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工段伯宇与组织失联,却被蒋介石称“毁半壁江山”之人,为何?

1998年9月23日,北内传出阵阵哀哭声,一位叫段伯宇的老人在家属与医护人员的簇拥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虽然生老病死是世间常有,但人们在得知他的身份后,却抑制不住地吃惊。

段伯宇

原来,段伯宇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一名红色特工,在国民党内部做到国民党少将的职位,还进入到核心机关中,执行完美的策反运动,一度遭到蒋介石的破口大骂:“毁我半壁江山!”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段伯宇自潜伏开始,就与组织失去联系。也就是说,他的所有成就,几乎都是靠着一己之力而完成。

段伯宇

段伯宇为何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进行潜伏工作?又为何被蒋介石痛骂呢?

失望后走上正道

1904年,段伯宇在河北省蠡县出生。当时正值晚清期间,社会动荡,但也是人才辈出的历史时期,他的父亲段云峰正是其中一人。

那时,段云峰追随孙中山,而且与蒋介石是保定姚村速成武备班的同窗,后来任职保定军校时,陈诚、白崇禧、张治中、顾祝同等一众国民党重要将领,都是其门生。

图源网络

因此,段云峰算得上国民党的重要人物之一。而这种身份,也给段伯宇日后进行特工任务提供了便利,但是,他一开始并未投入我党,更没有直接在国民党中参军。

原来,段玉峰的半生几乎都在军旅中度过,见证过清政府灭亡的悲凉,也亲历过军阀混战的残忍,心中对乱世下的旧中国充满着愤恨与无奈,最后辞官回家,办起学校,哪里还期待后代趟这趟浑水呢!

图源网络

可是,段伯宇在军旅家庭中成长,难免不会受到父亲的影响,打算“子承父业”,当得知黄埔军校一期生招生时,摩拳擦掌。但父亲的强硬态度,让他不得不屈服。

“我参军是别无选择,但你不一样,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所以,这条我走过的老路,你没必要走,也不许走,否则断绝父子关系。”

看着父亲近乎愤怒的语气,段伯宇只能放弃,转而报考河北医药大学,说:“既然参军不可,我便学医,好歹手术刀与针筒也能治病救人,给国人带来些许希望。”

左一段伯宇

可是,那时中国遭受到的侵略与屈辱,如同附骨之疽一般,仅靠个人的努力,根本无法抵抗。而他也在残酷的现实中意识到这个道理。

1930年,毕业后的段伯宇,在河北开设一家诊所。虽然免费为穷苦百姓治疗,但是,千千万万的同胞们依旧在绝望中挣扎,而他作为医生,却过于势单力薄。

图源网络

段伯宇思来想去之下,重燃“从戎”的渴望。在他一番激情演说之下,父亲段云峰终于点头同意,但还是做了周密的安排:“为父知你报国之心无法撼动,只能尽最大努力,给你在军中铺路。”

没过多久,在父亲的军界朋友的帮助下,段伯宇进入到国民党32军干训团中当军医。可是,他本欲大展宏图,却被不堪的现实浇灭了所有的激情。

蒋介石

越是国民党高层,贪污腐败的现象就越发严重,最令段伯宇无法接受的是,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同胞遭受日军侵扰时依旧下令“不抵抗”,而且干扰冯玉祥等部组建抗日同盟。

这桩桩件件的背后,都付出了血泪代价。他唏嘘不已,感慨道:“难怪父亲不同意我参军,原来国民党内部竟是这样的黑暗,长此以往,泱泱大国又能支撑了几时!”

图源网络

正当段伯宇对国民党失望透顶,思考“何去何从”时,意外结识32军军长商震的副官王兴纲。对方经常说一些富有救国思想的言语,还推荐他阅读一些进步书籍。

这天,段伯宇无法容忍队伍中的人员贪污,与对方爆发冲突后,一个人走出军营散心。

这时,王兴纲突然出现,先是安慰了几句,然后一脸认真地说:“我与你一样,都厌恶国民党的一系列反动行为,这不是有担当的中华儿女,在国难当头应有的作为。”

段伯宇与段仲宇

对方的“敞开胸怀”,令他察觉到一丝不对,犹豫地询问:“莫非你不是国民党的人?”

紧张的氛围充斥在两人之间,片刻后,王兴纲笑着说:“不愧是我看中的人,你的警觉性果然高。没错,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也可以称作特工。”

听完对方的回答,段伯宇先是吃惊,后又若有所思地沉默。在此过程中,王兴纲则抓住机会向他介绍关于我党的政策与抗日主张,让他更加意识到心中的思想与我党不谋而合。

段伯宇

“是不是只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就能更大程度地为抗日做贡献?”

段伯宇的真诚发问,让王兴纲激动万分,回答道:“当然,我们是一个有志者的组织,一切以孙中山先生实现伟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经常请教王兴纲关于共产主义的内容与思想,也对我党大后方根据地——延安革命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前往。

终于在1938年,段伯宇借着回家探亲的机会,只身前往延安。当抵达后,他看到无数与自己相同年龄的青年们,在抗大的学习中,怀揣着报国梦想,并为之付出最大努力。

图源网络

在王兴纲的事先安排下,段伯宇也在抗大中进行短暂的学习交流,还当面聆听毛主席对《持久战》的演讲,更加坚定要留在延安参加革命的决心。但是,当他向组织提出申请时,却遭到拒绝。

原来,当时正值国共两党二次合作期间,按照协定,抗大不能吸收国民党在役军人。更关键的是,段伯宇的身份特殊,留在国民党内部的用处更大更重要。

图源网络

“希望你做隐蔽战线上的工作者,秘密地提供情报,协助组织的工作。”

段伯宇同意了这份特殊的工作,并了解到自己的上线周怡曾是中央特科的同志,后来发展成为周总理的助理。他也意识到自己深受组织的信任,也对这项任务充满着热情。

然而,段伯宇预料不到的是,自己的特工生涯充满坎坷,到处都是意想不到的意外。

孤军奋战,成绩斐然

周总理

当段伯宇回到32军后不久,听到蒋介石下达解散的指令。为了寻求下一步任务安排,他来到重庆,成功与周总理会面。而这也成为他在后来开展工作中唯一一次得到上级的直接指示。

周总理教导段伯宇:“你的目标是在国民党内部打通人脉关系,可以按照他们的办事逻辑做事,真正获得信任。做特工会有许多困难,但要善于将不利化为有利。切记,不到成功的那天,不可暴露身份。”

周总理

他在晚年时回忆起这番交流,依旧激动万分,说:“周总理的话犹如一盏明灯,在那段黑暗日子里指引着我前行。”

1939年3月,得到工作指示后,段伯宇靠着父亲的人脉与自己的聪明才学,进入到重庆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中担任中校视察员,而直属上级就是蒋介石。

那时,他灵活搜集各种重要情报,秘密又安全地传递给上级周怡,为我党及我军合理安排任务起到关键作用。

周总理

可是,好景不长。

1939年年底,段伯宇得到周怡去西北办事的通知,可是一个月时间过去,对方非但没有回来,还消失得无影无踪,任凭他采用什么方式,都联系不到。

原来,周怡在返回延安汇报工作的路上,意外牺牲。而之前周总理为保证段伯宇的安全,将他与周怡的这条线单独“孤立”起来,其他人一概不知沟通方式,甚至连周总理本人也不知情

周总理

因此,段伯宇不但不清楚上级周怡的死讯,而且与组织失去了唯一的联系。更让他遭受打击的是,蒋介石再次解散战地委员会。

彼时,段伯宇的心中充满着“何去何从”的疑问,整日里愁眉不展,家人问起也是有苦不能言。不过,周总理的那番话却适时地出现在脑中,给了他新的方向。

“既然暂时无法回归组织,我也可以到国民党高层中任职,获取更高级的情报,及时阻止一切不利于抗战或我党的因素。

图源网络

段伯宇思来想去,总结出能成为蒋介石亲信的三种人:黄埔系、陆大系、浙江人。他的弟弟段仲宇早在1930年时坚持报考陆军大学,后来挣得不少军功,又在段云峰的人脉加持下,进入蒋介石的侍从室。

因此,段伯宇决定报考陆军大学。父亲段云峰得知后长叹一口气,说:“没想到兜兜转转,你还是要走上从军的道路。既如此,我也不拦你了。”

蒋介石

1943年7月,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陆军大学,期间参加同学会 、同乡会,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临毕业之际,他装作不知未来如何安排的模样,与弟弟段仲宇交谈。

“我看要是没有好的去处,不如回家继承父亲的学校,了却残生。”

段伯宇的唉声叹气,激起段仲宇的同理心:“请哥哥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你弄进侍从室。”他清楚自己在利用弟弟,但大义在前,不得不将愧疚藏起,等待可以挑明真相的机会。

图源网络

1946年,段仲宇被调职,提出哥哥段伯宇可以代替自己的职位。侍卫长俞济时本就对失去段仲宇这个人才而恋恋不舍,当得知有才可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不过,段伯宇并未掉以轻心,因为他早早地打听到蒋介石生性多疑,获取其信任并非易事。果然,他上任第一天就遭遇到不小的挑战。

图源网络

那时,俞济时领着段伯宇前去报道,蒋介石上下打量,带着些许质疑的语气,问:“你父亲段云峰曾与我是同盟会的成员,可是,他后来告老还乡,着实可惜。我听人说,你曾从医,为何要从军呢?”

“父亲想我安生,但我却憧憬父亲的军旅生活,特别是看到弟弟仲宇在国民党内大展宏图后,我更不想籍籍无名地度过一生。”

图源网络

段伯宇的轻松应答,令蒋介石眉开眼笑,连说:“好。”其实,以他的身份及才华,都是担任侍从的不二人选,蒋介石又岂会不用呢!

没过多久,段伯宇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在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也不断增大,很快做到国民党中将。而他这把插进敌人心脏的匕首,也发挥出重大作用。

1946年,蒋介石撕毁和平协定,挑起内战,靠着强大的武器装备,一度碾压解放军,并残忍抓捕并杀害众多党员与爱国人士。他秘密地收集情报,解救被困同志,以及进行策反工作。

图源网络

1947年,国民党32军参谋长王启明率千人准备起义,被军统特务得知,传递情报给蒋介石。而段伯宇正好发现,将那份电报塞到最下面,等蒋介石查看时,王启明已经起义成功,安全抵达解放区。

在特工任务顺利执行的时间里,段伯宇也终于联系到中共上海党支部,回归组织,并且与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各个特工进行合作,开展最后的策反工作。

图源网络

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的接连胜利,蒋介石身边已无多少可用人才。此时,段伯宇联系起弟弟段仲宇,以及在陆军大学的同窗,发动起义,其中有担任伞兵三团团长的刘农畯,以及领导国军预干总队的贾亦斌

最后,他则给予国民党重击,策划江苏省保安总队、辎重汽车兵第2团等部的起义,瓦解国民党最后的精英部队。

蒋介石

当蒋介石得知段伯宇与段仲宇一同谋反的消息时,先是惊讶,又愤怒地大骂:“我如此器重段氏两兄弟,没想到他们竟联合共产党,毁我半壁江山。”

可是,一切都为时已晚,国民党内部已经支离破碎,国民党不得不做好撤往台湾地区的计划。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蒋介石的结局,早就注定,丝毫怨不得他人。

图源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段伯宇与段仲宇两兄弟都得到国家的重用。

特别是段伯宇,被周总理委以重任,进入外交部工作,还在军情部武官班受训,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等一系列重要职位。1987年,他退休离任,安度12年的晚年生活。

后记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图源网络

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在战场上厮杀打拼的将士们,而像段伯宇这般潜入敌人内部搜集情报的同志也同等重要,否则犹如迷雾中行舟,找不到方向也抵达不了目的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手特工失联8年,靠自己闷头干到国军少将,中央领导:咋做到的
1972年他因父亲是国民党中将被批斗,致信周恩来:我爸是密使一号
郭汝瑰晚年回忆:潜伏敌人高层多年,佩服的国军将领只有两人
在国共两党之间游刃有余高官厚禄才貌双全的第一双面特工鲍君甫
鲍君甫是我党第一位双面特工,名字鲜为人知,但周总理逝世前曾经提及
中共特工史上第一个双重间谍,51年判死刑,才说陈赓周总理认识我|军衔|军校|陈立夫|蒋介石|鲍君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