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一生规规矩矩,为何晚年和“强盗”做了朋友?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有过短暂的仕途生涯,曾在朝中任职左拾遗,负责向皇帝进谏,因不善趋炎附势,仕途一直不顺,晚年颠沛流离,窘困而死。

杜甫出身“奉儒守官”的家庭,为人中规中矩,做官谨慎小心,晚年却在湖南“结交匪友”,和一位有犯罪前科的人频频往来。

此人叫苏涣。

苏涣少年时做过强盗,擅长使用的武器是一种白色的弓弩,当时巴蜀一带的商人提起他就勃然色变,江湖人称“白跖”。

苏涣逐渐长大后,金盆洗手,开始“折节读书”,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考中进士,官至侍御史,后为湖南观察使崔瑾的从事。

苏涣是谁?

了解他的人应该不多,但是他家人你肯定知道。

苏涣是苏洵的二哥、苏轼的伯父。

大历四年(769年),崔瑾被兵马使臧蚧杀害,苏涣流落到交广一带(今属广东、广西、越南部分),曾煽动循州(位于今天广东惠州、河源、汕尾、梅州等市境内的大部)刺史哥舒晃谋反,后来被朝廷镇压,兵败被杀。

苏涣一生充满着叛逆色彩,他的“变律”诗文“质朴刚劲”,愤世嫉俗,不同凡响。

杜甫流落到湖南,结识了狂放任侠的苏涣,两人一见如故,常常一起出游,相互赠答诗作。

杜甫称赞苏涣的诗作“殷殷留金石声”、“才力素壮,辞句动人”,远超魏晋时期流行的黄初体诗歌。

苏涣“变律”诗歌“长于讽刺”,“不求藻饰”,颇有陈子昂的风格。

《全唐诗》收录了苏涣诗作四首。

他的《变律十九首》其中一首描述的是少年捅马蜂窝的场景,仿佛就是他自己年轻时期的真实写照,充满了造反精神。

“毒蜂成一窠,

高挂恶木枝;

行人百步外,

目断魂亦飞。”

马蜂窝高挂树上,令行人心惊胆战。

此刻长安大道旁,出现一个持弓挟弹的神勇少年,一弹射中马蜂窝“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

不一会儿,少年“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之。”被马蜂蜇得狼狈不堪。

苏涣在诗歌的结尾处感叹道:“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机。”

有嫉恶如仇的心固然是好事,但是没有把握好时机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忠君爱国一辈子,临死前最看好的年轻人,却是个大叛徒
一生苦逼的杜甫,为何被称作“诗圣”“情圣”?
慨谈杜甫诗不见赏于当时 - 读书札记 - 学术论衡(要求原创,1帖奖1币) - 爱如生国学...
白居易之勤
杜甫有三首诗,题目相同内容却不同,写于不同年龄,韵味完全不同
【觅诗记】王闿运:天地悲歌里,兴亡大梦中(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