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说清人“一”字的写法

    今日翻书,偶然看到清代两位书家的对联,一副是沈树镛1870年(庚午)行书四言联“幽兰一室,修竹万山”。一副是董洵隶书五言联“二念不向前,一切皆自在”。

    沈树镛(1832~1873)字均初,一字韵初,号郑斋,川沙城厢(今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人。咸丰九年(1859年)中举,官至内阁中书。生平收藏书画、秘籍、金石甚丰。尤对碑帖,考订精辟,是东南著名的碑本收藏家。

    董洵(1740-1812),字企泉,号小池,又号念巢,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篆刻家。官至四川南充主薄,去官后云游天下,落拓京师(算是“北漂”吧),鬻印为生,善画兰竹,工诗文,篆刻仿秦玺汉印。

    毋庸置疑,这二位都是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请诸位注意沈树镛书联“幽兰一室”的“一”字和董洵书联“一切皆向前”的“一”字,分别写的是“弌”和“壹”。我们姑且不去议论他们的书艺如何,只要记住清代书法家曾经这么写过。要说他们在书画篆刻碑帖收藏等艺术领域的学问造诣要比我们高多了,他们能够这样写,我们这么写也应该没有错。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还要更多更深地熟悉、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倡写规范的简化字和繁体字,少写异体字。 

 


 

 



杨涵之


弌 yī
〈形容词〉
 (形声。小篆字形。从壶,吉声。“一”的大写。本义:专一)
 
 壹 yī
[数词]
(1) “一”的大写 [one]
节以壹惠。——《礼记·表记》
君答壹拜。——《仪礼·士相见礼》
(2) ——常用于支票、银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诰书法 沈奎烟雨楼赋轴
【书里画外】 你有什么资格瞧不起馆阁体
董树进书
《战国策》汉高诱注札记清黄丕烈撰。清嘉庆八年仿刻宋剡川姚氏本
沈尹默行草董玄宰语 镜片
康熙皇帝的书法老师名震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