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保定的戏曲史
  保定地方剧种有河北梆子、保定丝弦、老调、高腔、北昆、哈哈腔、定州大秧歌、上四调、横岐调、新颖调、十不闲、诗赋弦、蹦板调、贤寓调、新城小秧歌、保定皮影16种。
   保定的戏曲史可追溯到金代的院本。《辍耕录》载:“院本的演出活动,盛行京师(今北京),遍及郡邑”。定兴城内金大定八年(1168年)建的东林寺戏楼,即演院本的场所。金末正大四年(1227年),张柔重建保州(保定城),曾建浮香、金台二酒馆,并建乐棚两座(见元好问《顺天府营建记》)。当时的酒馆、茶馆不仅是饮酒喝茶之地,还有说唱等文艺活动,乐棚则为专门进行文化戏曲等演出场所。金代保定地区的庙宇比比皆是,庙前均建戏楼或戏台,为飨神歌舞,唱戏之所。由此可知,当时保定地区的戏曲活动已很频繁。
  元世祖忽必烈建都大都(今北京)之后,元曲杂剧异常兴盛。保定为畿辅之地,随着杂剧的兴起,出现众多元曲杂剧作家,如祁州<安国)的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等杂剧60余种,定兴王实甫作千古绝唱《西厢记》4种,祁州吴弘道作杂剧《子房货剑》、《火烧正阳门》、《醉游阿房宫》、《屈原投江》等,保定李好古作《赵太祖镇凶宅》、《巨灵神劈华岳》、《张生煮海》等,涿州王伯成作《贬夜郎》、《张骞浮槎》、《兴刘灭项》等,定州彭伯成作《月夜京娘怨》等。杂剧作家在保定地区分布极广,元杂剧的演出已成为保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明代,北曲杂剧作家减少,除仅见于嘉靖年间的保定府通判冯惟敏所著《僧尼共犯》、《梁灏不伏老》等杂剧较著名外,其他不见于史册。但从各县明代建的戏楼看,杂剧演出活动比元朝更加频繁。明词曲作家朱有炖所著《桃园景》记载了保定府在城乐户名旦桔园奴因臧桃儿“做的好杂剧”,而想娶作儿媳妇的故事,亦反映了保定杂剧演出的情况。
  明中叶以后,南方的弋腔、昆腔北上,影响了北方的戏曲。清初,保定一带的戏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外地剧种的流人,保定的戏曲成了大融合、大调整的局面,为后来保定出现多剧种、多声腔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除弋腔(高腔)、昆腔外,各地民间的秦腔、罗罗腔、弦索腔、柳子调等亦兴盛起来。乾隆、嘉庆年间只准昆、弋两腔在北京演出,其他剧种一律禁止。秦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流入保定地区的。帝、后“国丧”期间,包括昆、弋在内的剧种亦禁止在京演出,各剧种部分演员流人保定地区。由于外地剧种在保定地区的影响,出现了多剧种的局面。至民国年间,包括秦腔改为河北梆子,昆腔改为北昆的剧种,加上本地戏曲,剧种已达15个。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各剧种受到严重冲击,翌年1月,中共领导的冀察冀边区在保定地区阜平县建立,为了用文艺团结民众,动员全民抗日,中共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戏剧”口号。抗日根据地、游击区出现了新的戏剧演出高潮。除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冀中区及专区和各县县直属剧团(社)外,大量农村业余剧团雨后春笋般诞生。如不足10万人的阜平县有村剧团40个,望都县一区有剧团30个,定北县51个。解放战争时有所减少。新中国建立后,多数业余剧团有所恢复。1949年据保定15县不完全统计,有农村业余剧团525个。各县相继建立了专业剧团,除省、专在保定建戏校外,有的县也建立了戏校,培养新生力量。“文革”中,大部县解散剧团,建立宣传队,唱“样板戏”。改革开放后,又兴起戏剧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农村剧团大部分停止活动,以请专业剧团演出为主,取代了自娱性业余剧团的演出。
  保定一带是一个多剧种繁衍发展的地区,包括曾经活动过但后来又基本上绝迹的剧种共有20余种之多。计有高腔、北昆、老调、丝弦、哈哈腔、河北梆子、定州大秧歌、横岐调、上四调、新颖调、评剧、蹦蹦、碰板调、贤寓调、十不闲、诗赋弦、京剧、晋剧、河南坠子、豫剧、蔚县秧歌、保定皮影等。按其分布区域的大小可分为全区性的和区域性的两大类,象河北梆子、老调、丝弦、哈哈腔、大秧歌、北昆、高腔、京剧、评剧、蹦蹦、保定皮影皆为全区性的,其余则为区域性的。
  这些区域性的剧种分布是,横岐调主要在涿州、涞水、定兴、徐水等县,上四调主要在新城、涞水等县,新颖调在望都县,碰板调在新城县贤寓调在定兴县,,十不闲和诗赋弦主要在涿州、涞水、定兴等县,晋剧主要在与山西省相邻的西部山区,蔚县秧歌主要在涞源县,河南坠子主要在唐县,豫剧只在新城县存在过一个专业剧团。
  按其形式特点亦可分为两大类,即本地剧种和外来剧种。象河北梆子、老调、保定丝弦、哈哈腔、定县秧歌、横岐调、上四调、新颖调、碰板调、贤寓调、保定皮影属于本地剧种,余则为外来剧种。其实,外来剧种的高腔、昆腔在其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受当地语音、习俗的影响,已经与其原貌有了差异,已成为带有本地特色的剧种。
  本地剧种河北梆子、上四调、碰板调等,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的音乐、语言已脱离原有风貌,而形成了燕赵本地的与外来的最根本的区别,也主要在于一个剧种的音乐形式上,只要是它的音乐形式较原来有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我们就把它划在本地剧种的范畴了。
  河北梆子是全河北省范围的大剧种,我们把它列为本地剧种的原因,其一,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河北梆子科班在保定地区的定兴,徐水一带;其二,保定一带历代演唱河北梆子的艺人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保定地区还有一些尚未成熟起来的戏曲形式如“十不闲”,因其有过向成熟的戏曲形式过渡的过程,也把它列入到剧种中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纳博采方得特立——张四刚先生的艺术成就
河北梆子河北地方戏曲剧种
戏曲
戏曲的“两下锅”
【文摘】爱戏如命的老两口-刘乃崇、蒋健兰夫妇(上)
燕赵戏苑百花开!“河北是北方戏窝子”话题引发热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