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弟子规评析4】——真正的高情商,始于能断家务事。

这是张寸功的第 45 期分享

原文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01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亲爱我,我孝顺父母又有什么难做到的?父母亲如果憎恨我,我孝顺父母才真算的上是德行。

这里就不得不讲一下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的故事:

原文如下: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意思是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虞舜。是瞽瞍的儿子,品性十分孝顺,据说他的父亲瞽叟愚钝顽固,继母嚣张跋扈、异母弟象傲慢无礼,舜在历山耕种,有大象为其耕地,有鸟为其耘田。他的孝顺感人至此,尧帝听说后,就安排了九个男仆去帮他做事,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以考察他的品行,最终将天下禅让给了舜。

但是我发现二十四孝把舜孝顺的故事写简单了。其实传说的故事是这样的:

舜的父亲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多次想害死他:

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

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但是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这就是典型的”亲憎我,孝方贤。“

其实不论怎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难以报答。父母给我们无私的爱,这样我们报答父母就更加容易,即使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也要好好的侍奉父母,这是在孝敬父母,同时也是在培养自己的德行。

同理,放在其他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来说也是这样,别人喜欢我们,我们做对对方好的事情就会容易得到正向的反馈,付出被别人接受也是很让人开心的事情,也因此变得很简单。反之,别人不喜欢我们,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对方的接受,这本身就成为一件让人很难持续下去的事情,写到这就不得不再提《论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是只有内心充满爱与光明的人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02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生而为人,谁都难免犯错,父母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如果父母亲犯错了,作为子女,不能批评,这样有违礼节,会让父母伤心。但是我们还是要告诉父母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就要想办法劝谏他让他改正。但是劝谏的方式需要委婉,不能做出以下犯上的忤逆之举,不要问我为什么,你想想你的孩子如果这样对你你是什么感觉你就能够明白。

但是为人子女,不能看着自己父母亲人犯错而不管不顾,这样也是在害父母,陷亲人与不仁不义,这不是为人子女该做的,因此也就不得不劝谏。

关于劝谏父母,我们给出了答案,要“怡吾色,柔吾声。”

就是要好声好气好脸色。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有人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脸色,这需要很高的情商。

《论语·为政》篇有言: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平常为父母代劳做一些事情,有好吃的先想到父母这就是孝了吗?远远不够,最主要的还是要给父母好的脸色。

我们常讲“察言观色”,最藏不住的就是脸色了,不经意之间就会流露出来。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凤毛麟角。

因此在父母犯错的时候,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表情。好声好气的说话。

03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如果劝谏父母后,父母没有听从你的话,就要“开心”的在此劝谏,这个开心是要表现的开心。也有说是要等着父母高兴了再劝谏,两者都可取。倘若实在严重,很难纠正,那即便是哭泣着请求父母“收回成命”或者恳请父母改过从善也是要有的。号泣随并不是真的就非得是哭的不行,也可以适当的表现一下,毕竟达到目的为主(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演戏也是一种手段),即便是遭受父母生气的“鞭打”也无怨无悔。

《论语·里仁》有这样一句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不是几个的意思,是轻微、婉转的意思,也就是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过错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对方不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要违背礼节而忤逆。哪怕自己最后多做一些,也不要对父母有怨恨。

04

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每个人对待世界的态度,就源自于小时候在家庭中的影响。如果对待自己的父母孝顺,就能培养自己的感恩心和爱心,在对待别人上就会表现出来“泛爱众”的仁爱之心。

同时,如果对待父母犯错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对待别人,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由此看来,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礼记》中说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世界,就起始于我们每个人对待自己父母亲人上。

好啦,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

关注我,带你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一)
弟子规原文与解说
“怡吾色,柔吾声”不止是劝谏也是待人之道
讲解弟子规
王路:《弟子规》坏在哪里?
《弟子规》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