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历史的疮疤:印度博帕尔工业灾难

揭开历史的疮疤:印度博帕尔工业灾难

2013-01-11 14:03:00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雪上加霜的是,灾难发生后,联合碳化物公司故意淡化事故影响及灾难的严重性,想以此来挽回形象,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医院里,挤满了等待诊治的伤者,他们用布缠着眼睛、奄奄一息,而医生却对这种致命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

1984年,美国一家公司在印度博帕尔造成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工业灾难,直接致死人数2.5万,间接致死人数55万,永久性残废人数20多万。而其4.7亿美元的最终赔偿额,与今天的英国石油公司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表示愿意赔偿的200亿美元相比,实可谓九牛一毛。 

危险的种子早已埋下 

1984年12月2日,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空气清凉,与平时似乎没什么两样。灾难来临之前,不带任何警告,也没有任何征兆。 

那天下午,博帕尔北郊的一家农药厂里,一位工人在冲洗设备管道时,凉水不慎流入装有异氰酸酯(MIC)的储藏罐。几个小时过后,一股浓烈、酸辣的乳白色气体,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储藏罐的阀门缝隙里冒了出来??“罪魁祸首是异氰酸酯,是工人在例行的设备保养过程中无心而为之的结果。”这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对那次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的全部解释和说明。 

然而事实上,危险的种子早就埋下了。 

1964年,印度农业“绿色革命”运动正如火如荼,中央政府多年为亿万饥民的危机所困扰,急于解决全国粮食短缺问题,而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有无足够的化肥和农药。因此,当时世界著名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提出的开办一座生产杀虫剂农药厂的建议,对印度政府来说正中下怀,求之不得。1969年,一家小规模的农药厂在博帕尔市近郊应运而生,试产3年双方都表示满意后,一座具备年产5000吨高效杀虫剂能力的大型农药厂正式落成。 

为节约成本,1980年以后,农药厂开始自行生产杀虫剂的化学原料——异氰酸酯。它们通常被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3个不锈钢制的双层储气罐中,重量达45吨之多。为了避免储气罐内温度在夏季烈日曝晒下升高,罐体大部分应被掩埋在地表以下,罐壁间装有致冷系统,以确保罐内毒气处于液化状态;万一罐壁破裂,毒气外逸,净化器也可中和毒气;假如净化器失灵,自动点火装置可将毒气在燃烧塔上化为无毒气体??因为即使是极少量的异氰酸酯在空气中停留,人也会很快觉得眼睛疼痛,浓度稍大,便要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曾用这种毒气杀害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 

“明明知道储藏异氰酸酯,就意味着面临极大的危险。”事发当晚负责交接班工作的奎雷施说。他现在印度法庭因刑事犯罪而被指控,“公司在管理这种放射性气体时,太过于自负,从来没有真正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早在1982年,一支安全稽查队就曾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汇报,称博帕尔工厂有“一共61处危险”。 

印度杀毒剂的销售情况越来越不如美国投资方原来想象的那么好,于是,这个庞大的新工厂在1984年中期就开始面临停产。工厂大量削减雇工人数,70多只仪表盘、指示器和控制装置只有1名操作员管理,异氰酸酯生产工人的安全培训周期也从6个月降到了15天。在博帕尔惨案发生的时侯,农药厂生产线上的6个安全系统无一正常运转。厂里的手动报警铃、异氰酸酯的冷却及中和等设备不是发生了故障,就是被关闭了。据了解,异氰酸酯的冷却系统停止运转一天,就可以节约30美元。 

终于,悲剧在1984年12月3日凌晨发生了。 

 那一夜,灾难悄然来袭 

 1984年12月3日零时56分,异氰酸酯储气罐发生放热反应,温度升至摄氏200度时,储存罐中的冷却设备形同虚设,而一旦毒气外泄时可紧急使用的净化器和自动点燃装置也没有发生作用。强大的压力挤开了储存罐的阀门,浓烈的异氰酸酯气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很快,整个农药厂笼罩在毒雾之中,连看东西都很困难。 

毒气不断向外扩散,毗邻于工厂的两个小镇——贾培卡和霍拉的居民首先遇难,数百人在睡梦中死去。随后,在将近1小时之内,浓密的夺命烟雾以5000米/时的速度悄然向南飘移扩散。当毒气光临博帕尔市火车站时,站台上在寒冷中缩成一团的十几个乞丐,顷刻间相继毙命。毒气飘过庙宇、商店、街道和湖泊,袭向了方圆40公里的博帕尔市区,并且继续悄然无声地扩散。 

离农药厂数百米之遥的农夫甘恩,在睡梦中隐隐觉察到自己的牛不太安分。他放心不下,起床一看,发现两头牛已经死了,第三头牛悲鸣了一声,在甘恩的注视下颓然倒地。此时,甘恩突然感到眼睛一阵剧痛,他慌乱地跑入夜色之中。第二天,在博帕尔市的哈米第亚医院里,甘恩紧闭双眼,泪水却不停地往下淌,他说他当时恐惧极了,“我以为是瘟疫降临了”。 

其他有的人以为是原子弹爆炸,有的以为是地震,还有人以为是世界末日来临了。无数人被毒气熏醒,并开始咳嗽,四肢感觉无力,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人们用“开水里煮土豆”形容当时眼睛被灼伤的痛感。 

当毒雾的消息传开以后,惊慌的人们四处逃命,千百人或乘车、或步行、或骑脚踏车飞速逃离了他们的家园。整个城市的情况就像科学幻想小说中的梦魇,许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摸索前行,一路上跌跌撞撞。很多人还没能走出已受污染的空气,便横尸路旁。 

这次事故直接中毒人数超过50万人(当时博帕尔市区的人口约80万),3天内死亡人数超过8 000人,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到12月底,该地区已死亡2万多人,近20万人致残,数千头牲畜也被毒死。印度政府不得不派用军队和起重机,无数的尸体一个压一个地堆砌在一起,放到卡车上,然后在落日的余晖中火化。幸存下的人也被惊吓得目瞪口呆,甚至无法表达心中的苦痛。很长一段时间,博帕尔四处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和死尸的恶臭?? 

然而,灾难远未结束。  

几十万条生命,遭到漠视 

“博帕尔那时的惊慌混乱,简直可以和1947年印巴分治惨案发生时的情形相比。”时任博帕尔警察局局长的普瑞这样回忆道,事故发生的当晚,他火速赶往农药厂,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气体泄漏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毒”,但那里的工作人员没有回答他的任何问题。3个小时以后,他才得知毒气的名称为“异氰酸酯”。他随手从日常记录簿上撕下一张纸,把这几个字写在上面。那张纸普瑞今天还保存着。 

尽管向警察报告情况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没有一个死亡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区,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奎雷施说。可是,当灾难迫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却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最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要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该工厂没有尽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责任,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 

雪上加霜的是,灾难发生后,联合碳化物公司故意淡化事故影响及灾难的严重性,想以此来挽回形象,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医院里,挤满了等待诊治的伤者,他们用布缠着眼睛、奄奄一息,而医生却对这种致命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

“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正确治疗异氰酸酯气体中毒的方法”,沙特帕西医生说,他在海密达医院工作,这是事发当晚唯一一所从事救灾工作的省级医院。后来他对2万具中毒者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了至少27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来源于死者吸入的有毒气体。 

然而,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一直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向公众及医疗单位提供有关异氰酸酯的研究材料。甚至在灾难的即时后果——“几千人死亡,更多人将一生被病魔缠绕”被公布后,公司还是继续着相同的做法。 

由于缺乏足够的医学信息,博帕尔从毒气泄漏的那个早晨开始,所有的治疗只是针对呼吸系统,医生能做到的只是暂时地缓解症状,类固醇药物、抗生素和精神类药物也被不加选择地使用。 

责任编辑:李欢
来源: 文史参考
1 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健康启示录(七):博帕尔事件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30年
印度博帕尔惨剧:史上最严重工业灾难,上万人在睡梦中无辜丧生
三十年前,美国公司毒气泄漏,造成印度六十人死亡,事后如何处罚
1984年,史上最惨烈工业灾难,超57万人死亡20多万人残疾
印度农药厂毒气外泄使2100人身亡---1984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