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捻悲歌——梁王张宗禹全军覆没以及他的死亡之谜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夏日,在今日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农场的一座村民破旧小屋中,有一位以行医算命为生的老人已经进入了回光返照之时。这位老人是在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雨季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只身来到该地的。他操南方口音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看就是练家子出身。

他在此一住就是二十年,村民皆称其为“蛮子”,后来大家又知道他姓张,所以又改叫其为“张蛮子”。

二十年来,他只行医问卜,从不与人深谈,但他为人仗义,因此也在村里结交了几位挚友。村里有见识的老人均认为这位“张蛮子”绝非凡品,过去肯定是位人物。

这次他已病入膏肓,平素与他交往的之人过来探视,任凭大家如何说他病几天就会好了的话,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他让两位年轻的人把他扶坐起来。只见他端坐好以后,瞬间双目炯炯有神的说出了一句惊天之语,“吾乃捻军首领梁王张宗禹也!”言迄而逝,但尸身久久不倒。村民敬他是位英雄,在他死后就把张宗禹葬在村南,并年年祭祀他,祈求英雄保一方风调雨顺。

张宗禹是捻军首领大汉盟主张乐行的侄儿,其家拥有田地千亩以上,乃是当地著名的富户。他的父亲笃信封建礼教,经常盼望聪明的张宗禹努力学习,以期将来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但天性富有反抗精神的张宗禹虽然酷爱学习,但他却不屑考取功名。这让他与他的父亲关系十分紧张,之后张宗禹索性离家出走,投奔了竖旗造反的张乐行。张乐行见侄儿来投十分高兴,立即委任他为义军的“军师”。

捻军弟兄们多为大字不识的农民,有文化的张宗禹的加入对众首领是个莫大的帮助。捻军诸部雉河集结盟以后,张宗禹任张乐行的警卫部队正黄旗和镶黄旗统领。

由于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主动联络捻军与其共抗清军,经英王保举,捻军诸首领都拥有太平天国的封爵。由陈玉成主导的歼灭湘军李续宾部的“三河大捷”就是太平军与捻军联合作战的杰作。张宗禹因功被授予“太平天国御林真忠报国石天燕”之爵。

天京失陷后,奉英王命远征西北的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正式与捻军组建新捻军,张宗禹被赖文光依照天国制度封为梁王。

新捻军组建以后,由于他们全部易步为骑,而且作战方式又与过去的老捻军不同,因此他们不但完败了由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所率的蒙古骑兵,就连骁勇善战的僧格林沁亦在此战中阵亡。接着又连败了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起家的清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的曾国藩的湘军,打的曾国藩一筹莫展,让他只好上书朝廷引咎辞职。由于赖文光他们连战连捷,新捻军由此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从而成了清廷自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以后最大的心腹之患。

曾国藩辞职时向朝廷举荐了学生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取代自己率淮军镇压捻军起义。这时的淮军已经完全西式化,全军上拥有清一色的新式武器装备,他们不但每人手持一支新式步枪,而且还拥有开花大炮,这样的装备对倚靠骑兵手持旧式刀枪装备的新捻军无疑是巨大的克星。

根据形势,赖文光与张宗禹经过研究决定分兵,就这样捻军被分为东捻与西捻,其中东捻由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率领,西捻由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率领。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10月捻军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正式分兵。西捻军在在张宗禹的带领下入陕西作战。他们一路下去所向无敌,最辉煌的一役就是在西安东灞桥全歼了陕西巡抚刘蓉的湘军。

惜乎无论是西捻还是东捻,他们所采取的战术均为流动作战,从来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因此为淮军李鸿章所部采取了步步为营所困。

李鸿章利用长墙工事四处围堵捻军的骑兵,逐渐围困捻军的骑兵,再加上淮军的装备均为西式新装备,所以淮军在李鸿章的指挥下,先在扬州灭掉了东捻军。

当东捻被李鸿章围困时,赖文光曾使人致书张宗禹,希望他北上支援东捻。

张宗禹得信后,立即率精骑采用了“围魏救赵”之策,率部直扑直隶,兵锋一路克捷直抵北京卢沟桥边,清廷为之在京师戒严。

两宫皇太后闻之,急令各路大路驰援北京。这时传来东捻被困的消息,张宗禹闻迅立即南归驰援东捻。他们未到时,东捻已经在扬州全军霞灭,赖文光亦被俘牺牲。

当孤立无援的西捻军行至河北、山东边时,全军被李鸿章的淮军包围在运河以东、减河以南、黄河以北和东依渤海的地区。时逢雨季,西捻的骑兵在泥泞中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的强项,全军在淮军新式武器

的围攻下,在山东省荏平一战中彻底败亡。只有张宗禹率卫队在雨中突围而去。

西捻被灭后,李鸿章上报朝廷,说西捻巨匪自张宗禹以下悉数授首。可事实上,张宗禹确实突围而去,而且还在一个小山村生活了二十余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万大军一朝瓦解——惨烈的东捻军覆灭之战
捻军传奇:纵横十八载,“中兴名臣”齐出马才“剿灭”
捻军风云:赖文光改组捻军,击杀了僧格林沁,却还是流寇的命运
梁王张宗禹过陕西遇一老翁,老翁献上一策差点夺下北京城
太平军罕见猛将:杀僧王败李鸿章兵围北京,最后善终笑看清朝灭亡
此人打遍晚清名将,清廷为他修筑最年轻的长城,后来得以善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