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笔记:《生气通天论》08

原文: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解读:

1、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方药中认为“ 阳密乃固”之“ 密”通“秘”,即阳气须平秘、冲和、安静,才能起到保护阴精、固卫人体、温煦、鼓舞等作用,如果阳气过于亢奋,势必消灼阴精,导致阴精亦损,阴损及阳,阳亦必随之而虚。张志聪《素问集注》认为“此总结上文之义,而归重于阳焉。盖阳密则邪不能外淫,而精不内亡矣。无烦劳则阳不外张,而精不内绝矣。”也就是说,阳气能够充分抵御外邪的入侵,不随意地亢奋和外泄,对于护卫人体是很重要的。所《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强调:“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2、圣度圣指帝王,度指法则,“圣度”就是帝王的法则,有最高纲领、最基本原则的意思。

3、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中医院校五版教材认为“阳强”乃“阳气偏亢”。唐·王冰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阳自强而不能闭密,则阴泄泻而精气竭绝矣。”清·张隐庵在《素问集注》说:“阳强,邪气客于阳而阳病,阳病而不能为阴之固密,则阴气乃绝于内。”《黄帝内经素问校释》认为:“阳气亢盛则外张,耗竭阴精阳气不能致密,则外邪客入,亦损阴精。”也有人将“阳强”的“强”作勉强、竭力解,即阳气竭力护卫机体,但仍不能够固密,阴气就会随之而竭。

4、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指阴气与阳气相平衡,“阳秘”即阳气平秘、冲和、安静。“治”即治理、管理,引申为安定,如天下大治。全句指阴阳相互协调和平衡,精神安定。

5、洞泄《说文解字》谓:“洞”乃“疾流”,即泻出速度之快。清·李中梓认为“洞泄者下利清水也”。清·吴谦《医宗金鉴·第四十一卷·诸泻总括》曰:“洞者,直倾下也。”何梦瑶在《医碥·卷三·杂症》中曰:“久泻不已,名滑泄,又名洞泄。”因此,洞泄即泻下疾速。

6、秋伤于湿,上逆而咳秋季人体被湿邪所伤,正气不足以祛邪,湿邪潜藏于肺中而为饮邪,至寒冬季节再遇外寒引发,导致肺气上逆,发为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之说,结合《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秋伤湿而冬咳嗽,乃重阴而变阳病也”。可以理解为寒、湿二邪作为阴邪,重阴必阳,湿邪伏而发热,可成外感内热之病症。

关于秋伤于湿,历代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此为“秋伤于燥”之误,也有人认为就运气而言,大暑至秋分主气为太阴湿土,秋分至小雪主气为阳明燥金,秋季燥湿均存在,秋分前伤湿,秋分后伤燥。

7、痿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脾脉……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注曰:“缓甚者,脾中虚热也。脾中主营四肢,脾气热不营,故曰四肢痿弱,厥,逆冷也……微缓,脾中微热也。脾中有热受风,营其四肢,令其痿弱不用。风不入其心,故心慧然明了,安若无病”。因此,《内经》所谓的痿厥,是由脾中虚热,不能荣养四肢所致而成,以四肢痿弱无力,四肢逆冷为主症。另外,《灵枢·经脉》亦言:“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因此痿厥亦可由脾肾亏虚,气阴两伤伴有虚热而致。

8、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大多数人对此句的理解是:冬天被寒邪侵袭,当时未立即发病,寒邪潜伏于体内,至春天时节,阳气因被寒邪闭而不能升发,郁而化热而发为温病。

但本句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以王叔和等认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乃“寒邪内藏,至春而发”,即冬伤于寒而不即病,是寒邪内藏,郁而化热,至春阳气动发,而热发于外,而成温病。

也有人认为寒邪中于人后,潜藏在少阴经,至春发为温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中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

白话文:一般来说,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的平秘。如果阴阳不能保持和顺、平衡,就像有春天而没有秋天,有冬天而无夏天一样。而此调和阴阳,保持阴阳的和调,是最基本的动则。所以阳气过于亢奋,耗散过多,不能固密,阴精亦随之耗散竭绝。阴阳保持平衡和协调,精神才能安定。阴阳不协调,两者分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精气就会绝尽。

人体伤于寒露与风邪等外邪,就会导致发热。所以,春天受风邪外龙袭,邪气留连在人体,可导致暴泻。夏天伤于暑热,秋天会为寒热性疾病。秋天为湿邪所侵袭,肺气失于肃降因而上逆导致咳嗽,以及四肢软弱无力、四肢厥冷的疾病。冬天受寒邪侵袭,春天一定会发生发热性疾病。四时的不同的邪气,因为阳气的不能固密,就会交替伤害人体的五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自我康疗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内经笔记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下)
再谭《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