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项英的功劳极大,重要性超过陈毅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除了著名的红军元帅陈毅,还有一位同样重要的人物——项英。

项英二十岁参军,一路走来,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坚定的信仰和忠诚。项英留守南方,为红军掩护撤退,为中央领导提供强有力支持,被誉为“红军命运的守护神”。然而,这位伟大的指挥官在皖南事变中牺牲,年仅43岁。

一、留守南方的项英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项英被留守南方担任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兼政委、军委分会主席,全面领导留守部队的工作。陈毅则只是项英的部下,担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曾回忆说,当时“红军的命运寄托在项英同志的勇气和忠诚上”。

项英留守南方后,走出了一条北上抗日的道路,成为中央领导逃离困境的关键人物。在红军撤退的转移中,项英和他率领的部队成功地做到了“死守穿山纪”,为中央领导撤退和红军主力转移提供了有力的掩护。

二、从阵地战到游击战

在南方游击战争初期,项英曾对敌军实力估计不足,没有听进陈毅“分散作战”的劝告,还是采用阵地战那一套,结果损失惨重,苏区几乎沦陷。项英这才意识到,与敌军硬碰硬是不行的,就决定采纳陈毅提出的游击战,把很多干部都派到地方上领导游击战争,很快就扭转了被动的局面。

在游击战时期,项英深谙游击战争的特点和套路,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战术。项英利用地形掩护,采取诱骗、分散和等待敌人疲劳的战术,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袭击和伏击。游击队化整为零,几百人为一队,消失在茫茫的山区丛林之中。

当时,包围苏区的国民党军有20多万人,对苏区实行层层包围,在堡垒上寻找突破口,企图拉一条困死苏区的封锁线。但是,游击队员们个个斗志昂扬,牵着国民党军的鼻子满山跑,国民党军的腿都快跑断了,却连游击队的人影都没见着。这种游击战争的战术,让敌军陷入了绝望和被动,也掌握了进攻和防御的主动权。

三、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艰苦的游击战时期,部队中出现了一些人思想上容易出问题,项英就利用自己擅长政治工作的优势,给大家讲党的理论,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让每个人都明白为什么要为革命而战,而不是为了吃饭而战。项英的态度不是打压,而是放行,想走的给发路费,去留自愿。

很多人不理解,说我们本来就没多少人了,为什么还要白白放走他们?还要给他们发路费,这不是鼓励大家走吗?项英解释说,“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一个人的革命意志,如果这个时候想走,就说明他们没有坚定的革命意志,早晚会出事,不如让他们早点走,剩下的人都是坚定的革命战士,战斗力会更强。”

项英的政治工作,虽然鼓舞了士气,提高了思想觉悟,但也需要明确的边界和限制,这个工作需要高度的思想指导和组织领导。

四、“皖南事变”英勇牺牲

在皖南事变中,项英率领着东路军奋勇抗敌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战斗至牺牲。此时,项英年仅43岁。如果项英没有牺牲的话,新中国成立后,到了1955年授衔时,他的功绩和资历是足以授元帅军衔的。

他生前的事迹表明,他是一位忠诚无私的革命家,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工作者。他用自己的革命生命,谱写了一曲坚定信仰、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

项英的一生,经历了军长征、南方游击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艰苦岁月。他留下的光辉业绩,是中华民族抗战和新中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牺牲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铭记和缅怀。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是人民从鲜血和火焰中诞生的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5年陈毅正在打游击,看了中央电报后狂喜:毛泽东很可能复出了
三年南方游击战争艰苦卓绝,项英做了啥?陈毅坦言:他的功劳很大
南方游击战多艰苦?陈毅三年只三次看见山外的老百姓
陈老总在南方游击战争时,有一个秘密任务,只有他和项英知道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苏区1.6万留守将士后来经历了什么
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毅和项英怎样领导留守苏区的红军继续奋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