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宁河》

题记:本文所写《大宁河》不是河,是用这条河作为名字的油印小报。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文学社和自办文学刊物是件很时髦的事。我走过的学校的文学刊物分别有《大宁河》、《幽蝉》、《宁河浪》、《巴人风》。

把自己写的文字变成签字,至少是印刷出来,把自己的名字用油墨印出来,那是作为文学爱好者最大的荣耀。作家余华不止一次的说到创作小说投稿屡屡碰壁的故事。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我第一次发表文字还是读小学时,大昌中学开运动会,在家父的提醒下写了一篇通讯稿,放在信封里,剪掉一个角,就不用贴邮票了。现在想来那是多么神圣的操作。第二天据说就在巫山县广播电台播送了,但是我没有听到。我的同学告诉我,你是不是给广播台写稿子了?!今天早上听到广播台说你供稿。我的个天,我觉得我马上要变成记者或者文学家了。

大约是1985年左右吧,任大昌中学语文老师的父亲组织语文老师办了一份油印小报,名字就叫《大宁河》,后来父亲调任巫山中学党总支书记,在巫山中学办了校刊,名字叫《宁河浪》。名字越办越小,可能与阅历也有关吧?不过此事的原因还没有向父亲求证过。还是说《大宁河》,为了办这个报纸,家父请了巫山书法了得的马守元老师写了大宁河三个字,第一期套印的红色油墨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的潮了。这红色油墨是父亲在巫山印刷厂去“拼”来的。(川人说“拼”,大意是主动要求赠与的意思)负责印刷的熊远国老师当时说为了让这份报纸能这样出彩,还真是费了工夫。报纸一经印出,可谓洛阳纸贵,一报难求。

后来,报纸的出版编辑多数都是周末在我家里进行,因为家父负责,请了他的学生刘仁军等来刻钢板,我也有幸见证了一份报纸的产生。除了偶尔一次套印了红色以外,报纸都只是一种油墨的颜色。要知道那时候激光照排技术还没有发明出来。不像现在街上发的DM广告都精美的可以用来做书的封皮。我也经常写点作文,搭便车在报纸上登一登。那时的我可谓文如泉涌,看电影想写影评,看电视剧想写剧评,没事要记一记春游……可能有了写文字的习惯除了从小记日记以外就是那些发表在油印小报上的文字刺激了我的虚荣心。

随着印刷水平的提高,这些校刊校报印刷愈加精美,可是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在学生心中的影响不如从前也是正常的现象。

想想我的那些发表在油印小报上的稚嫩作品和用过的笔名:宁岗、楚原、钟冬……,当然后来发现微信昵称或者QQ昵称都可以算是笔名吧。

有时回望过去,面对现实,我都还想在校刊上发表文章。有次应邀在“巫文弄墨”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章,兴奋了好几天。再后来无意中发现“巫山人文地理”公众号转过我一篇我自认为并不好的文章。这些都刺激了我,多么可恶的虚荣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来看我]自己编辑/自己刻写/自己油印[...
重庆巫山大宁河山体滑坡瞬间
巫山小三峡
三峡大坝还没建成时的罕见照片,简直是人间仙境
三峡大坝没建成的罕见照片,简直是人间仙境
梦境巫山 宁河晚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