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花至少1个小时来做这件事,让你的成长速度提升3倍以上!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天的见面
全文:3550字,4图;预计阅读时间:5 分钟



最近我创办了一个知识星球,在星球里面,我除了分享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我的每日思考。

最重要的是,我会每天公开我的复盘。

因为以前的我是一个不怎么重视复盘的人,但后来我发现,优秀的人都有复盘的习惯。

虽然我刚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并不知道它会给我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但后来我想着,一切学习都是模仿+练习,成不了大佬,那模仿大佬的习惯总可以吧。

而且,复盘是一件0成本的事情,又不需要自己花钱,只要自己跟着做一下,说不定真的可以给我带来巨大改变呢?

后来,我就发现,复盘这件事,对我每天的进步,真的非常大。

昨天,我把我的复盘打卡到星球,有个伙伴看完之后就给我留言——

他看了我的复盘,问我写这篇复盘用了多长时间?

后来我想了一下,我昨天晚上花在复盘上面的时间,至少一个小时以上,因为我发现,复盘这件事对我来说帮助很大。

复盘,就是从即将结束的事件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

比如我昨天晚上复盘的时候就发现,我有几个地方值得改进——

1写作上,发现自己的效率不是很高,文章在过渡上不够丝滑,所以要提醒自己先按照写作模板来进行。

2情绪上,昨天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问题,我没有客观的站在第三方角度去看待,导致自己的思维方式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也影响自己做其他事情的效率。

3沟通上,昨天主动加我微信的好友超过20个,但我在沟通方面的效率上不是很高,所以我要思考如何把聊天的话术进行再次优化来提升效率,而且还要提醒自己养成每聊天完一个就设置为不显示,避免自己忘记回复等等。

4阅读上,发现自己看书还是太快了,执行力不到位,所以,要提醒自己把阅读速度再放慢一点,多做多思考,而不是盲目追求新知。

更重要的是,睡前,要养成习惯看一下关于哲学或者宗教的书籍,每天翻阅几页,不要总是一目十行,草草阅读通俗易懂的书籍,那样无法掌握书中真谛。

……

当我清楚地记录下自己的这些不足之后,我就发现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天我就知道怎么去改进了。

复盘,就是给自己一个检视自己的机会。想要达成目标,就要不断的复盘。

在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作者西奥迪尼提出过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我最初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我想人是高级动物,有思想有脑袋,是智慧生物,自然会通过理性做出各种独立的选择,怎么会像录音机一样机械地做出反应呢?

后来我慢慢发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确实会出现“一按按钮就播放”的情况——总是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

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我之前上班的时候,总是习惯看手机消息,经常沉迷在一些内容里面无法自拔。有时候客户发信息给我,而我却没有听到,我就曾因为这件事导致订单流失。

后来我听了《欲罢不能》这本书,我对照里面的情况,发现自己对手机有些成瘾行为。

而且,我还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每一天,我发现我早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喜欢抓手机来玩,或者爬爬社群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生怕会错过什么。导致一个早上的时间都荒废了,重要的事情没有做,而感到深深自责。

痛定思痛之后,我就思考如何去改变自己的习惯。我就开始反思,决定每天把文章写完后奖励自己看10分钟手机。

同时我还在网上买了小米手环8,我买这个手环的目的是因为它可以设置10个闹钟,每隔1小时我就设定了一个闹钟,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拉回来,然后在时间轴本子上写下自己刚才干了什么。

毕竟人都是如此,道理都懂,就是懒,更可怕的是,不喜欢被教育,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提醒。

经过几次反复测试之后,我发现自己对手机没有那么上瘾了。

当一个人学会在复盘中提取经验,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复盘就变得有意义了。

那么,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为什么要复盘?

因为,一个人如果复盘反思,就难以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获得成长。而懂得复盘反思的人,能从自己走过的路中吸收精华。

生活中的大多数东西都不过是“同类情况的重演”。下面这些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就经常会看到——

比如平时下班,发现儿子又偷偷在玩游戏,被逮了个正着,让人顿时火冒三丈。

如果我们能及时反思,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先把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再和小孩讲道理,就会好很多。

比如当婆婆因为一点点小事,在唠叨,含沙射影自己的缺点时,自己心生怨气。

如果我们能及时反思,懂得自己为什么会执着别人的话,学会非暴力沟通,就能理解婆婆可能是某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比如在公司不小心出错了,但没有反思是哪个环节没有做好,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被领导批评。

如果我们能及时反思,去优化一下sop,找到容易犯错的地方,去纠正自己的假设,下次就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

所以,复盘的真正目的在于,让我们能从过去中汲取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在与未来,这是一种成长型思维,不论什么事情,我们都能从中学习和成长。

养成反思复盘的思维习惯,能帮我们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修炼自己的心性和提升自己人格,稳定自己的情绪,越来越有效地应对现实,越来越能接纳自己。

人生中我们会碰到许许多多挑战和问题,想要获得快速进步,最好办法就是复盘反思

像瑞·达利欧所说的:痛苦+反思=进步。

唯有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向内求,反思痛苦,才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才能知道如何去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

所以,每天晚上都应该抽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复盘,复盘自己哪些做得好,继续保持,哪些做得不好应该停止,哪些事情应该开始做才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那样我们才能走出过去的舒适圈,让自己每天都进步。

人一旦发现自己有进步了,获得了正反馈,这种正反馈就会形成一种力量,推动自己不断往前走。

否则,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自己忙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时间总不够用,也不知道到底自己一天都在忙什么,就会陷入低水平的勤奋中,朝着错误的目标做了很多事情,结果发现收获甚微,自己还是停留在原地。

所以我觉得,每天复盘,是值得我花一个小时去做的,这件看起来不重要,会耽误自己做更多事情的动作,反而是一件有3倍以上回报的事情。

不过,反思自己的时候,该反省的要反省,但是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担心、烦恼、失败等,是人生的常事。

更重要的是,在复盘的时候,也千万要对自己诚实,明明自己就是嫉妒了、生气了、自私了、不开心了,不要觉得丢人就不写,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七情六欲总会有,反省还是要反省,反省还有个好处就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如果我们一点私心都没有,那修行就不会是一件有趣且困难的事情了。

覆水难收,总为过去的失败而悔恨毫无意义。老是闷闷不乐反而影响自己做事,接下来还有可能会引发身体的毛病,那就更加不划算了。

不要让已经过去的事再困扰自己,心里要想新的事情,想着「如何做……才能更好……」

抱有这样的想法,告诉自己尽快开始改正,行动,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要对过去的事进行深刻的反省,但不要因此在感情和感性的层面上折磨自己,不要过度反思,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

所以,在反思的过程中,要加上每天感恩的事情,自己每天进步的3个地方,用来平衡一下。

每时每刻,关注积极体验,训练大脑!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我们的心态才会越来越好,心情好了,做事或者待人接物也会更加顺利。

如果你也想养成复盘的习惯,也欢迎你扫码加入我的星球。我的知识星球首批特价:50元/年,仅限前50名。

1.在知识星球你可以免费向我提问,也能看到我日常的深度思考,所有文章免费查看。

2.还有我的每日复盘,包括反思日记、感恩日记、进步三谈,自我肯定……各种复盘模板。

3.知识星球属于秘密的私人圈,有一些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说的话题,我会在那里分享。

4.你还可以向我无限次数提问,每个问题我都非常用心去回答。

5.关于公众号运营方面的知识、技巧、心得等等,我也会毫无保留地分享。

6.你也可以打卡自己的复盘、或者学习笔记,一起成长。

更多惊喜……期待你扫码加入!👇👇

祝:

保持好心态!


嗯,
又是美好的一天,
保持好心情哇☺
请记得我和这个世界都是爱你的❤️
< END >
写作能不能自嗨?要不要自嗨?
分享一个写作小技巧,帮你提升90%效率!
《次第花开》这本书里面的一句话,我每天看10遍!
早起后养成这7个好习惯,让你每天保持好状态!

都看到这里了,你不关注一下嘛👇,我每天都更新哇,不更不是人!

作者简介:

我是进击中的罗罗,专注自我提升,通过持续阅读写作提升自己,做一个有温度的写手,用生命影响生命。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第418/500 天。

今天是晚 10点半睡觉

早 6点起床写作第 388/500 天。

欢迎加我微信,交个朋友
如果你的朋友也热爱写作
也欢迎你转发分给ta,
感谢你的慷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班族时间管理的十一条金律
请远离低质量的勤奋,因为那比懒惰更可怕
提高创业效率的26条时间管理技巧
巴菲特、比尔·盖茨、乔布斯周末都在忙什么?
领导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拥有这6点,你就是卓有成效的知识工作者
8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