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知章的修炼故事

作者: 梅松鹤

 
 

贺知章(西元约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20首。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西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在大约西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天宝元年,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读了李白的《乌栖曲》,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不能说假话。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从后来人们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所得结论来看,贺知章确实是一个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贺知章没有留下足够多的诗文,让人知道他修炼的细节。但从他留下的7首祭神乐章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但是个虔诚而严肃的修炼者,而且对修炼理论的钻研也是很深入的。而他最终弃官归隐并且正式成为道士,则是他多年修炼、道心精坚的明证。

贺知章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省人事了。但后来死里逃生,又回过来了,他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 赠行。唐明皇在诗中写道: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大概是意犹未尽,又 写了第二首: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看淡红尘、转而入道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但像贺知章这样由皇帝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之饯行,并且还写诗相赠、以壮行色,就很不一般了。实际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贺知章回乡后的情况史载不详,甚至他什么时候去世也不知道。其实,他去没去世,也没有人知道。听说一个人在某时某地死了,结果许多年后又有人看到他,并且与之交谈,甚至留下诗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还不只一个、两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明狂客”贺知章缘何誉满天下,直教人看不懂
贺知章:潇洒儒士,终归于道
诗人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
原来如此,他们也是道士!(中)
贺知章(下):致仕享受大唐最高礼遇,生命尽头以两首小诗名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