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羽《茶经》成书问题考辨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丁以寿


  陆羽《茶经》是世界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茶学著作,是一部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茶学著作。《茶经》对中唐以前的中国茶学进行了总结,堪称一部古代茶学百科全书。《茶经》的问世促进了饮茶风俗的普及,提高了饮茶的美学境界和文化层次,对茶叶生产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围绕陆羽《茶经》的成书年代,《茶经》与《茶记》、《茶论》的关系问题聚讼纷纭,悬而未决,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加以考辨。

 

一《茶记》与《茶经》
  围绕《茶记》的争议有三,一是陆羽是否撰有《茶记》及其卷数多少?二是《茶记》撰著年代与地点,三是《茶记》与《茶经》的关系。

  (一) 陆羽是否撰有《茶记》?
宋代欧阳修等编撰的《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有陆羽《茶经》二卷而无《茶记》,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记·农家类》、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杂艺类》均著录陆羽《茶经》而无《茶记》。未著录,并不意味着陆羽就未著《茶记》。
  南宋郑樵著的《通志·艺文略·食货类》载“《茶经》三卷,唐陆羽撰;《茶记》三卷,陆羽撰。”元代脱脱等编修的《宋史·艺文志·农家类》载“陆羽《茶经》三卷,又《茶记》一卷。”认为陆羽既著《茶记》,又著《茶经》。
  宋代吕尧臣编撰的官修目录亦即国家藏书目录《崇文总目·小说类》有“《茶记》二卷”而无《茶经》,于是清代钱侗注《崇文总目》时认为《茶记》即《茶经》,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也说《茶记》二卷是《茶经》三卷的字误,钱侗、周中孚否认陆羽撰有《茶记》。
  既然《通志》、《崇文总目》、《宋史》著录了陆羽《茶记》,我们就不要轻易否认。当代,陈椽、张堂恒、钱时霖、欧阳勋、赵大川等虽对《茶记》撰著的时间、地点有不同的看法,但都主张陆羽撰有《茶记》。
  关于《茶记》的卷数,《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崇文总目?小说类》各不相同。但《宋史·艺文志》乃元人所编,那时《茶记》已散失亡佚,或虽存也仅剩残篇,故《宋史·艺文志》约略说“又《茶记》一卷”。而《通志·艺文略》、《崇文总目·小说类》先于《宋史·艺文志》成书,
  又是宋代目录学方面的权威之作,应该更可靠,即《茶记》不止一卷,而是二卷或三卷。

  (二) 《茶记》撰著的年代与地点
  张堂恒认为:“陆羽先隐居在余杭镇近郊的苎山……在苎山陆羽著《茶记》一卷,为《茶经》的前身。有的资料就认为《茶经》成书于760年。”[1]赵大川认为:“陆羽在上元初的上半年,即760年上半年隐居苎山,写成‘茶记’一卷。”[2]张堂恒、赵大川都认为《茶记》先于《茶经》,并且《茶记》于上元初(760年)撰于余杭苎山。
  钱时霖认为:“《茶记》不会写在《茶经》之前”,“《茶记》应该是陆羽《茶经》成书之后写的”。其理由是:“第一,《陆文学自传》中无此书。”“第二,陆羽既然要写《茶经》,他会把所有的茶叶资料,都收入《茶经》之中,而不会去再搞一卷《茶记》。他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先写了《茶记》,马上又改变主意,改写《茶经》。”[3]钱时霖认为《茶记》在《茶经》成书之后写的。
  陆羽《陆文学自传》:“至德初,秦人过江,予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淄素忘年之交。”“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陆羽于至德元年(756年)为避“安史之乱”随大批难民过江南下,并赋《四悲诗》表达对“安史之乱”的愤慨和忧患。在颠沛流离中考察茶事,搜集资料,边走边记下许多笔记,于是在上元初(760年)隐居“苕溪之滨”,整理笔记,思考茶事,写成《茶记》。《茶记》的完成,据《陆文学自传》,应于上元二年(761年)前,约在上元元年(760年)前后。《茶记》的完成,奠定了陆羽在茶界的地位。
  关于《茶记》著述之地,张堂恒、赵大川等认为撰于余杭苎山,依据是南宋《嘉泰吴兴志》。然而南宋《嘉泰吴兴志》“桑苎翁”条中虽有“初隐居苧山,自称桑苎翁,著茶经三卷。”的记载,但隐居苧山与著茶经三卷是并列的,并没有肯定在苧山著茶经,可以理解为“曾著茶经三卷”或“后著茶经三卷”。南宋嘉泰距陆羽去世亦有400年,此说可能得之于传说。况且,这是条孤证,唐代资料中无陆羽在余杭苎山著书的任何记载。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我们还是认为,《茶记》撰于湖州。

  (三) 《茶经》与《茶记》的关系
  《茶记》是陆羽关于茶的杂记,其中内容有来源于前人书本的,更多的是来源于耳闻目见,是他考察茶事的记录,所以不是很系统,更象资料集。可以说,《茶记》是为后来撰著《茶论》、《茶经》所作的准备。《茶记》是《茶经》的雏型,也可以视为《茶经》的初稿。诚如张堂恒所说:“在苎山陆羽著《茶记》一卷,为《茶经》的前身。”[1]《茶经》内容广博,体系完整,是陆羽之前的中国古代茶学的总结。这部书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也不是一稿、两稿所能完成。
虽然雕版印刷始于唐代,但真正普及是在宋代以后。宋代以前,书籍基本靠手抄传播。手抄书有局限性,即它不能象雕版书那样印刷数量多而广为流传。尽管后来有了《茶经》抄本流传,而早期的《茶记》抄本亦同时流传。直到宋代《茶经》的雕版印刷本流行之后,作为《茶经》雏型的《茶记》抄本才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茶记》在南宋以后散失而不见著录的原因。虽然后来《茶记》散佚,但它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著作。

二 《茶经》与《茶论》

  围绕《茶经》与《茶论》的争议有四,一是陆羽是否撰有《茶论》,二是陆羽是否撰有《毁茶论》,三是《茶论》撰著的年代和地点,四是《茶论》与《茶经》的关系。

  (一)陆羽是否著有《茶论》?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言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封氏闻见记》记陆羽著《茶论》,且常伯熊者对陆羽《茶论》“广润色之。”
  王郁风认为:“陆羽的著作书目中,没有以‘论’为题的。……至于《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及‘又因鸿渐之论’,这两处‘论’指的是《茶经》,不会是陆羽另有与《茶经》内容相仿的《茶论》。”[4]王郁风否认陆羽著有《茶论》。
  封演,天宝(742—756年)中举进士,大历(766—779年)中为县令,德宗时(780—805年)官至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从其经历来看,大约是与陆羽同时代人。《封氏闻见记》为封演的见闻实记,内容基本可靠。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否认陆羽著《茶论》。陆羽不仅著《茶论》,与陆羽同时的另一位茶艺大师常伯熊还对陆羽的《茶论》进行了广泛的润色。
  然而《茶论》为何不见著录?五代后唐刘咰编撰的《旧唐书?经籍志》连陆羽的《茶经》也未著录,《茶论》不见著录并不奇怪。到北宋欧阳修等编《新唐书》时,《茶论》因其内容与《茶经》相近而被《茶经》取代,所以不传,以致于《茶论》不被各种书目所收录。

  (二) 关于“毁茶论”
  《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
  《新唐书·隐逸·陆羽》亦云:“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烹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新唐书》卷一九六)
李季卿,唐玄宗朝左相李适之之子。独孤及《唐故谏议大夫右散常侍赠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
  “由秘书少监为吏部侍郎,复兼御史大夫,慰抚山东、淮南。明年劳旋,典选如故”(《全唐文》卷三九一)李季卿宣慰山东、淮南,次年便回朝待诏,“明年劳旋,典选如故”。《代宗纪》:“永泰元年(765年)三月,辰,诏左仆射裴冕、吏部侍郎李季卿等十三人,并集贤院待诏。”(《旧唐书》卷十一)待诏时间为永泰元年(765年)三月,则宣慰江南遇陆羽当在前一年——广德二年(764年),至次年——永泰元年初还京。裴度《刘府君(大真)神碑铭》:“至广德二年,江淮宣慰使、大夫李季卿荐左卫兵曹……”(《全唐文》卷五三八),可证广德二年李季卿确曾宣慰江南。
  宋代赵明诚《金石录·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冽,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金石录》卷二九)明周高起《洞山岕茶系》亦载:“唐李栖筠守常州日,山僧进阳羡茶,陆羽品为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李栖筠,天宝进士,永泰元年(765年)至大历三年(768年)任常州刺史。
  既然陆羽在广德二年(764年)李季卿宣慰江南之后不久接受常州刺史李栖筠邀请而高兴评茶并力荐阳羡茶可为贡茶,陆羽断不会“复著《毁茶论》”、“更著《毁茶论》”、“又著《论》以毁之。”所以,根本不存在《毁茶论》。关于陆羽未著《毁茶论》,王郁风先生论之很详[4]。
  笔者认为,“复著《毁茶论》”乃是“复毁《茶论》”之误。《新唐书》乃宋代欧阳修等七大臣编撰,由宋祁(998—1061)撰列传,《陆羽传》中的“更著《毁茶论》”无疑是源于《封氏闻见记》中的“复著《毁茶论》”。“毁茶论”是“毁茶之论”还是“毁《茶论》之论”?若是“毁茶之论”,茶不可毁,饮茶亦不可毁,何论之有?若是“毁《茶论》之论”,则可能是陆羽关于“毁《茶论》”一事的声明。陆羽性情耿介,本以茶弛名于世,及受李季卿轻谩,一气之下,愤而毁掉《茶论》书稿,甚至写个声明,也是可能的。
  “复毁《茶论》”如何误为“复著《毁茶论》”,推测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其一,封演写此事得之于传闻,在传闻中,陆羽“毁《茶论》”被讹传为“著《毁茶论》”,封演未加细辨,遂记为“复著《毁茶论》”;其二,《封氏闻见记》原不错,后人只见《茶经》而不见《茶论》,在《封氏闻见记》传抄或刊刻过程中,抄者或雕板者不解“复毁《茶论》”之意,望文生义,将“毁《茶论》”理解为“《毁茶论》”,于是妄加一“著”字,误为“复著《毁茶论》”。
  正是先有“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才有后来陆羽的“复毁《茶论》”之举。“毁《茶论》”恰恰证明陆羽确实著有《茶论》。

  (三) 《茶论》撰著的时间、地点
  《茶论》的撰写当始于《茶记》成书之后,《茶论》初稿完成当在“圣唐灭胡明年即广德二年(764年)”之后,在李季卿宣慰江南,陆羽毁《茶论》之前。由前面可知,李季卿宣慰江南、请陆羽煎茶,时在广德二年,因此,《茶论》初稿完成于广德二年(764年)。
  明嘉庆《余杭县志》“陆羽”条有“吴山双溪路侧有泉,羽著茶经,品其名次”。同书“陆羽泉”条有“唐陆鸿渐隐居苕霅著茶经其地,常用此泉烹茶,品其名次”两条内容相近,仅说陆羽著茶经,确切说应是著茶论,品其泉,也未肯定陆羽在“吴山双溪”著成茶经。我们不否认陆羽到过余杭苎山、吴山双溪,但《茶论》之完成应在湖州。 

  (四) 《茶论》与《茶经》的关系
  《封氏闻见记》记《茶论》的内容为“言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因为是记“饮茶”见闻,故封演突出饮茶的器具和方法。《茶论》“言茶之功效”,但今本《茶经》言茶之功效的内容非常少,此点与《茶论》有所不同。《茶论》“造茶具二十四事”,此与《茶经?四之器》所记相一致。
  笔者认为,《茶论》是对《茶记》的进一步修订、加工和整理,是从《茶记》到《茶经》的过渡,在内容上和后来的《茶经》差别不大,接近《茶经》。要说有差别的话,大概《茶论》比《茶经》少了“十之图”章,“图”显然不属“论”。常伯熊曾对陆羽《茶论》进行了广泛的润色,可见《茶论》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后来陆羽又对《茶论》继续修订,最终定稿并名以《茶经》。
  《茶记》是陆羽的成名之作,又保留了许多原始的茶资料,故流传颇广。《茶经》体大思精,乃集大成之作,影响巨大。而介于两者之间的《茶论》,因其内容与《茶经》相差无几,故被《茶经》所取代,终于不为人所知。

三 关于《茶经》

  陆羽先撰《茶记》,后衍为《茶论》,《茶论》的最后修定稿定名《茶经》,《茶记》、《茶论》、《茶经》,分别成于不同年代,由于三书的关联性,也因此产生了一些混乱。

  (一)《茶经》之得名
  唐人文著中涉及陆羽的,如李肇《唐国史补》仅说陆羽“茶术尤精”,未及《茶经》。赵璘《因话录》也仅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未及《茶经》。赵璘的外祖父柳澹与陆羽“交契深至”,陆羽为其撰“笺事状”,赵璘理应听其外祖父谈起过陆羽事迹。
  唐人文著中两见“茶经”之名,首见皎然《饮茶歌送郑容》诗,其诗有“楚人茶经虚得名”。陆羽原籍湖北复州竟陵县,属古楚地,故称其为楚人。皎然是陆羽的忘年交,是“茶道”一词的创立者和茶道的倡导者,撰写茶诗十几首,曾著《茶诀》一书;其次见于晚唐皮日休《茶中杂咏》诗序,序中有“季疵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
  以陆羽的淡泊、谦虚,对所著茶书不会轻易称“经”。唐时称“经”者唯有儒、释、道的经典,一般人不会自称自己的著作为“经”。明代李维桢在陆羽《茶经》序中指出:“夫扬子云一代大儒,《法言》中说,自可鼓吹六经,而以拟经,故为世垢病。鸿渐品茶小技,与经相提而论,安得人无异议?”扬雄一代大儒,以《太玄》拟《易经》,还遭人批评。因此,笔者认为,《茶经》之得名,或出于皎然的建议,或出于陆羽本人于晚年的定名,或是后人根据皎然的诗句“楚人茶经虚得名”,将《茶论》改题为《茶经》。
  陆羽对《茶论》进行反复修改、增删,故而也造成后来《茶经》版本的复杂。《茶经》:“五之煮”章尾注说:“一本云……”,注者显然曾见过《茶经》的异本。北宋陈师道《茶经》序:“陆羽《茶经》,家传一卷,毕氏、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意其旧文;张氏书简明,与家书合,而多脱误;家书近古,可考正。自七之事,其下亡。乃合三书以成之,录于二篇藏于家。”由陈师道的序文知,可见在《茶经》的早期流传中,原有几种钞本同时流传,且繁简不一,有一卷本,也有四卷本,与通行的三卷本不一样。后来由陈师道将几种钞本辍合成一书,该书大概就是流传至今的各种刊本、活字本的祖本,但它不是陆羽《茶经》的定稿本,而是陈师道的汇编本。或许陆羽的《茶经》本身就没有定稿,因为《茶经》没有序、跋,以陆羽交友之广,焉有不请朋友作序、题跋之理?

  (二)《茶经》的成书年代
  关于《茶经》的成书年代,迄今无定论。万国鼎在《茶书总目提要》里把陆羽《茶经》定为成书于乾元元年(758年)左右以后。此外,还有“上元元年”(760年)说,“上元二年”(761年)说,“广德二年”(764)说,“永泰元年”(765年)说,“建中元年”(780年)说等。常见的有761年、765年、780年三说,最流行的是“765年完成初稿,775年再度修改,780年付梓”一说。
  “761年说”是依据《陆文学自传》。《陆文学自传》叙述陆羽早期经历是可信的,但最后关于著述的部分则是后人的增补。罗家庆认为:“陆羽的自传,无论叫《陆文学自传》还是叫《陆子自传》,我都反复阅读分析,有些自述是肯定的,也有些事并非他29岁前所作所为,而是后来人添加进去的。”[5]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陆文学自传》系出于唐咸通十五年(874年)的刻石拓本,距陆羽去世70年,想必是陆羽故乡竟陵人为纪念乡贤茶神陆羽,根据陆羽早年的自述加以改编的,并增加了陆羽一生主要著作目录,因为还有一些著述未列。陆羽固然是才子,但他毕竟是弃儿,青少年时代所受教育有限,又到处流浪,居无定处,在二十八岁前写一些文学性的诗文是可以的,但他不可能完成数十卷著作。“761年说”是把《茶记》当作《茶经》,显然是错误的。
  “765年说”是依据风炉“圣唐灭胡明年铸”,但这是把《茶论》当作《茶经》,也是错误的。
  “780年说”是认为大历年间陆羽参与颜真卿主编的《韵海镜源》的编撰,得以接触大量资料,从而对《茶经》进行修订,于780年定稿。此说毫无根据,纯属推测。
  也有折中之说,如日本学者成田重行的著作《茶圣陆羽》,就认为陆羽《茶经》初稿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此说目前较流行,但同样也是毫无根据。
  在有关《茶经》的各种说法中,以“780年付梓”最无道理。所谓“付梓”,是特指古书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雕版印刷萌芽于唐代,始兴于五代,普及于宋代。在中唐,偶有一些佛、道方面的经文刊印,但无任何材料可证明《茶经》在780年曾雕版印刷。现知《茶经》最早的刊本为宋代百川学海本,这与宋代雕版印刷的兴盛相一致。钱时霖先生也认为:“实际上可能唐代尚未刻印过《茶经》”[6]。不是可能,而是实际上唐代就根本没有刊刻过《茶经》。
  《封氏闻见记》纪事起自大历,迄于贞元间(785—804年)。卷六“饮茶”有“往年回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按《资治通鉴》,回纥于贞元四年(788年)十月呈请将回纥改称回 ,789年前称回纥,之后称回。由封演在文中称回,可知《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应作于789年以后。由此可知,至少在789年以前,封演只知有《茶论》而未听说过有《茶经》,《茶经》之名当出现在789年以后。以陆羽卒于贞元末,《茶经》之成书应于贞元中。
  陆羽于贞元元年(785年)从浙江湖州移居江西信州,次年又移居洪州玉芝观。贞元四年,自洪州赴湖南入裴胄幕。贞元五年,由湖南赴岭南入李复幕。贞元九年前后返回湖州,贞元二十年(804年)冬卒于湖州。《茶经》的定稿、定名,当在其从岭南返湖州之后,约在贞元九年(793年)之后。
  以陆羽卒于贞元末,《茶经》之成书应于贞元中,约在(793—804年)。


  注释:
  [1]张堂恒《陆羽在第二故乡‘浙江’的茶事活动》,《茶叶》1993年第1期,P5
  [2]赵大川《茶圣陆羽在余杭著〈茶经〉考》,《农业考古》2002年第4期,P205
  [3]钱时霖《再论陆羽在湖州写〈茶经〉》,《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P220-227
  [4]王郁风《陆羽的一桩茶事冤案》,《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P187-190
  [5]罗家庆《陆羽的晚年》,《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P225
  [6]钱时霖《我对“《茶经》765年完成初稿775年再度修改780年付梓”之说的异议》,
  《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P2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茶圣陆羽与《毁茶论》之前因后果
解读南零品水与《毁茶论》
唐诗里的那些茶
唐代茶业(上)
周重林:求书名,一本茶书。书名定后赠书阅读
明代茶书小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