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山子《杳杳寒山道》:空寂清冷的禅味

来源: 《禅刊》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杳杳寒山道》

寒 山子是唐代继王梵志之后的又一神秘诗僧。唐朝末年,著名高道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一书里这样记述他: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 深邃,当暑有雪,亦名雪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即桐柏宫道士)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这首《杳杳寒山道》,就是诗僧描述寒山空寂清冷,充满禅味的代表作。

诗中主要写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首二句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即描述这条山道的形势和位置。一条幽深莫测、寒气侵人的山路,盘绕在寂寥冷落的山涧边。,《说文解字》析为冥也,日在木下,言其昏暗幽远;落落,草零木落,原指萧疏荒凉或落叶堆积。一指天 色一指景色,杳沓落落的迭字连用,把人引入冷森森的奇特境界。这两句诗先言山远途偏,后叙谷荒水寒,二句连起来,开拓出一个幽深荒僻的空间,远离尘嚣的山中气氛笼罩全篇。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这是从声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静寂宁远。诗中连用啾啾寂寂两个迭字句,更富于变化。啾啾,以细碎凄切的鸟语反衬出山路的清幽;寂寂,以阒无音响的冷寂说明人迹罕至。啾啾寂寂的强烈对比,以有写无,所谓:鸟鸣山更幽,而更增其幽凄之感。首句言色, 此句谈声,由色入声,可知声稀时有时无,仿佛难辨,是纯山中人才能道得。

如果说前四句以写山路的静态为主,那么以下两句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则已转向动态描画,着意表现诗人顶风冒雪的自我形象。,撒米声, 这里指风过林叶,如撒米般有质感,并用面接,更增其可感之凉,必与体温不同,才能辨之。诗歌写到这里可谓声色触觉,层层近来。淅淅是风过阵阵,纷 纷是雪落不停,与前面听觉上的不时点破寂静的空白的无规则鸟声相比,这两句呈现的都是一些感觉剧烈的节奏运动。随着迎风踏雪而来的诗人,山路周围顿时充满生机,从而打破一直凝滞不动的氛围。风吹面雪积身,表明诗人正沿着这条寒山路攀登,进入深山,直上高峰。

最后两句: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情中见景。朝朝岁岁,属长短不同的时间概念,而迭字连用,同样可言时间之 悠长。也就是说,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以示其超然物外的冷漠心情,与前面孤寂幽深的山路描写,很自然的融合为一体。如果说,前面六句是景中含情,那么结尾两句则是情中寓景。两种表现手法巧妙结合,使诗中的情与景达到水乳交融的艺术效果。

全诗八句,每句都连用叠字。可谓前接诗经《硕人》,后启李易安《声声慢》,是叠字之千古佳作。诗用叠字最难,用得不好,便就入于繁复。可是寒山子在这里连用叠字,由于变化层出,所以让人看上去感到别具情状,意境深远,可谓因难见易,妙手拈来。不仅如此,迭字的连用,还可以使作品进一步获得整齐的形式 美和回环的音乐美。从整体上来看,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 纷写雪的飞舞状,再配上整齐的形式和音乐的美感,把个寒山的山、水、风、雪、境、意,交互组合成为一个清冷幽静而又充满禅味的整体。正如陈慧剑《寒山子研究》赞美此诗说:美得象仙境,静得象永恒,幽得象古庙,荒得象沙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鉴赏辞典》第六首《杳杳寒山道》(寒山)
唐代最具传奇色彩的诗僧寒山,一首律诗,竟用了八个叠词!
《杳杳寒山道》阅读答案及全诗注释翻译赏析
高僧写下一诗,通篇句首都在重复
“寒假公益伴读”第3天:今日大寒,这首诗应景又新奇!
唐诗鉴赏:唐诗《杳杳寒山道》的特点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