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时节

尽管温度仍然居高不下,但时令也到了立秋时节。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七月节,立字解见秋。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以后,下一次雨就会凉快一次,故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早在周代,逢立秋日,天子就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郊外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据记载,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有个成语“一叶知秋”大概就是这样来的。不过,从落下一两片叶子便认定是秋天来了,有点偏见和武断,因为春天和夏天,只要有风吹来,也会有树叶从树上落下的。马路上的环卫工,天天打扫的不只是人为制造的垃圾,更多的是从树上落下的树叶。树叶随风飘落,恰好印证了除旧布新、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只不过秋季风色疾厉,树叶落下比较多而已,直到深秋寒霜苦下,树上的叶子落完为止。

按说,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事实是,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即使立秋以后,一时也是暑气难消的,秋后加一伏,“秋老虎”的余威仍然让人们谈伏色变,避而远之。但,不管怎么说,天气总的趋势是要逐渐凉爽的。气温的早晚温差明显加大,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凉爽起来,不像初伏、中伏的时候,宋代杨万里所说的那样“夜热依然午热同”。

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而秋天的到来,意味着该结束的要结束了,该来的也不可避免地要来了。具体到农民,田间管理彻底结束了,在给庄稼浇上了最后一遍灌浆水之后,就挂起了锄头铁锹,专心钻到田间窝棚里啃西瓜去了,或许干脆回家和老婆在空调电扇底下亲热去了,以后等待的就是秋季的收成。

立秋迎秋,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习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是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而老百姓则是收拾粮食囤,迎候着粮食的秋后收打,颗粒归仓。同时,这个时候的府衙要大开杀戒了,许多等候处决的罪犯都是秋后问斩。不过,这要看当皇帝的高兴与否,也许,皇帝一高兴,还可能会秋后大赦天下呢。另外,自古“沙场秋点兵”,这个季节,非常容易兵连祸结,因此,旌旗在望,鼓角相闻,也是秋季常见的现象。由此可见,立秋是何等重要。普罗大众既有迎候秋凉,迎接秋季丰收的喜悦心情,也有害怕战乱,希望和平的诚惶诚恐的心态。

古人喜好风雅,每到春夏秋冬初立之时,往往都要歌言一番,从唐宋至今,就留下不少“立秋”的诗篇。唐朝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览镜》一诗中写道:“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诗人将立秋当做了人生的转折点。立秋前遭遇万事,但一无所得,顾镜自览,发现已经两鬓苍白了。人将老去,以后便也无欲无求了,干脆把以前的种种不快置身事外,过好今后的日子就是了。此诗看似有点悲秋的意思,其实诗人在诗中玩了一把调侃,把过去留在镜中,明日秋风吹起的时候,万物凋零,自己也只有从容面对了。诗人还是想得很开的,天变冷也好,人变老也好,都是自然规律,悲亦无用,过好今后的每一天才是正理。要知道,没有被生活折磨死,能活着就是幸福!

明代有个叫夏云英的也写过一首《立秋》:“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夏云英笔下的“立秋”已经见凉了,读此诗,没有燥热感,让人身心比较舒服。其实这也正应了那句“立罢秋,凉飕飕”的俗语。古往今来,人们的经验就是:立秋时节,凉气来袭,不论白天多么酷热,夜晚的风必定带着丝丝凉意。这凉意就是秋意。不过立秋时节,晚凉尚浅,我国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秋后一伏热死人”,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正形容的“秋老虎”的厉害。

今年立秋,不知人们是否还有雅兴。但是,人们心中,有节日到来,我想该过还是要过的。

首先是七夕节。农历七月也称兰月,七月初七晚上称为兰夜。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兰香清姿的女儿节。七夕之夜,拜祭织女、乞巧斗巧也好,瓜果架下听牛郎织女说情话也好,少女们总是节日的主角。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姑娘们都过得愉快,一个个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能有爱是不容易的,我们就为爱祝福吧!

接着是中元节。民间称农历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天,道教徒纪念地藏王诞辰,佛教僧俗举办超拔饿鬼的盂兰盆会。中国人是最重亲情的,丰收在望时,肯定不会忘了告慰逝去的亲人。

秋分前后是秋收大忙。迎来了丰收,自然少不了经贸大会。这个时候,尤其是农村村镇,庙会盛多,人们借祭祀诸神之机进行经贸交易。人们热热闹闹地买卖东西、走亲访友,自然也少不了看大戏,听说书,瞧猪八戒背媳妇、踩旱船等杂耍的休闲娱乐。

此时,最风雅的户外活动莫过于观莲了。莲花又称荷花、芙蕖、溪客、碧环、鞭蓉、菡萏、水芝等,是深受国人喜爱的植物,被推崇为“君子”之花。莲花具有高洁的品质,历来为人们所赞颂,古往今来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莫过于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民众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莲花诞辰,简称“莲诞”。农历六月至八月,从南到北,莲花次第开放,全国许多地方都举办规模盛大的荷花节。人们邀朋唤友,河池赏莲,喧笑弦歌,吟诗作赋,不亦乐乎!在许多讲究人家的庭院里,大凡有一汪水,都会种植莲花,以为观赏,这也凸显了这些人家的风雅情调。

与其他植物不同,莲,除可赏可食可药外,还与人类的精神有着奇妙的联系,世界上几种古老而伟大的文明都把莲花视为神圣。在佛教中,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均是坐莲,因为莲花就象征着清净无染、极乐世界的美妙境界。细细想来,只要我们内心清净,行善积德,莲花处处开,般若时时生,还何惧什么人间虞诈、天下烽烟呢?

立秋时节,给人的有伤痛,有遗憾,但给人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风秋语
落叶时节
行走丨夏去,秋来
深秋的天大校园
农村故乡农历十月的美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