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意义与本质
人的存在有什么特别意义?人的存在意义先于存在?还是存在先于意义?还是有其他看法?子女为父母的爱情结晶,或可看成意义先于存在。而人生于社会,意义可由人自己创造,存在又像先于意义……
“人生在世所为何事?”这种问题其实不只推石的薛西弗斯会问,平凡人如你我也会希望了解。人就是一种如此有趣的生物,我们不是蚂蚁,我们未必知道蚂蚁在重重覆覆搬运食物时会不会问自己存在意义,但我们生而为人却清楚知道重覆的行为并不致命,致命的是没有意义的重覆行为。所以愚公移山和薛西弗斯推石,两者都是搬石头,但前者万人景仰,后者人见尽怜,其分野在于有无意义。追问人生意义不仅仅是增进知识的探讨,更是一个实实际际的需要。
当追问人生的意义时,我们想说的是到底人生有何目的、人生而在世到底为了什么、又或者是人存在有何价值。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和近代哲学家沙特(Sartre)的学说其实都可以给予我们一点相关的启示。前者从人类的功能(ergon)说人生在世的目的(telos);后者却说人类并无什么终极目的可言,人生的意义需要靠自己来赋予。
亚里氏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讨论人的eudaimonia。此字由表示“好”的eu和表示“精神”或“灵魂”的daimon 两字组成。英语一般被翻译成happiness 或well-being,而中文则被译为幸福。对于亚氏而言,eudaimonia 不是一般的幸福,而是人类终极的幸福。完善,就是人类存在的目的。

对于人类而言的好或善可以分成很多种,得之我幸失之我痛。有些自身便是目的,但有些只是手段,用来获取更高的幸福。例如学习可以本身就是目的,我们学习不为什么,只为学习本身。但有些情况学习也可以只是一种手段,用以谋取更大的幸福例如名成利就。而亚氏不想谈论种种殊别的好,他想要找到的是最终极的幸福,它是终极的目标而并非手段,在它之外别无他求。只有获得了它人生才算完满,而亚氏认为最终极的幸福要从人类的功能上去讲。
不同事物有各自的功能。楼宇住人,大桥行车,街灯照明。每样东西都各有其用,人生而在世亦不例外。植物有生命,而动物比植物在生命以外又多了感知,而人比起植物动物除了既有生命,又能感知之外,还多了得天独厚的理性能力。亚氏认为这是在众生之中,惟人独有。生而为人,就应根据理性来行事,那才算得上实践了自己的功能,那人生才会完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根据一样事物是否发挥了它的功能来介定它的好与坏,是则好,否则坏。一栋好的楼宇在于能够住人。假如有一栋不能住人的大厦,那它就绝对算不上一栋好的大厦。同样的道理可以应用于大桥街灯路牌斑马线等等等等。
亚氏认为这种道理更能适用于人。理性就是人类独有的功能,人假如不能践行理性,就好像大厦不能住人一样,人根本没有发挥到他的功能,所以他的生命不能被介定为好。只有一个能够践行理性,充份发挥了自己功能的人,那他的人生才算得上完满。
如果用沙特的话说,亚氏的说法绝对是“本质先于存在”(essence precedes existence)。先于是重要性上的先于。人之为人,是由理性来介定的。人类的本质就介定了他如何存在。而只有理性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人生。天桥能够行车不就是履行了它最重要的存在目的吗?如果天桥有感知,此中岂有不快之理?人类如果能够完成他存在最终极的任务,那他此生亦没有遗憾。
虽然有论者或谓亚氏没有直接说过幸福完满的人生即是有意义的人生,但正如上文提到,人生意义的问题往往牵涉到存在有何目的,人生有何价值等等的关怀,而亚氏就是认为践行理性正是人应有的存在目的,如是人类才会获得幸福。换句说话,此亦可说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所以,亚氏认为人类并非生而无所事事,做个理性的人,就是人类存在的目的。理性的人当然不是空话,当中还有更多仔细的论述,但暂时就此暂住,因为亚氏对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其实已经有不少问题。首先,理性是否人类独有这已经值得疑惑,根据研究,动物也有一定程度的智能的。就当亚氏所说的理性是一种高度的理性反省能力,动物纵然智力再高,也无法企及。
但人类独有的,又岂止理性?假如人类独有的能力就等于人类应要发挥的功能,那人类岂非有很多功能?假如单脚向后跳只有人类才做到,那人类存在的意义又会否在于单脚向后跳?而且又即使人类真的只有理性这功能,此外无他,为什么有此功能,就代表人类的意义在于实践此功能?人类跟大厦天桥理应不同,或许它们的确存在只为了某种目的,但人类又会否局限于此?一个人的人生由自己创造意义又可不可以呢?
探讨人生意义的课题并非亚氏的专利,后来沙特就提出了另一种一百八十度相反的看法。如果亚氏的说法是“本质先于存在”,沙特的说法就是“存在先于本质”(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沙特并不认为人类有什么终极目的可言。人类不同于一栋大厦或者一座天桥,大厦和天桥是根据某种目的而被创造,所以它们是先有了存在的本质,然后才存在。但人没有这种本质性的目的可言,但人不能用本质来介定。如果用本质来定义人,就好像在说人必然是什么什么,但人却总不会永远都是什么什么,因人虽然总被现实种种实况所困限,但人总有超越自身的能力。
我今天可以立志成医生,他日我亦可以决志成为政治家。人类是“存在先于本质”,我们两袖清风而来不为什么,我们先存在,然后再去不断创造自身的本质。用沙特的话语,我们“是其所不是”。没有什么本质可以规限我们,我们才是创造本质的主人。
我们是被沮咒为自由的(we are condemned to be free)。自由就好像一道牢牢烙印在人类身上的魔咒,我们没有可能逃脱。选择是选择,不选择亦是一种选择。人很多时面对困难,以为不做决定责任就不会落在自己身上,殊不知不做决定其实也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我们不过是在否认自己有选择的能力。
他早已想分手,只是迟迟未有实行,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做选择,拖延也是一种决定。而就算某君穷究一生也执意要成为一个医生,好像此生再无他选,但这也并没有抹杀他能够选择的事实,因为执意要永永远远的当一个医生本来已经是一种选择。自由一直都如影随形,也许只有到死的那天人类才能够解脱。或许应该如此的说:从来没有不能选择,只有困难的选择。人生意义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面对。
沙特认为人类终其一生都处于不断追寻的状态,我们总会想永永远远地成为某物,自此找到一种终极的本质或目的去介定自身,从而成为一个充实的个体,但我们又注定失败,因为人类总是其所不是,人类总有能力超脱自身目前的情况。只有上帝才可以既“是其所是”,既是绝对意义的存在,就是天地万物的基础,而同时又“是其所不是”,可以随时随地以其大能超越自己。可怜的人类只能永远的寻寻觅觅,不断寻找,又不断超越。
亚氏和沙特都透过理解人去把握人类终极意义,前者说人是理性,后者却说人是自由、超越等等等等。结果亚氏认为“本质先于存在”,沙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也许读者会认为沙特的学说看似更为完备,但其实未必,因为他的学说也存在住一定问题。
人是否真的自由,是否真的能够超越自身本来就值得怀疑。没错从意识层面上我们永远都好像可以选择向左还是向右走,做这个还是做那个,但在一些我们意识不到的地方,会不会其实我们早已受自身某种隐而不见的欲望,又或者是社会的规范影响了我们的选择?那人又会不会在另一种意义下被决定了自身意义呢?
对于人生意义的探讨相信还会持续下去。其实无论是“存在先于本质”,还是“本质先于存在”,人有终极目的可言,还是没有,各位万勿忘记了答案重要,但实践也十分重要。
纵然践行理性真的是人类终极目的,我们视而不见那又何谈意义?又或者人类就是不断创造自身,要是我们知而不行,也无从说建设人生。所以最重要还是我们身体力行,至于谁是谁非就交由诸君定夺了。

文章对我有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尼采哲学智慧提炼:人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这是我见过最理性答案
康德:人是个什么东西?
德里达:人的目的/终结
科学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3951,,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看哲学家们怎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