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笔记:《生气通天论》06

原文: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解读:

1、百病之始:百病之长,因风邪易行而数变,无孔不入,风邪相对于其它致病因素致病最多,并常合并其他外邪伤害人体,故称其为百病之始。

2、肉腠:一般理解为肌腠。也有人认为肉腠为腠理的一部分。脾主肌肉,肌理、肌腠、肉理、肉腠、分理、分腠和脾(气)分别由浅入深构成纵向的功能层次。张仲景认为“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医宗金鉴》认为:“腠者,一身气隙,血气往来之处,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脏腑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

3、闭拒:闭关抵拒之意,指肉腠关闭抵御外邪。

4、大风苛毒:字面意思是很大的风和厉害的毒邪,泛指自然界凶猛的致病因素。

5、因时之序:顺应春夏秋冬四时季节的次序变化而调摄自己的起居和生活。

6、病久则传化:字面意思是病邪久留不去则发生会传变、变化。关于“病久”的“久”并无明确的规定,应根据不同的病情灵活理解。

7、上下不并:王冰将“上下”释为“阴阳”,“并”释为“交通”,“上下不并”即阴阳阻隔不通。张景岳《类经》亦认为 :“并,阴阳交通也。病始因风,久必传化,及至上下不并,则阴阳相离,水火不相济矣,虽有良医,弗可为也。”

8、不亟正治:亟,急速。不亟正治即不及时、正确治疗之意。

9、粗乃败之:“粗”指粗疏,或医疗水平较低的医生。败即失败,即误诊识治会导致治疗失败之意。

10、气门:人与天地之气相通的通道称之为气门。也有人理解为汗孔、毛窍、玄府等。

11、收拒:收可理解为收敛,也有收缩,即回到家中、少外出活动的意思,拒即抗拒、据守。

12、三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是指平旦(早上)、日中(中午)、日西(晚上)三个时段,即早、中、晚三个时间段。

13、困薄:困指困乏、困倦,薄即薄弱,引申为衰弱。

  白话文:所以疾病多因风邪而致,只要保持精神的安宁,气息的平静,肌肉腠理遇到外邪时就会关闭以抗拒外邪,这时虽有非常凶猛的风气、邪毒苛毒,也不能对人体有所伤害。这是因为人顺应了春夏秋冬四时季节的次序变化调摄自己的起居和生活的结果。

  病邪久留不去就会发生加重、或变化,导致阴阳之气阻隔不通,相互格拒,这是即使是高明的医生,也不能有所作为了。所以,阳气蓄积导致疾病预后多为死亡,阳气阻隔不通时,应当采用泻的方法治疗,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误诊误治就会导致治疗失败。

  所以,阳气在白天的时候是主外的,日出时人体阳气开始生发,中午时阳气最为旺盛,日落时阳气虚弱,人体与天地之气交通的通道就会关闭。所以,入夜以后就要回到家中,少外出、少活动以抗拒外邪,不要扰动自己的筋骨,避免接触雾露。如果违反了日出,中午,日落这三个时段阳气的活动规律,身体就会出现困倦和衰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说 | 孙曼之:谈热邪对人体的危害(三)
【Day 4】第四天啦,有多少人坚持到现在了?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68
艾灸补阳气,排湿毒还治空调病!太神奇了
刘文澄医理精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