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轮下》:过度的驱使和干预,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userphoto

2023.05.25 宁夏

关注



诺奖得主赫尔曼·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而本书,也是他的一部自传式代表作,旨在控诉德国旧式的教育体制,虽为异国教育反思类文学作品,对于当今社会各个国家的学校及家庭教育,依然有一定借鉴意义。


读完这本书,对于故事中海尔纳和汉斯的命运唏嘘不已。

教育在培养人才为社会尽可能做出更多贡献的同时,又悄悄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呢?

带着对书名"在轮下”极大的好奇心,翻开这本书,读至第四章,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校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汉斯与所谓“坏孩子”海尔纳成为朋友,却大家被一致极力反对。

校长找汉斯谈话,这位亦父亦友的权威人士,先是关心他的学习,对汉斯温和且有耐心地询问、开导、劝诫,要汉斯向他保证会好好地努力。

“千万别松懈,要不然就会滚到车轮下面去的!”

接着关心起他的友谊,“你和海尔纳颇有交往,对吗?”

“是的,相当多。”汉斯诚恳地回答。

“怎么会这样?你们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啊!”

“我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他现在就是我的朋友。”

校长不喜欢海尔纳,原因是,这个孩子有一个不知足、不安分的灵魂。他很有天赋,但不服从教条管制。

他近乎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因为其种种行为都背离了教育者们的要求。

汉斯向来品学兼优,所以校长极力说服汉斯远离海纳尔,但被汉斯拒绝了。

“我不能这样做,校长先生”“因为他是我的朋友,我不能随随便便地抛弃他。”

校长的权威遭到质疑,他的语气由温和变得严肃起来,他执意表示,如果汉斯远离海尔纳,他会非常高兴。这无疑是下了最后通牒。

此后,汉斯重新开始努力学习,可他内心却显然带上了沉重的“枷锁”,之前轻易就能名列前茅,现在需要十分艰难才勉强跟得上。

但他不认为那份不被看好的友情是阻碍、是损失,反而认为拥有一份友情是一种财富,认为自己与海尔纳的交往,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加温暖的生活。

汉斯变得很矛盾、也很被动,他一方面逼迫自己好好学习,另一方面又不想背叛自己的朋友。

这个从前在班里的尖子生,丢了骄傲和自负,多了自卑与敏感,当他内心的痛苦终于爆发时,再也无法忍受那些讥讽与嘲笑,他彻底失控,与同学经常发生口角,盛怒之下有了打斗。

弱不禁风的他与同学对决、受伤,耻辱、疼痛与愤怒一起向他袭来,是的,从前的“好学生”汉斯再也回不去了,他切断了与其他同学的往来,钻进了一个自己虚构的世界里。


手表上的发条拧不动时,就是已经拧到位了,再拧,要么无济于事,要么断裂。

汉斯徘徊在轮下,被众多无形中附加的力量所“碾压”,早已不是完整的自己。

对于学习,汉斯很难再集中精力。“凡是他不感兴趣的东西,都如同幻影般从他手下溜走。”

他越想要拼命记住那些信息,越是绝望地发现,他的记忆力不愿再吸纳任何事物,且一天比一天虚弱,一天比一天不靠谱。

他从高处跌落,已经不想争第一了。

为什么一个“好学生”会突然“变坏”?

我陷入沉思……

什么是好,什么又是坏?有绝对的标准吗?

既定的观念和规则便是权威吗?

他真的是被“坏孩子”带坏的吗?

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坏学生”就真的一无是处么?

海尔纳由于独特的个性和不被教条所束缚的灵魂,像个“局外人”一样被排斥在外,而唯一的好朋友也被禁止往来。

海尔纳无视校长的禁令继续陪汉斯散步,被校长关了禁闭,并严令禁止同汉斯外出。但他的自由意志远超过校长的禁令,他在几英里外的一片小森林里找到了自由,仿佛“逃走”般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由于这次出逃,海尔纳被学校开除了。学校甚至禁止其他学生与这个离校的“怪物”有书信往来。海尔纳就此悄声匿迹。

老师们对留下来的汉斯多了怀疑和蔑视的同情,他成为另一个被“孤立”的人。

汉斯无论如何挣扎,老师们中,除了辅导员对汉斯是友善的,其他都以轻蔑的态度和冷暴力对待他。

他们企图纠正汉斯身上的顽劣和懒惰,尽职尽责想要帮助他走上正轨。却唯有辅导员看到这个少年无助的微笑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逐渐沉沦的灵魂。

校长给汉斯的父亲写信控诉,父亲对儿子的失望、愤怒及无奈,进一步刺痛了这个孩子敏感的内心。
这样的场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从老师到父母,都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甚至存在互相攀比之风,“内卷”无处不在。

殊不知,以爱之名,以“为其好”为理由,不停驱使着孩子前行,而不去听听他们自己的心声,未必就是好,就是对啊。

反倒是一些暂时看不见的隐患,在悄悄萌芽。

想起新东方直播间董宇辉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对,也便没有了对。”

大人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和塑造着下一代,强行施加给孩子“爱、规则、正确的方法”的时候,也该问问他们是否真的想要。

近年来真的发现一个现象,在权威教育环境之下成长的孩子,当他们成为大人时,背负着更多压力前行时,内心是压抑的、崩溃的,焦虑太过普遍,甚至有时候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平衡外界和心灵世界。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追求“松弛感”,“治愈”成为热搜关键词,诠释着很多人内心的向往。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所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句话后半句看起来有些悲观,可现实中确实如此啊,有些人光是治愈残缺内心,就用尽了所有力气。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得很好,如何要求别人或者下一代要变得很优秀呢?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多好才算好?

对于孩子,大人们能做的,也仅仅是引导而非压制。能意识到去保护天真,而不抹杀掉孩子的个性,该是对他们最好的关爱了吧。

帮助他们培养独立的人格,比要求他们成为千篇一律的灵魂,似乎在长远看来更有必要。

《在轮下》中有这样一段话:“树被砍掉了主干之后,会在根旁萌发新芽,同样,在患了病和被摧残之后,人的心灵往往会回到春天般的萌芽时期和充满遐想的童年,好像它能在那里发现新的希望,把被扯断的生命线重新连接起来似的。这些根部萌发的枝条虽然茂盛多汁,生长迅速,但这种生命只是表象,它永远也不会再长成为一棵真正的树。 ”

汉斯经历过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之后,在他生命最具活力的少年与青年时代,内心却经受了被压制与欺骗双重打击,就如同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突然被去掉了主干。

汉斯最终仿佛宿命般走向了死亡,一同死去的,还有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一天吃过晚饭,这个父亲眼中的“浪荡子”再也没有回来,而他的父亲却还在臆想着如何给他一点教训,并带着怒火睡去。

汉斯冰冷地、安静地躺在漆黑的河水中,他再也不会知晓、再也无需面对任何的威胁,似乎死亡才是唯一解脱之道。

而黑塞要传达给我们的,实则是“生比死强,信仰比怀疑有力。”

重要的是,如何生、生命如何有尊严地活着?

个人的力量看似微小,如果信仰足够坚定,也会有一条通往自由与光明的道路。

作者:素履,90后编辑、自由撰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黑塞《在轮下》:教育最大的悲哀,是养出一个听话的孩子
天才少年被坏孩子带偏,因爱投河自尽,他的悲剧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在轮下》是遵循规律的死亡还是孤独的解脱?
谁超越了命运的车轮:《在轮下》
追求什么,名利还是梦想?
游记:诗在远方 写在路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