大增加断线或脱钩跑鱼的机率。因此,如果鱼儿密度不高,尽量避免使用特别硬的鱼竿,中硬调鱼竿是很好的选择。

二、诱饵原因

饵料对于垂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饵料是否和鱼脱钩有什么直接关系呢?我们知道,评价一种饵料的质量有两个重要标准,即饵料成分与饵料状态。

首先分析鱼饵成分的影响:鱼儿在不同季节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再加上生活环境的不同,鱼儿的食性也不同,所以钓鱼高手必须像一名优秀的大厨一样,合理地调配鱼饵中的各种成分,让鱼儿的味道变得更有吸引力。如果鱼儿不喜欢鱼饵的成分和味道,鱼儿可能会拒绝吃鱼饵,即使鱼儿勉强吃了鱼饵,鱼饵也会不断地试探鱼饵,这时鱼饵就会发出信号,即使鱼儿感觉到了鱼饵,但鱼饵不够深,鱼儿很容易跑掉。

再来看看鱼饵状态不好的原因:鱼饵的状态是指饵料的软硬、粘稠、重量、大小等物理指标。这些因素中,鱼饵太硬、太大、太粘,一方面会让鱼儿产生异物感,让鱼儿吃得更浅,另一方面,鱼钩也会被鱼饵紧紧包裹住,很难刺穿鱼团,所以,鱼饵应该像嘴唇一样柔软,雾化程度适中,根据鱼体的大小、鱼嘴的大小来决定比重和饵团的大小,这也是减少脱钩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钓手技术原因分析

钓手的技术水平也决定了脱钩的多少。钓技中与脱钩率直接相关的几个方面:

1.在垂钓的时候把钓组调整得太灵活了。虽然鱼漂的动作很大,但有时候鱼漂并不是把鱼饵放进嘴里,而是鱼窝里有很多鱼,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产生的水流和鱼线都会引起鱼漂的摆动,这种情况下,鱼漂很难打中。在猾鱼较多的水域垂钓时,由于猾鱼谨慎地吃饵,习惯了反复试探,调整好的钓组,鱼漂的信号会有很多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让钓手手忙脚乱,盲目抬竿只会导致空竿,即使中鱼,多数情况下也会因为钩得不牢而增加脱钩跑鱼的机会。

2.举竿动作不规范,举竿时用力过猛。习惯于传统钓法或练习悬钓法的钓友,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在扬竿时多利会用整条手臂的力量向后拉,用这个动作来适应钓组的钩线和鲫鱼的薄唇,结果往往是鱼嘴被划破,鱼线被扯断。正确的做法是:鱼漂反应过来后,用大臂迅速抬起小臂,手腕快速发力,让鱼钩挂在鱼嘴上,然后根据感觉判断鱼的大小。对于2斤以下的鲫鱼,手臂轻轻一抬,鱼就会浮出水面,然后直接飞鱼入海。三斤以上的大鲫鱼,如果感觉到鱼的冲力比较大,可以用身体前倾,手臂向前伸直,卸掉鱼的冲力,同时手腕继续发力,让竿子和水面的角度变得更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鱼竿的弹性。上述动作看起来简单,但要熟练掌握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关键在于:刺鱼要短而有力,一般情况下,鱼钩上浮的距离应该在30厘米以内;鱼入水后,控制鱼儿出水要轻柔稳重,不急不躁,正如王永贵大师所说的那样,鱼急不来。鱼外逃时要及时果断卸力,切不可认为鲫鱼挣扎力小,生拉硬拽。

鲫鱼中途脱钩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牵涉到线组的搭配、饵料的制作和调整、钓手的基本功等等,脱钩率的多少也是衡量钓手垂钓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垂钓过程中经常出现脱钩现象时,应善于分析造成脱钩的主要原因并及时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湖钓技】钓鲫鱼的几种常见漂相!
春季钓鲫鱼天气暖钓位浅配置小的介绍
儿时钓鱼趣味多
秋天鲫鱼不咬钩,那你就试试离底钓法,鲫鱼一准听话
杂草中钓鱼,这些方面必须要注意
钓鱼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