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桨声荷影 || 第二届“巴山杯”获奖作品读后小札(下)
userphoto

2023.11.19 安徽

关注



小札之四
访云阳张桓侯庙    

邓建秋

何妨虎将本椎屠,丈八蛇矛敌万夫。

功大或能安蜀汉,酒狂真可送头颅。

涛回长坂声犹壮,花比桃园色不殊。

千载山门俯空阔,春风江上暮帆孤。

残荷按:如果说刘备的猇亭之败是蜀国的最大败笔的话,张飞之死显然是这一败笔中不可略过的一环。原因很简单,这反映出蜀国的众多高层人物丧失了战略判断能力,张飞如此,刘备亦如此。诸葛是例外,但在当时影响不了大局,无济于事。
由于身在局外,我们看身边很多领导的行迹,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念讲稿,坐办公室,到各地检查考察,不亦乐乎。所以,当领导真是太容易了。其实不然。当领导很大的一个职能是引领,即判别指明方向,作战略决策,并承担决策风险。战略决策一旦出错,麻烦将会接踵而至。因此,领导的权力固然很大,但责任其实也很大、很重。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是极为重要的。
刘备起兵攻吴的初衷当然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是可忍孰不可忍?”刘备、张飞都是很看重情义的人。而且人一旦上了年纪,能紧紧握住的其实在不断减少。关羽之死委实对刘备的颜面和内心都构成了巨大刺激和挑战。特别要指出的是,吴国与蜀国其实一直近乎盟友关系。
然而,张飞、刘备都错了。原因很简单,国家和军队高层都没有意气用事的自由,因为他们要对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前途负重大责任(可以参考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马岛之争中的果断反应与杰出表现)。历史的自然轨迹是,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最终选择与吴国和解。蜀国没有其他选择。洞悉蜀国没有其他选择是诸葛亮的战略智慧。很可惜这种战略智慧在吴国和蜀国似乎都是稀缺品。这大概也是吴蜀最终灭亡于北方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到本篇,张飞作为战将,其功劳之大,或许确实能一时安定蜀汉,然而作为国家和军队的高层,刘备、张飞的意气用事何止是送断自家头颅?事实上,猇亭的惨败已然埋下蜀国败亡的阴影。这,大概是身处百年变局中的我们回望刘关张一生时不能不给予反复深思的重要维度。毕竟,当今美中俄欧的棋局与魏蜀吴关系何其相似。

小札之五
过三峡    

陈显赫

瞿塘握别三千仞,白帝东西日夜分。

此去何当达天下,江舟先破一川云。

残荷按:持续数年的贸易战,持续打压华为等一系列中国企业,悍然要求中国在72小时内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上述种种事实充分表明中美世纪博弈已经不可避免。那么,面对挑战,中华民族的回答是什么?正如身处中美交锋一线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言,除了胜利,已经无路可走。在此背景下,读陈显赫《过三峡》诗,别有感触。人生道路万千条,何必非要经过三峡不可?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道经三峡,一是因为快(省时省力),二是因为三峡是长江这条横贯东西大动脉的重要一环,要前进就无可回避。那么,中国有无可能绕开美国,平坦轻易地实现民族复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金一南在《胜者思维》这本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个私下的咖啡招待会上,一位美国高层学者明确告诉中国学者说,即使中美制度相同,美国也不会坐视中国的顺利统一,因为统一而强大的中国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所以,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江舟”要破的何止是“一川云”呢?但很显然,美国这川烟云将是中国崛起之路上要破的最浓最险的江云。说到诗本身,其实除了结句之外,首句“瞿塘握别三千仞”含蓄清雄,也颇值得回味。转结所以势如破竹,此句的奠基之功不容无视。至于次句,确如诗赛评家所言,语义略见含混。

外一篇
⑥小札之六【第五十届清风奖“大朴酱酒”杯诗赛偶评】

思考存在”话刘伶

与众友夜饮大朴,酒后抒怀   

 许福明

陈酿新开满屋香,纷纷饮者敞其裳。

酒催李白诗千首,我笑刘伶醉一床。

逸兴横生因枕麹,文章倒背不扶墙。

诸朋席罢矜夸好,大朴名应天下扬。


饮酒有感

密之

几回放眼望红尘,尽日劳劳总苦辛。

浮世安辞杯在手,半生漫逐道为邻。

醉来别有乾坤大,兴起方知面目真。

莫笑刘伶呼不醒,这般滋味解何人?

残荷按:死,于中国人是一件极重大的事。它关系到,怎么死,因何而死,死时寿命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死可算得上中国人思想的一面镜子,为此,这方面的记录和资料也很多。
要说死得抑郁的,历史上着实不少,然而有一对文人却十分特别,他们就是分处战国和西晋的屈原与刘伶。屈原死于投江,显然系非正常死亡(他有篇《怀沙》正是绝命前写的),这是大家熟知的。刘伶呢?史书记载是“竟以寿终”,翻译过来就是在家自然老死的。据资料推断,他活了80岁左右。这么看来,较之屈原,刘伶岂不是幸运至极?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刘伶的压抑或者竟不亚于遭遇国破家亡的屈原。这一点是不易从其名篇《酒德颂》中看出来的。因为该文在讽刺之余,洋溢着一股潇洒自得之趣。然而有几点事实却是显见的:
1.嵇康和阮籍是竹林七贤的领衔人物。
2.根据《刘伶传》记载,他和嵇康、阮籍十分相得(史载刘伶“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
3.在刘伶约不惑之年时,嵇康、阮籍相继去世(嵇康是被杀,阮籍大概也是郁郁而终)。
4.从刘伶冷淡为官以及其《北芒客舍》诗里“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等句子来看,他对时政是相当不满的。《酒德颂》对此也有所暗示。
5.刘伶虽然好饮以致无度,然而寿命却可能是竹林七贤中最长的(阮咸生卒年不详,但其余5人寿命都比刘伶短)。
古人云:“寿则多辱”。基于以上事实,可以推测刘伶的好饮既与其好老庄之学有关,也与其愤世情结和平生遭际有关。
不难推测,屈原之死是源于对宗庙之破的绝望和对楚文明断绝的深重忧虑。而纵观刘伶一生,生存危机与文化信仰的阴影始终笼罩头顶。吊诡的是,刘伶纵饮却获高寿,从其“死便埋我”的名言来看,高寿绝非其初衷所在。故人零落尽,独我一人存。这是险恶命运给刘伶开的天大的玩笑(当时“士少有全者”)。我相信刘伶临终前念念不忘的除了酒之外,应该还有他的竹林旧友。至于诗文,并不是他所措意的,所以他传世的作品很少。从这个意义来说,屈原之愤寄于诗,而刘伶之痛寓于酒。方式虽有不同,灵魂并无二致。
回到上面这两首诗来,它们来自我近期参与点评的一场诗赛的投稿(诗部投稿42首,涉及刘伶的有8首,占比近20%)。在这两首诗里,刘伶是什么形象呢?“醉一床”“呼不醒”,妥妥的酒徒形象。然而真实的刘伶到底如何呢?酒于刘伶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样的刘伶与其身处的时代有着怎样的瓜葛?
如果不能理清上述问题,则我们可能不仅埋没了刘伶隐藏在酒徒背后的真正灵魂,同时也将埋没我们自己踽踽行走在生命河畔的真正灵魂。

诗到底不是笔墨游戏,而是思考与表现存在的一种方式。

注:
1.
关于刘伶的生存观可参考张心亮文《壶中天地宽——略论刘伶的生存观及其现实人格》。
2.屈原与刘伶的对举并论,古来不乏其人,聊举两例:

江城子 嵩山中作

元好问

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死葬糟丘珠不恶,缘底事,赴清泠。

醉乡千古一升平。物忘情。我忘形。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若见三闾凭寄语,尊有酒,可同倾。


闻光午之渝静农及建功夫妇于屈原祭日聚饮大醉作此寄之建功兄

陈独秀

除却文章无嗜好,世无朋友更凄凉。

诗人枉向汨罗去,不及刘伶老醉乡。


3.
早年网上曾有题为《刘伶的著作是喝酒》的文章。

2021-06-23

荣誉总监:月映霜华

总  编:留取残荷
副 总编:眉  斋

主  编:旭   斋
制  作:旭   斋

校  对:藕斋校对小组全体人员  

协  调:刘曼因 冰雪 牧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飞之子是一个谈判高手
短史记264:看到这一幕,刘备应该再找曹操喝几杯
他是蜀汉第一猛将,关羽也比不过他,可惜死得早,否则蜀国不会亡
关羽败走麦城, 刘封却见死不救, 赐死时, 刘封说出了大实话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了29年的皇帝,他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备死后叛乱四起,为何诸葛亮在时隔二年后才去平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