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藏大家吴湖帆轶事

  图:清代郎世宁《聚瑞图》轴。此画作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聚瑞图》轴是一对孪生姊妹。《聚瑞图》原为钱镜塘旧藏,是吴湖帆题签鉴赏的不多的清代宫廷画家作品之一

  藏品丰富的上海博物馆(上博),近年来除了不断引进国内外的奇珍举办特展之外,也开始将大部分资源用于学术研究。本年度第一个重大的课题就是“海上名家”吴湖帆。去岁末至今年,上博先后举办了馆藏珍品特展、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受到学界关注。\文:大公报记者 张 帆 图:上海博物馆提供

  作为内陆收藏吴湖帆藏书画的主要机构,上博也是首个系统梳理和还原这位海上名家艺术成就、特别是鉴藏成就的公立博物馆。此前,吴湖帆的名字在世俗眼中只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加上“文革”期间他含冤而亡,字画收藏全部被抄走,使得其“鉴藏大家”的身份和贡献很长一段时间不为后人所知晓。此次由公立机构大规模开启吴湖帆的研究,在吴湖帆之孙吴元京看来,是“一件迟到的好事情”。

  吴氏鉴藏作品丰富

  吴湖帆(一八九四至一九六八年),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一九四九年以后,他曾歷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这位从苏州走出的士大夫式文化藏家,之后的人生几乎都在上海度过,使得其很大一部分藏品都落户申城。据了解,上博收藏的吴氏鉴藏书画,时代跨度自唐宋及清千馀年,规模甚巨,数量和品质在内陆无出其右。除了吴湖帆家藏名迹,还有经其鉴赏的藏友秘笈。

  在这些藏品中不乏今人列为重量级的国宝,或长期在上博书画馆陈列,或多年藏于库房。因开展吴湖帆专题研究的机缘,上博专程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使得不少珍贵的藏品被集中在一起展示。上博书画研究部副主任凌利中介绍,吴湖帆最为著名的书斋“梅景书屋”,名字的出处即来自他所藏的书画作品—南宋宋伯仁编绘的《梅花喜神谱册》和北宋米芾的《行书多景楼诗册》的“梅”、“景”二字。此外,还有不少画史名卷,包括宋拓孤本《梁永阳昭王敬太妃双志》、元代吴镇《渔父图》卷、元钱选的《蹴鞠图卷》、北宋郭熙《幽谷图轴》、赵佶《草书千字文卷》、元代佚名《百尺梧桐》、南宋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等,堪称一部中国绘画史的缩影。

  吴潘合璧造就“梅景”

  根据现代的研究,作为吴湖帆收藏的“重镇”,梅景书屋开始书画购藏的使命远远早于这个斋名诞生之期。凌利中介绍,“梅景书屋”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之地位与清初王时敏“西园”相似。在他看来,一九一五年,即吴湖帆与夫人潘静淑成婚之年,乃其大量购藏的伊始。夫妇二人可谓“强强联合”。

  首先,两人分别将各自家传书画文物汇于梅景书屋,其中吴氏秘藏有祖父吴大澂家传、外祖沈树镛家传。潘氏的藏品则主要来自乃祖潘祖荫。

  其次,得益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大规模文物聚散,很多之前深藏宫廷的珍品流落民间,为当时诸多画商、鉴藏家有了机会购藏。凌利中说,清末民初最大的宫廷书画流散有两次。一次是末代皇帝溥仪随意将藏品尝赐臣工,还将大量藏品携至天津张园,其中一部分被偷去变卖。除了吴湖帆外,张伯驹、完颜景贤、庞莱臣、张大千、惠均、钱镜塘、张珩、王南屏等亦在此时收穫颇丰,直到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有所改变。

  梅景书屋的收藏充分体现了吴湖帆夫妇的志趣。首要的自然是唐宋珍品及元明清主流文人画家作品。从董源、巨然、赵孟頫,再到元四家、明代吴门四家及董其昌、清初“四王”及吴歷、恽寿平的作品都有。作品的稀有性和研究价值,也是他们非常重视的。如吴氏所藏戚继光书法、王宠画作、朝鲜废摄政王大院君画兰小直幅、王时敏设色山水及王翚《仿关仝范宽山水》等,皆出于“绝无仅有”或“亦最少见”。购入的清代沈沂《临苏汉臣汉宫春晓图》卷,画家名头冷僻且无史可考,但重其可补画史之不足耳。而被认为王鉴代笔人的朱融、薛宣等三流画家之作,其购藏初衷大凡有助于对王氏作品的真伪鉴定。

  另外,不少画作的购藏也源于他们对题材的偏爱,如吴湖帆特别喜欢与吴门风土人情以及吴氏家族相关的古代书画,潘静淑喜好女史画。夫妇二人还共同喜爱梅花、猫等题材。其中,汤叔雅《梅花双鹊图》轴、邢慈静《梅花图》轴等,体现了二人“于梅花尤雅爱之”并以“梅花知己”自视之情怀;而这对夫妇又是“猫痴”,因此几乎遇画猫即收之。还有一部分作品虽然不是名作,但其中凝结了特殊情谊,也为吴湖帆所珍视。凌利中举例说,上博所藏金俊明的《群芳合璧》册,原非名作,但它是吴湖帆的祖父、父亲鉴题递藏旧物,金俊明所居的“春草闲房”原址即为吴家祖上旧居,册页中又画有梅花。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可以说无论如何要收藏它。

  慧眼卓识鉴定开宗

  此次吴湖帆研究的重头戏,是由来自港台和内陆多位学者、吴氏后人、弟子参加的“吴湖帆书画鉴藏学术研讨会”。这首次明确了吴湖帆近现代古书画鉴定科学奠基者的地位。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肖燕翼认为,吴湖帆对鉴定学科的贡献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他是从传统收藏家向当代鉴藏家、建立当代书画鉴定学的过渡人物。第二方面,他培养了很多年轻人,所谓的年轻人现在都已经过世了,包括张珩、徐邦达。通过这些弟子的努力,书画鉴定真正变成了当代科学,而他们的基础是吴湖帆打下的。

  专家认为,吴湖帆的鉴定方法是综合性的,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拓展。在古代也不乏书画鉴定家,但他们往往偏重于个人爱好,而吴湖帆很早就告诫弟子:“书画之足证如此,不独以玩赏为雅事云”,把它当作一门重要的学问。一件作品从款式、印章、作者的资料、原来藏家的著录书等他都要了解。研究一件作品也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而是放在一定范围考虑。正如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伊波利特.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在《艺术哲学》中提到:“我研究艺术出发点,把作品放在作家作品群里,还要放在这个派别的学生子弟、周围人的作品群里去考察。”但是丹纳还差了一条,就是把作品放到歷史里去考察,而吴湖帆做到了。

  吴湖帆之孙吴元京则把祖父的收藏理念划分为三段:第一阶段是继承,或者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祖父自幼得高祖严厉教导,加上从祖辈那里继承了大部分收藏,使得他九岁就成为大收藏家。祖父儿时学习古书画知识、把玩古玩就如同现在的小朋友玩电脑。虽然枯燥,但也不经意就将人生定格在传统文化范围内;第二个阶段,是通过收藏不断地提高自己。其中包括了学画,临摹和鉴赏古画实际上是相通的,在这一阶段,祖父也付出了别人想像不到的辛劳;第三个阶段,是发扬光大。人走了,他所留下的,就是他的笔记、他的鉴定、他的题跋。通过题跋,把有些不明白的东西讲明白了,通过他的装帧,把有些有故事的东西联繫在了一起,通过他的提炼、鉴定,修復、装裱,让有一些本来破烂不堪的文物焕然一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奠基了中国书画鉴定学
吴湖帆收藏《剩山图》的往事
隐市藏家朱昌言:喜藏吴湖帆书画
大收藏家414期:吴大澂,文武兼资,收藏之富可敌国,还有个孙儿叫吴湖帆
展览观察 | 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
吴湖帆的收藏与书画文物迁徙的大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