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这烂玩意,几近头顶生疮脚底流脓
文/汪刚强
网上一篇新闻,说北京某小学生“叫板”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信指出其语文教科书的错误,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乍看还高兴一把,细看却是指出语文教科书某处的配图与宋朝某段历史不符。
虽然孩子的精神难能可贵,但较真内容毕竟与语文本身并无关系,只是很边缘化的东东。当然,也只有这类错误容易被纠正,因为它们就像冬天冷夏天热一样,没啥好争的。
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上,岂止这点东东与史实不符,这些年被人刨出来的“假牙”多如牛毛,什么爱迪生救妈妈,什么孔子拜师,什么地震中的父与子,什么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之死……为了达到“教化”的目的,不惜采用一切“狡猾”手段。列位看官如果不信,可以去网上随便搜。许多谎言如水泡的卫生纸,轻轻一戳就破,可是你提的尽管提,那些编书的,他就用城墙厚的脸皮扛着,迟迟不改,你能奈何?
几天前,一位担任中学语文教师,且出了好几本书的作家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转了篇文章,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说“语文”这个词,最初是某老提出来的。该文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吹得十朵梅花十一朵开。我很不给面子地评论说,其实该老爷爷除了人貌似不错,其他好像啥都没有。
民国时期,国语、国文叫得好好的,为啥非得改叫语文?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歌、国旗、国徽,然后有国军、国语、国画、国鸟、国花什么的,不仅清清朗朗一目了然,而且“国语”“国文”的名号让国人平添多少归属感和自豪感?
当然时下的中国大陆,是绝不会容忍“国军”这个词的。几十年来都这样。因为它有特定含义。我怀疑当初那几个老家伙把好端端的“国语”“国文”易名为“语文”,是不是因为恨和尚顺带恨袈裟。
“语文”成为学科,首先就扯蛋了——英语、日语是不是语文?德语、法语,甚至外星语,是不是语文?语文这门学科,和数学并列是没问题的,和英语、日语之类如何并列?我们这个国度,从上到下经常不讲逻辑,没准就从这里起步的。语文没学好,发个文件讲个话,一不小心就漏洞百出。
曾经的“五讲四美”,轰轰烈烈了那么多年,其实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顶多就是两讲,中间那三讲不过就是讲文明的具体体现,而讲道德严格来说也是衡量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尺……
我们家的老房子所在的区域属于所谓的棚户区,有关方面为了让大家配合棚户区改造,拉起大横幅说什么棚户区改造政策“受惠于民”。少了个提手旁的“受”,适得其反,闹出了天大笑话。我也懒得说。那个大横幅不知挂了多少天,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
今天一早看“朋友圈”,又发现一个妈妈在抓狂,闹钟的指针已逼近午夜12点,可是她那个读小学的女儿还在挑灯夜战。中午遇上这个做语文老师的母亲,才知道临近考试,孩子的老师给的作业几近疯狂。现在老师布置作业简单,不用抄题的,有的是教辅资料。许多毫无意义的训练,都得做,比如语文,要求学生填什么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开国大典上放了多少礼炮。不仅要求学生填空,还要求学生记到脑子里,防止考到这些——因为大考小考这样的题比比皆是。天,这些与语文本身有半毛钱关系么?靠记这些得来的高分,能证明什么?
单就这个细节,我们不难看出,许多教语文的,根本不知道语文究竟是啥玩意,成天不知道领着学生在忙什么!我们的孩子成年累月背着大书包疲于奔命,他们精力都耗在哪些狗屁倒灶的地方了?             2016-12-28夜
无见识而已 
|  2016/12/29 0:06:51    android
对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病,汪先生不仅看得真切,且有切肤之痛,我深以为然。我觉得学好语文,首先是学会字、词、句子和语法的准确运用,其次是懂得如何欣赏好文章,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恰当评价一篇文章的好与坏,最后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准确地向读者传递你的写作意图。我不是学文科专业的,也不从事与文科有关的工作,完全是个人之想当然而已。
Weirchase
|  2016/12/29 8:40:20    跟帖回复:
“比如语文,要求学生填什么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开国大典上放了多少礼炮,不仅要求学生填空,还要求学生记到脑子里,防止考到这些——因为大考小考这样的题比比皆是。天,这些与语文本身有半毛钱关系么?”。
如此学语文,考试优良了,人变傻了。
中国人(即使大学毕业)的语文(中文)水平很低,阅读范围很窄,阅读速度很慢。
西方人的语文(西文)水平很高,能阅读跨多学科的书籍,阅读速度快,一般人精通3-4门语言。
中国人肯定不笨,关键是,我们至今还不知道如何学语文。
中国的孩子们为什么学不好语文
胡小刀
我两个弟弟的孩子都是我家乡一所重点中学比较不错的学生。每当在电话里问及他们的考试成绩时,弟弟们都会告诉我说,这两个孩子数理化乃至英语都学得不错,惟独语文让他们特别头痛,尤其是害怕写作文。尽管两个孩子都非常喜欢看书,而且读过不少文学作品,如古典文学中的《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以及外国的《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等,并且坚持期期都在看《读者》杂志。由于远在千里之外,我总是搞不清他们学不好语文甚至害怕语文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我家孩子也是一名初中生。从周五晚上到周六整整一个白天,他都关着门在房间里写作文,直到天黑也不出来。我推开门问他:“你的作文究竟要磨磨蹭蹭写多久?”只见孩子在那里望着天花板发呆,眼里噙着泪水,一肚子的委屈。我说:“你把你的语文书给我看看,我不相信写作文究竟有多难。”打开他的那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描述——
1.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过去地方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的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联系你的家乡剧种,就此展开讨论:
☆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2.经过以上活动,相信你对中国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就从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剧种(最好是你的家乡戏)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
☆选择你喜欢的一出戏,就其主要情节发挥想像,编写一个小故事。
☆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它们写出来。
看到以上这样的冬烘先生的扯淡,我终于对中国的孩子们为什么学不好语文有了切身的感受和新的发现。那些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们整天关在屋子里闭门造车,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哪里知道,如今成天都是伴着电视机、游戏机或者电脑,看着《机器猫》、《七龙珠》、《名侦探柯南》长大的孩子们有几个知道戏曲和地方戏为何物?让这样一些从未看过一场戏曲演出,小小年纪的孩子们来讨论中国传统戏曲是去,还是留以及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这无异于问道于盲。试问那些提出此问题,埋头编写教材的专家学者们,这样的难题你们自己能回答得清楚,说得出个子丑寅卯吗?倘若你们自己都回答不清楚,为什么又偏偏拿这样的难题来折腾那些刚上初中的孩子们,使他们绞尽脑汁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呢?
近日,有感于中国大学生们的语文基础之糟糕,许多有识之士正在亡羊补牢,并积极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关部门强调指出,今后大学生们的语文就像外语考级一样必须过关。但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却仍然还是学不好语文呢?这样的问题难道不值得编写语文教材的专家和学者们深思吗?
害我受"精"?台湾学生语文能力差 《早报网》
(新加坡)新明日报 (2006-05-05)
(综合电)‘早上起来整理遗容(仪容)’、‘我弟弟长得欣欣向荣’,‘回家打开门,狗对我突飞猛进’,台湾国小学生的作文和造句不只是错字连篇还有不少离谱错误。台湾立委昨天齐叹,学生语文能力低落,难怪大学学测华文作文两千多人考鸭蛋,华文课时数应增加。
国民党立委洪秀柱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委员会中拿出从北县收集到国小学生作业指出,学生的错误百出,问题就出在授课时数,而教育部长杜正胜则承认语文教学时数偏低,但9年一贯需交专家讨论
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昨天上午到立法院教育委员会报告‘学生语文能力现况与改善措施’。教师出身的立委洪秀柱拿出请国小老师收集的国小学生作业质询,更说学生的造句和作文都出现许多错误,令人摇头。
以不如造句:你不如去死
洪秀柱举例,有学生写着‘他从背后打我一下,害我受精(惊)’、‘在操场上烤肉会风尘仆仆(风沙滚滚)、不太好’、‘他为了要成功不折手断(不择手段)’、还有人写妈妈照顾我无微‘不治’(至)。同音字错误,意义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她还提到,学生的造句常词穷,也有不少让人绝倒的句子,像是用‘不如’造句,学生写着:‘你不如去死’,而‘一时’造句,有人写的是‘爸爸半夜一时零分竟然还在喝酒。’   洪秀柱指出,九年一贯课程增加英语、乡土语言上课时数,排挤到华语文时数,国中小一年减少45到96个小时;台湾小学生华语一年共上课80到133小时,教育部应修改课程,增加国语文上课时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的十五句废假空话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6首届上海小学生古诗文大会启动
北大博士妈妈直言:将成语贴墙上给孩子背!小学6年,语文从未低于98
小学语文教育要以“立人”为中心
教师育人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