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位老同学去农村养老的结局,告诉你3个抱团养老的扎心真相(二)

错过上集的请看《八位老同学去农村抱团养老,一言难尽的结局, 告诉你三个有关养老的扎心真相

三对老夫妻,我和文丽、吴班长和淑娟、小九妹和老刘、离异的班花齐莉、老顽童老张。

大家在临安乡下租房抱团养老,刚开始,一起打牌说笑、回忆往昔、养鸡种菜、浇花品茶、爬山挖笋……特别是有老顽童的插科打诨,我们过得很快乐。

但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久了,新鲜感过后,各种矛盾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首先在一些生活习惯上,我和老伴基本晚上9点半上床睡觉,早晨六点半起床,吴班长夫妻也差不多。

小九妹和老刘独子过世后,心情一直抑郁,神经衰弱睡眠浅,他们晚上9点不到就上床睡觉了,早上5点就起床练剑。

而齐莉和老张作息规律差不多,都是夜猫子。

老张喜欢刷视频,声音开得大,不过他一个人住三楼,倒不影响什么。

主要是齐莉,不到12点不睡觉,爱听昆曲,你想想山里的夜,寂静得只有秋虫呢喃。

幽怨的昆曲丝丝缕缕,哀婉缠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真是瘆得慌,以为有女鬼。

小九妹和老刘很不满,但碍于他们夫妻俩早早起来放着音响练剑,也吵到了爱睡懒觉的齐莉,所以也不好说什么。

小九妹养了一只白猫,看得跟眼珠子似地,吃饭抱到饭桌上,睡觉搂到怀里。

我们都体谅她失子,把小猫当孩子养,有个寄托,但是一起住久了,带来很多麻烦。

我的老伴文丽本是个善良温柔的女人,但是一直有严重的鼻炎,小九妹猫不离手,又爱跟在她屁股后面叨家常,文丽喷嚏不断,鼻炎越来越严重,就有些怨言。

小九妹理解不了,还撇撇嘴说她矫情。

吴班长的一双龙凤胎儿女在上海,事业有成,又非常孝顺,天天要跟父母打会儿视频电话,还隔三岔五地寄东西来。

尽管吴班长夫妻都很低调,还把儿女们寄来的东西拿出来分享,但仍是深深刺痛了小九妹夫妻的心。

小九妹说吴班长夫妻爱显摆。中秋节的那天晚上,大家团团围坐,喝茶吃月饼赏月,齐莉的女儿,我的儿子都打来了电话。

老张的儿子没打电话来,他倒是想得开,主动打了个电话给儿子,还跟孙子耍了会儿宝。

吴班长夫妻跟儿女视频时,在院子里坐得好好的老刘突然砰地把茶杯往桌上一顿,猛地站起来,面色阴沉地回了房,留下一桌人面面相觑。

小九妹赶紧抱着猫噔噔上了楼,第二天,我们轮流去敲门,他们早饭中饭没吃,到了晚上才下来,老刘也不说话,脸黑了好几天,小九妹也怏怏的打不起精神。

我们都知道,他们是触景生情,但是很多时候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没有义务长期为他人的情绪买单。

况且,我们来这里抱团养老的初衷就是看重曾经青春年少的友谊,快乐地过好晚年生活。

如果大家都要顾忌哪一个人的情绪,战战兢兢,生怕说错话,做错事,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大家在尴尬之余,也有些恼火。

齐莉是个生活精致的人,以前在国企,现在退休工资8000多,加上女儿补贴,手头很宽裕。

她爱吃蔬菜水果不吃肉,花钱大手大脚,经常网购,衣服包包不重样。

小九妹夫妻原先是企业退休工人,两人退休工资加在一起才5000多,老刘还要吃一些不能报销的药,所以手头比较紧。

加上她们一贯也比较节约,来乡下也是大热天舍不得开空调,就开个电扇。

消费观念不同,所以小九妹非常看不惯齐莉,说她每天沐浴洗头化妆,水哗哗地用得多,夏天冬天都要开空调,电用得多,大家水费电费平摊不公平。

齐莉反唇相讥:那大家伙食费也是平摊的,我只吃青菜,你们夫妻俩鱼啊肉啊吃得最多,我都没跟你计较。

这下糟了,捅了马蜂窝,小九妹哭哭啼啼,自己命苦,死了儿子,退休工资少人穷志短,受人欺负。

我们焦头烂额,劝了这个劝那个。老张往齐莉跟前凑,耍宝逗她开心换来几个大白眼。

我们知道老张一直对齐莉有意,大家本来也想撮合来着,但很显然,老张根本不是齐莉的那盘菜。

吴班长把齐莉叫到山上散步,想撮合她跟老张,没想到回来跟霜打的茄子似地,再不敢提了。

我老伴跟我说,其实她看出来了,齐莉对吴班长有好感,只不过碍于淑娟在眼前,而她又是个高傲的人,一直没表现出来罢了。

老朋友之间一旦生了嫌隙,比陌生人更可怕。

天天一个屋檐下,虽然大家心照不宣地揭过了那一页,但是总是感觉尴尬。

我暗想不妙,这样天天在一起,迟早要伤几十年的感情,到时候同学变仇人。

我发现吴班长两口子也有去意,因为吴班长的大舅子年前不在了,剩下90岁的丈母娘需要他们去照顾。

我和老伴暗中商量,过完年后,找个什么理由退出抱团养老。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促使了我离开的决心。

乡村,冬天的夜特别冷,半夜,我们被小九妹的尖叫声惊醒了,大家赶紧冲过去,发现老刘倒在卫生间门口,面色发青,不省人事。

考虑在乡下打120也来不及了,大家伙儿赶紧把老刘抬上车,吴班长开车,我坐在副驾驶位上调导航,小九妹和老张坐在后面扶着老张。

山里的夜雾大,吴班长由于紧张,手有点发抖,他搓搓脸,集中精神睁大眼睛,猛踩油门飞奔,花了50分钟才到市医院。

抢救到天亮,仍是无力回天。小九妹都哭瘫了,怪天怪地,我们也傻眼了。

老刘那边没什么亲戚,后来还是我们这几个老同学出面,贴上一笔钱,帮他办了后事。

继续住下去,矛盾重生,触景生情,于是,大家心照不宣,找了一家酒店吃了散伙饭。

席间小九妹呜咽难言,几个女人哭成一团,我们几个男人心里也不是滋味,吴班长红了眼眶,老张喝了一杯又一杯,烂醉如泥。

为逝去的青春、为脆弱的生命、为回不到从前的友谊……

就这样,我们草草地收拾了各人衣物,打道回府。

后来我们仍在群里问候、关心、询问近况,但再也没有人提抱团养老。

至此,我明白了,老朋友回农村抱团养老不是不行,但真的很难。

第一、农村的医疗配套

我们都是退休后才有时间,而这时候一般都有60多了,不可否认,现在新农村的医疗条件确实比以前改善了很多。

但是一旦有个突发的疾病,还是处理不了,必须去大医院,大医院在市区离得远,时间长,等送到医院,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我们60多岁能开车,到了70岁,80岁能保证还能开车吗?

第二、生活习惯

虽然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但是几十年不在一起生活,都不是当年的那个他,各人性格生活习惯都有了变化。

生活作息时间不同,有人要早睡早起,有人喜欢做夜猫子。

饮食方面有人喜辣,有人喜甜,再说有些人有基础病,饮食各有禁忌。

一天两天好说,时间长了,众口难调,容易生矛盾。

第三、经济基础

人生有很多分岔口,现实的洪流挟裹着前行,老同学际遇各有不同,有人落魄,有人风光。

老同学能在同学群里叙情怀,情深意笃,但现实生活中,有人退休工资高,七八千一万多,有人才一两千。

有的人儿女有出息又孝顺,有的人儿女平庸还啃老。

经济基础不同,消费观念就不同,有人节约,多花一分钱就寝食难安。

有人有钱又想得开,愿意花钱买快乐。这样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又是矛盾重重。

平时,好多同学、朋友都在群里说得火热:以后我们老了,去农村找个小院子,老朋友们在一起喝茶赏花,打牌聊天,种菜养鸡,抱团养老多好。

到时候咱们互相照顾,不靠儿女。众人纷纷响应,展望未来,前景一片光明,美好的晚年生活仿佛就在眼前。

只可惜,出发点是好的,新鲜感过后,理想总是被现实打败。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对子女来讲,是孝心是责任,更是义务。

就这样,还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同学朋友呢?怎能作指望。

当然,在身体好能自理的时候,三五个三观相合,经济条件相当的老朋友一起去农村住一段时间是可以的,真正依赖抱团养老肯定行不通。

您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喜欢就点个赞+关注吧!感恩有你,一路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位老同学退休后去农村抱团养老,田园诗画的日子过了多久?(上)
大学里,要不要当班委?
去农村租个院子,抱团养老你来么 可以种菜养鸡 在枣树下喝茶
同学关爱我的作文800字
不懂女生还想脱单?
浙江农村发现大量闲置房,可租可卖,抱团养老好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