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的绯闻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鲁迅的绯闻

文/晏凌羊

01

跟鲁迅有过交集的女性,人们最爱谈论的是朱安、许广平、萧红,但其实还有一个美女:马钰。现在,老有人说鲁迅喜欢过她,但被另一个人抢走了。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马钰的相貌,是我喜欢的那一款,长得像周冬雨,但比周冬雨给人的感觉更温婉更可人。

她曾经是北大的校花。

在鲁迅先生的日记里,马钰这个名字被提到的几率很高。

马钰是鲁迅的学生,她爸是北大国文系最知名的教授之一马裕藻,她妈也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她爸妈都曾在日本留学,而她也是在日本出生。

马裕藻回国后,当过一段时间的公务员,后来去了北大教书,成为国文系主任。

鲁迅当年进入北大兼职授课,还是马裕藻邀请的。


后来鲁迅去了厦大,又去了广州,马钰在六年时间里,经常跟鲁迅通信,鲁迅也是每信必回。

现在很多人说鲁迅跟她有过暧昧,这话我不同意,因为两人的书信里并没有太出格的东西,而且当时许广平已经开始向鲁迅表白了。

马钰在北大有众多追求者,有一个萧姓男同学更是“魔怔了”一样地追求她,而她只能婉拒。

听闻她跟后来的丈夫杨观保订婚后,这位萧同学居然跳楼自杀,虽然最终没死成,但给马钰带来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马钰说:我不能禁止别人喜爱我,但我有喜爱别人的自由。

可还是有些学生发起了“倒马拥周”运动,还把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

马裕藻以为这四个字说的意思是:反对他,挺周作人。

一细问,才知道学生们倒的是他自己的女儿,挺的是另一朵姓周的校花。

受不了同学的讥笑,马钰只好匆匆退学,后来嫁了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


当时马钰的好多追求者说杨观保是“卖油郎独占花魁”,可是杨观保长得五官端正、曾经跟梅兰芳同台演出过,人品不错、情绪稳定,有体面的工作和薪水,而且当时追求马钰极有诚意:每周都要从天津坐火车去看她,而且一坚持就是六年。

马钰不嫁给他,难道嫁给动不动就跳楼自杀的萧同学嘛?


马钰嫁人后,鲁迅为了避嫌,也就没有再给她写信。

马钰后来在上海儿童图书馆上班,再后来跟随丈夫到山东枣庄生活,她能操持家务,自己做菜做饭。

她活到了1994年,享年84岁,但因为她自己不是名人、嫁的也不是名人,所以,中间的故事没什么人书写,但我估计大概率上她和杨观保是能恩爱一生的。

但鲁迅确实没有跟她谈过恋爱,也不存在被人横刀夺爱一说。事实上,她结婚后,鲁迅就很知趣地避嫌,不再跟她通信了。

02

但是,鲁迅确实被一个男人当成情敌,而且还遭受过他的“恩将仇报”。

这个人就叫高长虹。

高长虹也是光绪年间出生的人,清朝灭亡前还在读书,当地官员见他成绩优秀,还给他奖励过一块银牌。清政府灭亡后,他自作主张剪掉了辫子。

上中学时,他就开始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后来因拒绝参加阎锡山为袁世凯搞得庆祝仪式而得罪了校方。书读不成了,他就去北京投靠亲戚,旁听一些大学的课,思想进一步开化。

之后,他回到家里自学,后来又创办《狂飙》月刊,崭露头角,引起鲁迅的注意。

然后,两人见面,越谈越投机,他甚至在鲁迅家住过三个月。这可以说是很亲密的关系了。

鲁迅创办《莽原》杂志时,第一个邀请的人就是高长虹。而当时,鲁迅是文坛超级大金V,而高长虹顶多算是一个小黄V,但鲁迅还是极力提携这个青年,多次编发他的文章,给他发稿费和编辑费。

鲁迅出版《故乡》时,还将作序的机会让给高长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通过鲁迅认识他。

后来,鲁迅从北京去了厦门,高长虹也去了上海,《莽原》杂志就由鲁迅学生韦素园牵头去搞。

韦素园当时拍鲁迅马屁,说他是“特约中国思想界之权威者”,高长虹认为当时的中国不应该搞权威,鲁迅当时还想调和两人的关系来着,劝高长虹不必太较真,但高长虹就慢慢与鲁迅拉开了距离。

韦素园不爱用高长虹的稿子,高长虹就给鲁迅写公开信,希望他能主持公道,但鲁迅也不好说话啊,毕竟这种事也不好管,就没搭理。然后,高长虹就气了,开始对鲁迅不满。

后来,高长虹主持的杂志《新女性》称鲁迅为“思想先驱者”,鲁迅就开玩笑地发文:人家说我“思想界权威”,你就反对,咋现在说起我是“思想界先驱”来了?

高长虹觉得鲁迅是在讽刺自己,开始攻击鲁迅“你也无大量大材,做不得山寨之主”。

但两人还没有彻底闹掰,后来闹掰是因为高长虹在鲁迅家里见到了许广平。而高长虹早些时候也是跟许广平通过信的,而且还是鲁迅给介绍的。当时许广平是《莽原》的迷妹,看到高长虹写的文章好,就跟鲁迅要了地址,还向高长虹买他写的书。

两人通过几封信,高长虹就喜欢上了许广平(他之前还喜欢过石评梅,但石评梅看不上他),但许广平喜欢的是鲁迅,后来高长虹发现了这一点,恼羞成怒,停止跟许广平通信。

高长虹后来发万字长文攻击鲁迅,说鲁迅“瘟臭”、先降格为“不很高明却奋勇的战士面目,再递降而为一世故老人面目”。

鲁迅当他是蹭流量的,没搭理,但后来,高长虹发表了一首爱情诗。

诗的全文长这样:

我在天涯行走, 月儿向我点首,
我是白日的儿子,月儿呵,请你住口。

我在天涯行走, 夜做了我的门徒
月儿我交给他了, 我交给夜去消受。
夜是阴冷黑暗, 月儿逃出在白天,
只剩着今日的形骸, 失却了当年的风光。

我在天涯行走, 太阳是我的朋友,
月儿我交给他了, 带她向夜归去。
夜是阴冷黑暗, 他嫉妒那太阳,
太阳丢开他走了, 从此再未相见。

我在天涯行走, 月儿又向我点首,
我是白日的儿子, 月儿啊,请你住口。

结果,又是韦素园,写了一封信问鲁迅,说是江湖有人传言高长虹写的“月亮诗”里,太阳是高长虹,黑夜是鲁迅,月亮是许广平

鲁迅好像也琢磨出味来了,也还是有点恼怒,心想:原来你靠近我是为了我老婆啊。

他才开始写文章反击高长虹,据说《奔月》这篇小说也是在讽刺他。

高长虹自比是太阳,鲁迅就让后羿射日。既然说许广平是月亮,它就让嫦娥奔月。

《奔月》里,有一个暗算后羿的逢蒙,而且,后羿教训给自己放暗箭的逢蒙时也说:“你真是白来了一百多回。”

鲁迅是谁啊?他是文坛超级大金V,文章写得好,青年们很崇拜他。他一出手开撕,高长虹的声誉就一落千丈。

高长虹感到情场文坛皆失意,他就决定不搞文学了,就去了日本留学,而后又去了德国、法国。

抗战爆发后,高长虹结束了求学生涯,回国参加抗战。这时候,鲁迅已经去世了,他不顾阎锡山等人的收买,去了延安,得到了差不多和丁玲一样高的待遇。

可是,高长虹的思想和延安还是格格不入,他不断地向上级提意见,还拒绝了上级给安排的职务。理由是,以前他办杂志社时,某人在他之下,现在却做了他的上司,他不干。

后来,连毛亲自署名写的邀请他参加座谈会,他都婉拒了,后来大家有啥活动也不叫他了。

解放战争时期,延安面临转移,毛找他谈话,他搞得毛勃然大怒、挥手而去。


1946年,高长虹去了沈阳,有人说他在延安时就有点神经失常。

到了1949年,他住进了精神病房。他找东北作家舒群诉苦,舒群给了他100元钱,还请他吃饭,结果高长虹哭得很心酸。

1953年,东北诗人侯唯动看到高长虹被服务员训斥,此时他只有披肩的银发和乞丐般落魄的样子了。侯唯动问他,为啥精神病院的人说他喜欢大叫,他解释说自己只是用德语朗诵歌德的诗、用英语朗诵拜伦的诗,但别人听不懂,就以为他在说疯话。

1956年,还有人见过他一次,但最后,他还是不知所踪,连记录都没有了。

也不知道他临死前,会不会想起跟鲁迅在一起的那段时光。那时候,鲁迅是真的很爱护他,鲁迅曾辛苦地为高长虹选定作品,校订出版,花了自己很多时间,但是高长虹还跟其他人说“他把我好的作品都故意选掉了,却留下坏的作品出版了。”

哎,这实在是因为——太过狂傲且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毒打,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啊。

03

鲁迅对韦素园是挺爱护的。

他很欣赏年轻的翻译家韦素园的才华,而且跟他说话、写信的时候,完全不摆大V的架子。

他那时候给韦素园写信,也谈到了高长虹。他在信中说:

其实我自到上海以来,无时不被攻击,每年也总有几回谣言,不过这一回造得较大,这是有一些人,希望我如此的幻想。这些人大抵便是所谓“文学家”,如长虹一样,以我为“绊脚石”,以为将我除去,他们的文章便光焰万丈了。其实是并不然的。文学史上,我没有见过用阴谋除去了文学上的敌手,便成为文豪的人。

但在中国,却确是谣言也足以谋害人的,所以我近来搬了一处地方。景宋也安好的,但忙于照看小孩。我好象未曾通知过,我们有了一个男孩,已一岁另四个月,他生后不满两月之内,就被“文学家”在报上骂了两三回,但他却不受影响,颇壮健。


可是,韦素园身体很差,只活了三十岁,还在病榻上躺了六年。

他死的时候,鲁迅给他写了墓碑词。

鲁迅那时候也没想到,再过四年,自己也得去地下陪他了。

04

鲁迅当然有缺点,但因为建国后太过于推崇他,导致很多人反感。

之前我们谈到“崇洋媚外”的话题,居然有人说他就是这种人。对此,我是完全无法苟同的。


如果我没记错,第一个说鲁迅崇洋媚外的人,是文学评论者摩罗,他称鲁迅“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是一个十足的“精神奴隶”。

他的理由是:鲁迅批评国民劣根性,不花笔墨批评西方人,实质上是呼应西方殖民者对于我们的文化毁灭和精神奴役。

对于这种带有激烈措辞以及强烈个人喜好的、上纲上线的观点,我保持警惕。

一个人长期批评A,没批评过B,你就认为他是在支持B,甚至是支持B欺压A.......这是典型的“草履虫思维”,也是网络上的杠精最常用的思维套路。

每个作者都有局限,哪怕这个人是鲁迅。

但是,仅仅因为他没有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就上纲上线给他贴上“崇洋媚外”的标签,这公平吗?

天天搂着文化程度跟自己相差不大、自由恋爱得来的日本老婆睡觉的周作人,还因为鲁迅不喜欢朱安,就指责鲁迅“崇洋媚外”呢?

他自己替朱安鸣不平,咋不自己娶了她?这不是“慷他人之慨”吗?

如果你爸妈以死相逼,逼迫研究生毕业的你和当年跟你定了“娃娃亲”的村口铁匠铺打铁的、有口臭的、文盲哑巴结婚,你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他了?

1932年的淞沪抗战,鲁迅挟全家老小躲到外国租界日本人内山完造的书店里.....无数网友看到这个细节,又开始狂骂他国难当头、不敢出面,只用笔爱国。

鲁迅是左翼作家、青年的精神领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几乎算得上是一面旗帜,人设极其醒目,他不藏起来,非得要端着枪上战场或是走上街头发传单、喊口号,才叫爱国?

要我说,现在虽然我们不打战了,但依然有很多爱国方式,你咋不给国家多交点税,而要当键盘侠啊?

我认为,鲁迅是真爱这个国家及他的子民,也是真恨这个国家。中国近现代史上,如此深情又悲愤的作家,无人能出其右。

我知道鲁迅不完美,也知道人们都有想把人拉下神坛的欲望,但大家一定要用这种“上纲上线给人扣帽子”的方式吗?

鲁迅的才华,(在我看来)民国文人中无人能出其右。

张爱玲算是我比较佩服的女作家了,可她的笔力跟鲁迅相比,还是差了点。鲁迅的文,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读,文采、思想性都没得说。

鲁迅的立场、人品,在我看来也是无可挑剔的。对家庭,他有担当,是那个早慧、懂事、挑大梁的角色,付出最多,所得最少。

对社会,他有责任感,有良知。他是真的很爱“人”,最容易愤怒,但也最悲悯、最温柔。

我觉得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天花板”,符合我对一个作家的所有想象。今天的人们可以不喜欢他,不喜欢读他,但请不要乱黑他哈。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章衣萍与鲁迅:从莫逆到陌生
被写进小说的“敌人”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4)
《鲁迅爱过的人》:多视角下的鲁迅情事
没和鲁迅结婚,却给鲁迅生下唯一的子嗣,鲁迅称她“害马”
莽原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