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字乾坤》07、精神




《文字乾坤》07精神

 

1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

精,择也。——《说文》

 

精,我们知道它指的是精力、精神。这精力、精神从哪里来呢?“精”字的前面是个“米”字。米,就是精力、精神的源头。米,是谷物籽实去壳后的可食部分,是谷物的名称。比如我们饿着肚子就没有了精神、无精打采,所以,我们足以证明,谷物是精神的源头。气的表现在耳,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精的表现则在思维,思维敏捷、聪明能干。

“精”字的右边是个“青”字,青,五行属木,也同时代表了植物,就是谷物的意思,同时也象征着生命力。所以综合来说,五谷是生命力、精力的来源。现代人少食五谷,取而代之的是肉类食物,甚至是稀奇古怪的食物,我们发现,现代人疾病越来越频繁,反复的病越来越多,古怪的病越来越多,精神越来越匮乏,疲倦和嗜睡、失眠都是缺失“精”的原因。《灵枢》中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昼精而夜暝。”所以,“精”作为生命之根本,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当然,也决定了人之生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故天有精,地有形。”精气是构成万物的灵气,是万物生命之根本。没有这个“精”,也就没有了生命。

“炼津化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是道家修炼内丹的次第。所以,道家有精炁神的说法。津,是津液的意思,所以,津液是个好东西,他可以增加精气,我们知道病人一般口液干竭,这是疾病的外在表现,精气虚弱,就首先表现在津液中。我们健康的人,一般都可以感觉得到的,津液非常的丰满。《本草纲目》上云:唾液能“灌溉脏腑,润泽肢体,祛病延年”。“炼精化气”,是以谦和自处,清心寡欲,守一不乱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就是积德行善,我们叫做性命双修,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这个应用的好,可以清除心里的烦恼,“万恶淫为首”,能够去除万恶,不但可以断掉烦恼的根源,而且可以正气内存,这就是养浩然正气。谦和,就是谦虚,和睦。唯有谦虚才能和睦。我们都知道“致中和”,“中”是中庸,“和”是和谐,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义。也就是说,这是我们作为和谐幸福人生的根本。大家可以看到身边很多自傲的人,在佛家来说就是“我慢”,就是傲慢的心。这个心态,在儒释道看来都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很多人把自傲当做宝贝,可见我们的智慧已经低到了极处,都不明是非了。清心,方能寡欲。欲望来源于哪里?都是胡思乱想而来的。为什么佛家讲要安于当下,因为当下是最真实的,当下的这一念,是不产生欲望的。欲望的产生都是过去和未来的作用,而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活在过去或者未来的思维里。所以,这就是以假作真,这就是颠倒梦想。做到根除烦恼,就要生出清净心来,这个清净心就从守一不乱中来的。守一,是道家的名词,佛家叫做禅定,儒家叫静坐,都是一类的意思。所以,这个守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养生方式。

“精”是有形的物质,是化生炁和神的基础。《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人是由天地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流产生的,可以说人是天地之精。《灵枢·本神》中讲:“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而人类繁衍,生生不息,是由于男女精血交媾而产生了新的生命。又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来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它们在结合的一瞬间,新的生命“神”就诞生了。一个“搏”字形象地描述了生动活泼的介于精和神之间的生命力,也就是“炁”的状态。

《灵枢·经脉》中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段话确切描写了人之生命萌发的状态。后来我们慢慢发现,这是人出生时的顺序,其实倒过来,就是人死亡的顺序。老人先老毛发、皮肤,然后肌肉松弛,然后筋骨柔弱松翠,在后来脉象微弱,脑力匮乏,最终就是生命的衰竭,看来生与死本来就是一对阴阳,我们是怎么来的,就会是如何的走。

现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抽筋或者肌腱摸上去咯噔作响,也是精血不足的表现。再润脉,精不足则动脉硬化,毛细血管脆裂容易出血。再润肌肉,精不足则肌肉萎缩干瘪。再润皮肤,精不足则皮肤干燥皲裂,皮下没有脂肪。最终滋养毛发,精不足则毛发干枯焦黄或者脱落。这个顺序也是我们产生亚健康的次第,所以,中医讲的治未病,我们就要从最最有症状的地方下手,不要以为小问题无所谓,其实小问题正是背后大问题的表现。 

“精”是有限的,逐渐衰减的。守“精”的办法,就是节欲、存液、养神。出家之人,断色欲,存精养神,用于开启智慧。养生的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就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所以,生命的奥秘无非到此已经叙述了结论了,长寿或者说的养生的得到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身的情绪和生活习惯的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情绪的问题。大家知道,“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都深藏着相应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越是有这些恶习的,越是不好改变。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精”主决断,我们一开始就说了,“精”是精力、精神的意思。《说文解字》里面记载:“精,择也。”所以,“精”主决断力。匮乏的人除了身体方面的表现之外,在家庭事业生活方面,也会有显著的表现。比如,他们会情绪忧郁,脾气暴躁,生活迷乱,事业衰退,财运低下等等。我们由此得出结论,这个“精”不仅仅是生命、身体之精,他更是生活事业之精,是运势风水之精。生命具有全息性,身体的“精”衰竭了,生活事业的“精”,运势风水的“精”也跟着衰竭,这就是一荣共荣,一损共损。

 

(2)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

 

《说文解字》中记载:“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神,从示从申。“示”字由“二”、“小”组成,“二”在古时候是“上”字,指的是上天的意思。上“二”下“小”指的是天上日、月、星,也就是天上三宝。“示”指的是显示、指示、暗示。天上日、月、星是显示,也就是不断向我们发出信息,而且给我们提供能源。而“申”是引导的意思,就是指地之气来接引,这样,天地之气贯通,相互交流,“神”字表达的就是这个象。

如果把这个象放到我们世间来看,神就是寄于心、牵引心,给心以法则,使心认识本体。神就是宇宙万物正常运行的法则带给人的警示或者启发。心和神,相互影响,相互牵引,构成了我们人类的精神意识。就像月球和地球的关系一样,牵引法则一旦被打破,地球四季就将变化无常,一切将趋于毁灭。总之,“神”就是上传下达,上传,就是观天之象;下达,就是执天之行。总体来说,就是顺应自然的感应、感召能力。

神,在人体上表现在目光,我们叫炯炯有神。人体是个小宇宙,是宇宙自然的浓缩。中医讲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其中“心藏神”,心主神明,在人体中占有主导地位。心神伤,则魂魄散、意志乱。如果心神安宁,则气血和畅、精力旺盛。道理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谁不想自己心神安宁呢?可是又有多少人做得到呢?我们追求金钱、权利、地位,又是为了什么呢?无非都是想让内心有个安宁罢了,但是到头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得到的越多,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不安宁了呢?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反而更多了呢?有的时候,当我们停下追逐的脚步,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自己内心的安宁却要依赖我们外界本来不能受控的物质条件或者是环境,这真是无稽之谈。而当我们每个人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却不愿意放下这错误的追逐,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像嗜酒的人,知道酒不好但是不愿意戒除。抽烟的人不愿意戒烟,赌博的人不愿意戒赌,就连吸毒的人都不愿意去解毒,这道理是一致的,这是形成了习惯和依赖的关系。人为什么依赖金钱来追求幸福,因为他对落魄有恐惧感。为什么依赖名利来追求幸福?因为他对卑微有恐惧感。为什么要依赖房子、车子来追求幸福?因为他对面子有恐惧感。所以《心经》里面讲:“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人生幸福之症结所在,如果说我们谈生命和谐之道注重于身体,那么,操纵身体的就是我们的心神而已。

那么,如何达到心神安宁呢?喜为心志,心喜则气缓。言为心声,心平气和。所以,和颜悦色,平心而论,见事不偏,处事公正,外控七情(心喜而不狂,肝怒而不亢,肾恐而不惊,肺悲而不愁,脾忧而不伤),这就是心神安宁的方法。张介宾在《内经》注释中说:“心有所主,乃能不动,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无惧惧;利欲不能入,富贵不能淫,是无欣欣。之接人,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婉然从物。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时移则得变,世变则俗易,随世以为法,因时而制宜,能阴能阳,能弱能强随机动静,而与化推移。??位尊而志谦,??无为而治,治之至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德也。其状:雍容自得,和光同尘,尊严敬慎,悦乐,磊落不乱,人人敬爱,众人皆曰君子。是为德高望重者。”

这段话讲的非常好,大概是这样几个部分:第一,若是贫贱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态,威武面前不屈不挠,便是无所畏惧;第二,名利欲望不起妄想,富贵有余而不思淫欲,是为如如不动;第三,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在蛮貊地区也行得通;第四,有为,而不争结果,顺应四时,顺应生活,顺应自然,便是做到了游刃有余的生活境界;以上便是生命和谐之道的几点要素,也是方法论,我们依照圣人的方法,必定能够改变我们现在不圆满的状态。

这种原则,不仅仅是养生的最佳方法,也是人生命运改变的捷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指的是身体;神,指的是我们上呈下达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精神;形神合和,形神相互影响,这又是一对阴阳。阴阳本是一体,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养身体的至要是在于养精神,我们养生的至要在于修身。这个道理我们要明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谈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太极大师谈“形神解”
带有心神二字的成语及解释
第32天 心神清静方知医
道医学堂丨老子养生秘籍第五十九章
中医基础理论:人体之神的七个层面,最后一个超出认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