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篇简说谢字来源文集39

千古名相谢安公,肥水之战立大功。

东山再起真英雄,谢氏辉煌胜彩虹。

陈郡谢氏能兴隆,历代推崇申伯公。

真心实意敬祖宗,祖宗之德显神通。

      陈郡谢氏作为与琅琊王氏齐名的名门望族,谢氏家谱就是一个辉煌家族的历史标志。南朝齐·王俭(452-489年)依据陈郡谢氏家谱著《姓谱》记“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是陈郡谢氏根源之所在。
       《百篇简说谢字来源文集总述》
  谢字产生于公元前821年,距今2844年历史。尹吉甫是历史上第一个把谢字记在史诗上的人,是谢字、谢邑、谢人、谢氏、谢城、谢国、谢山谢水、谢天谢地谢舅恩产生的见证人。西周不仅是华夏组合文字的创造高峰期,也是百家姓爆发期,“谢”字就是其中之一。西周之前的字大多是个体象形字,从商代甲骨文中可以表现出来。进入西周,大量的个体组合字产生,丰富了华夏文字,变得更有意思,更有意义,更加美妙,这就是华夏文字的博大精深,从周代青铜器上的金文表现出来。谢字来源于申伯,申伯的一生就是谢。道家有老子,儒家有孔子,德家有申伯。谢是德家的精髓,传承了二千八百多年,是最具有表性的中华美德。申伯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尹吉甫以诗歌颂他,孔子以教传颂他,正是“言行一致,身方正,寸心无愧天地人”的化身。申和身不但发音相同,字义也是相通的。“申伯之德,柔惠且直”,用“身”代表申伯,言传身(申)教,以德服人,是西周治国安民的好帮手(商代甲骨文和周代金文中“寸”字形象手)。言传身教一把手申伯的历史故事就是谢。申伯佐宣王,成德教,言传身教申伯之德法则。“南国是式”“式是南邦”,是謝字历史的根源。谢不离身,身申相通,谢里面有个申伯公。周宣王为报答舅父申伯辅佐之恩,用“谢”字表申伯恩,也就是谢恩,封邑为谢,成“舅氏之典”。按西周“赐邑命氏”和“至邑立宗”政策,以谢氏别贵贱,成为有史、有谱、有碑刻可考的最早谢氏始祖。
——————————————————
参考文献:
❶“身”字古文释义
《唐韵》失人切。《集韵》《韵会》《正韵》升人切。𠀤音申。《释名》:“身,伸(同“申”)也。可屈伸也”。《白虎通》:“申者,身也”。【释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束之,使备成也”。

❷“寸”字古文释义
《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疴(kē,重病)谓之寸口。从又从一”。徐曰:一者,记手腕下一寸。此指事也。《家语》:布指知寸。《前汉·律历志》:度量衡皆起於黄钟之律,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一尺。又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从寸。

❸《道德经》:“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在《礼记●乡饮酒》中有:“德也者,得于身也”。张传忠汉字演变讲座话说汉字《德》甲骨文“德”字中的“彳”或“行”表示道路、方向;“直”用眼睛直视的样子表示正直。金文又加上“心”。一一一按正直的准则去做想,就是“德”。本义是“道德”。《易经》:“君子进德修业”。尹吉甫《诗经》说的“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是正直的准则和榜样,从而成为德教。所以周宣王派申伯“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申伯,式是南邦”,让申伯言传身教的准则,也就是按“谢”的法式,以德治国安邦安民,从而让德教“揉此万邦,闻于四国”。《黄帝四经·经法·君正》明确提出:“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乱也”。

❹谢姓是一个因得姓始祖申伯之德,而成为百家姓中世代受人感恩、感谢的代词。
      诗经说:“申伯之德,柔惠且直(谢姓始祖申伯公温和宽厚,仁慈善良,而又正直不屈。)”
       正义曰:此章以申伯归谢事终,总叹其美,且言作诗之意。言申伯之德,安顺而且正直,以此顺直之德,揉服此万邦不顺之国, 使之皆顺。其善声誉皆闻达於彼四方之国。是申伯之德实大美矣。
      孔子所说的圣人君子——申伯“佐宣王,成德教”。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魏国的王肃对先秦《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中的注解有:“孔子曰:'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是故天地之教,与圣人相参。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岳降神灵和气,生申甫,成大功也。)惟申及甫,惟周之翰。(翰,干。美其宗族,世有大功于周。甫侯相穆王,制详刑;申伯佐宣王,成德教。)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言能藩屏四国,宣王德化于天下也。)此文武之德也。(言文武圣德,笃佑周家,天为之。生良佐,成中兴之功。)'矢其文德,协此四国’。”

❺《竹书纪年》记载:“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王赐申伯命”。

❻尹吉甫(公元前852—公元前775),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西周时人。
       尹吉甫和申伯一样是周宣王的重要辅臣。尹,是官名,即太师、宰相。同时,他也是尹姓、吉姓族人共同的太始祖,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❼东汉班固(公元32年-92年)撰写《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云:“帝舅缘《大雅》申伯之意。”东汉学者应劭(151年?-203年?)作注说:“周宣王元舅也,为邑于谢。后世欲光宠外亲者,缘申伯之恩,援此义以为谕也。”谢的本义是谢恩,申伯之恩也是谢恩,就是引用赐谢邑表谢恩之义作比喻,“南国是式”、“是式南邦”为外戚封侯着上合理的外衣。如窦宪兄弟受封时,诏曰:“舅氏旧典,并蒙爵土。”唐朝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注:“西汉故事,帝舅皆封侯”。西汉时的吕氏皆是以申伯“舅氏之典”赐土封侯。

❽【谢国】☞《国语·郑语》载,公曰:“谢西之九州,如何?”三国著名史学家韦昭(204年-273年)作注曰:“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南阳。谢西有九州,二千五百家曰州”。宋朝学者罗泌(1131-1189年)在《路史》中说:“谢,伯爵。《荆州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北魏陈郡谢氏缵公十二世孙谢岳(490年-583年)公的隋朝初年的墓志铭:“君讳岳,字荣宗,陈郡人也。昔殷不鉴夏,天命在周。各树懿亲,以蕃王室。先人受兹赤土,苞此白茅,分彼本支。俾侯于谢,暨诸苗裔,因而氏焉……建是蕃屏,成归谢国”。

【谢邑】☞西周尹吉甫(公元前852一公元前775年)所作“于邑于谢,南国是式。——《诗经·大雅·崧高》”。《竹书纪年》记载:“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王赐申伯命”。南朝齐·王俭(452-489年)著《姓谱》记“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

【谢城】【谢水】☞宋朝学者罗泌(1131-1189年)在《路史》中说:“谢,伯爵,《荆州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水经·比水注》:谢水 “出谢城北,其源微小,至城渐大。城周回侧水,申伯之都邑。《诗》所谓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 者也。世祖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即其国也”

【谢氏】☞见西同尹吉甫所作“申伯还南,谢于诚归——《诗经·大雅·崧高》”。另见“肃肃谢功,召伯营之——《诗经·小雅 · 都人士之什 · 黍苗》”中的“谢功”的谢就是《诗经·大雅·崧高》“申伯之功,召伯是营”里的申伯,谢就是申伯,申伯就是谢。南朝齐·王俭(452-489年)著《姓谱》记“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

【谢人】☞第一个谢人是申伯。见西周尹吉甫(公元前852一公元前775)所作“因是谢人,以作尔庸——《诗经·大雅·崧高》”。“尔庸”就是“申伯之功”,也是“谢功”。这是申伯受封谢邑,而成谢人的缘故,周宣王希望舅舅申伯以此作出功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潇洒播诵(1298)趣解诗经《大雅·崧高》聆听千古颂歌捕捉“弦外之音”
【更新】再说“谢”源,兼评谢专家“黄裔前谢灭绝兮”的“新论”(谢汉清)
中华诗祖尹吉甫
周史五十五(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
(2)[转载]尹吉甫年表
《诗经》第一百八十三篇《六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