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笔记》:《四气调神大论》01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解读:

1、春三月:春三月是指农历正月、二月、三月,始于立春,经雨水、惊蛰、春分、谷雨、清明,止于立夏前一日,每个节气15天,共六个节气,一共90天。

2、发陈:发,启发,发散;陈,一指陈旧,二是指秋冬收敛蓄积较久的阳气。也有人认为发陈是旧病如过敏、精神病在春天发作。我认为,发陈就是在春天自然界阳气出现升发之机,可使秋冬蓄积至今的阳气得以抒发,以除旧迎新。

3、被发缓形:“被”同“披”,被发就是将头发披散开来,因为古人是不理发的,头发很长,大多数时候是将头发盘在头上的。缓即迟、慢,与“急”相对,缓形是指形体动作缓慢、舒缓。

4、以使志生:志是指精神活动的一种状态。《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随神而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志与精、神、魂、魄、意、智都是一类,是各自脏腑相应的精神活动。这里的志,泛指人的精神和情志。以使志生,就是使志得到生发和舒畅,使身体内外的节律呈现一种开放、舒畅、向上的状态。

5、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字面意思是爱护生命不杀伐,多施予少掠夺,多奖励少惩罚。春天自然界万物都开始萌发新生命,春天折一枝花,秋天就会少收一个果。因此,在春天要多予生命以机会,不掠夺,不惩罚,这是天地之道,即使是古代的皇帝也极少在春天处决犯人,多在“秋后问斩”,养生也应遵循此道。

6、养生之道: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遵循春气的变化规律,调摄自己的起居行为,就是一种正确的养生之道。

7、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违反。奉,供养。肝属木,王于春。木生火,春失所养,故伤肝,肝木伤则心火失其所生。故至夏则火有不足,而寒水侮之,即为寒变。寒变者,阳气不足之故也。

  白话文: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间在萌发新的生命,万物在开始兴盛或繁盛。在此时,人应该入夜即睡,早上日出即起床,出门迈开大步,披散开头发,放松身体,动作要舒缓,活动不要剧烈。以使精神处理舒畅生发的状态。平时的行为,也要遵循自然之道,养育生命而不伤害生命,多施予不掠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天地变化,保养生发之气的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使肝脏的生发之气受到损伤,化生心火不足,不足以奉养夏长之气,到夏季时因心火化生不足,而出现阳气虚的寒性病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之道(一)
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黄帝内经
阳春三月——“随顺天地气机,以为养生之道”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颐养补益门--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养生之道
中国历史文化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