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季布:楚汉战争时期,一个数次让刘邦难堪的项羽部将,在汉朝建立以后,竟然被刘邦封为郎中,怎么回事?
刘邦得了天下之时,并不是天下的贤才都已经投奔他了,项羽失了天下,也不是所有的贤德之人都离开他了。

季布就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虽然职位比不上龙且、钟离眜等人,但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将。楚汉战争时期,就是这个季布曾数次把刘邦逼到窘急的地步,所以刘邦一做了皇帝,就要追讨这位宿敌的追急之仇。

其中的过程,我们无从知道,我觉得,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刘邦在跟项羽对抗的时候,有很多鳖孙子的熊态,司马迁都没有写,这是因为刘邦一登大位,就把很多对自己不利的原始资料销毁了,就算是有人掌握一些真实的资料,也没有人敢写这些对刘邦形象有损的事实。

季布剧照

季布并没有在楚汉战争中战死沙场,而是幸运地活了下来,刘邦觉得报仇的时候到了,用重金悬赏季布的人头,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要夷灭三族

季布在战争时活下来了是第一幸运,在他以政治犯的身份逃难时,竟然有人收留,这更是幸运。

俗话讲:“力微休负重,遭难莫寻亲”。

世态炎凉,当你发达的时候,很多人会跟你套近乎,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但当你惹上麻烦的时候,有几个人还肯帮你?甚至献上生命也在所不惜?

l季布在逃难时,接连遇上两位恩人,这两个恩人都是当地的高门大户。

季布首先投奔濮阳姓周的人家,后来周家不敢再藏季布,但也没有暗暗地害了季布去领赏,而是跟季布商量好了,让季布暂受委屈,把季布以奴隶的打扮转卖给鲁县的一个大户人家朱家。

朱家知道买下的这个奴隶不是一般人,就是皇帝正在全国通缉的季布,这些事情,周家知道、朱家也知道,只是他们都心照不宣而已!

中国的古话说“遭难莫寻亲”,一个人落难了,就是亲戚甚至是至亲你都不能投靠,因为他可能会出卖你,更何况季布是一个政治犯,谁敢窝藏这样的人是要灭三族的!

尽管如此,朱家还是收留了季布,不但如此,朱家还厚待季布,朱家告诉儿子,田间的劳动要听这个佣人的吩咐,还要跟这个佣人吃一样的饭。

其实这哪里是使唤佣人,分明是接待神秘嘉宾!

l接下来,朱家就坐车前往首都洛阳去拜见夏侯婴。

这个夏侯婴,就是刘邦做平民时犯事,甘心为大哥刘邦坐牢的夏侯婴;

韩信刚刚投奔刘邦后,因犯错误差点被杀,那个监斩官就是夏侯婴,并且夏侯婴第一个向刘邦推荐韩信;

刘邦在荥阳战场上被项羽大败,给刘邦驾车赶往小修武夺韩信军权的正是夏侯婴。

夏侯婴跟刘邦之间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他也深得刘邦的信任,所以朱家没有直接去拜见皇帝刘邦,而是借着跟夏侯婴饮酒作乐,来谈季布的事儿。

我想,这个朱家绝非等闲之辈,说不定,他对汉朝江山的建立有着很大的贡献。之所以周家把季布送到朱家,那是觉得季布在朱家比在自己家里要稳妥得多,因为即便是季布在朱家被搜出来,朱家也很可能没大事儿。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因为史料有限,但我觉得这种猜想是说得过去的。

朱家能够跟刘邦的亲信夏侯婴说上话,并且,朱家还能在夏侯婴家里喝好几天的酒,这说明,朱家的身份绝对不一般。

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朱家能够和夏侯婴平起平坐。

夏侯婴剧照

l朱家趁着机会跟夏侯婴提起季布的事儿,朱家的意思是,季布没有罪,为什么皇帝追逼他这么急迫呢?

他当初效忠主公项羽,才把汉王追的窘急,难道不是尽臣子的职分吗?皇上能把项羽的部下都杀光吗?

更何况,皇上刚得了天下,却为了私人恩怨,去跟亡国之将来较劲儿,岂不是证明自己心胸狭窄吗?

季布这么贤德有才能,你把他逼急了,他可能北投匈奴或者南投百越,到那边人家还是能安身的。

到时候,人家帮助匈奴或者百越来攻打咱们汉朝,那时你就要后悔了!

你不记得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尸首,从坟墓里挖出来当街鞭打的故事吗?

您作为皇帝的亲信大臣,该早点儿提醒皇上这个道理啊!

于是夏侯婴找机会跟刘邦说明朱家的意思,刘邦采纳了夏侯婴的建议,就赦免了季布,并给他官作。

刘邦、夏侯婴剧照

l我觉得季布的幸运不是偶然。

首先,季布是一个行侠仗义之人,在他的游侠生活当中,不知道给多少伸冤无路的贫苦百姓伸了冤。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记载,“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意思就是,季布这人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

也就是说,季布参加项家军之前,在楚地就已家喻户晓!

我们今天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叫“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就来自于人们对季布的高度评价:“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就是,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

可见,季布的人品多么得到大家的推崇!

季布只要是答应别人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所以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

刘邦得天下,靠的是他高超的政治手段和领袖才能,而不是他多高的人品。

人品出众的田横、季布等人,虽然政治才能不如刘邦,不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典范吗?

所以,当季布以政治犯的身份逃难之时,有人收留他,还为他的出路想办法,甚至四处奔走,这不正是季布的福德所致吗!

第二点,周家、朱家都是贤士,他们收留季布是英雄惜英雄,不是单纯可怜季布。

从这两个家庭尤其是朱家善待季布的举动来看,他们都是行善之家。

只有行善之家在遇到这种关头的时候,才能有这样大义的举动。

周家给季布出个主意,并不是不愿意再收留季布,也不是自己贪生怕死,而是把季布送到朱家对季布更有利,因为周家说:汉王朝悬赏捉拿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

还有朱家对季布的恩待,朱家明面上还让季布穿着奴仆的衣服,但实际上是把季布奉为上宾,并且以超人的胆识去洛阳替季布求情。现在朱家算是碰上一个听人劝的主儿,如果是刚愎自用的皇帝,那朱家也会被满门抄斩的,所以朱家窝藏季布和替季布向皇帝求情,是季布这一辈子也报不完的恩情。

还有,朱家在季布被皇帝任命为郎中以后,就不再见季布了。

这说明什么?施恩不求报。

人家朱家保护季布,纯粹是因为仰慕季布的贤德,而做出的无私的举动。

俗话说,大恩不言谢,其实,大恩也不求报。

第三点,朱家是鲁县人。

鲁县就是曲阜。

当初,项羽兵败自杀以后,鲁县人并不知道项羽已死。

虽然刘邦大军已到城下,鲁县人并没有要投降的意思,反倒是城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鲁县这个地方,从西周初年到秦朝末年这八百年的时间,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鲁县人愿意为君主守节,视死如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朱家这样的忠义侠士,出自鲁县这样的文化名城,岂不是应当的吗?

写到这里,我也为自己是齐鲁大地上的一员,感到无比的自豪。

高义之士田横为了坚守诸侯王的气节,宁死也不向刘邦称臣,五百多宾客也为主公殉节,他和五百多门客的事迹,直到今天也被无数的有志之士称颂。

朱家为了保护一个有贤才却落魄逃难的败军之将,连一家人的性命安全都押上了,他的胆略和奉献精神,岂不也是现在这个信仰普遍缺失、一切向钱看的时代所应该学习的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恩人被处死,仇人却被封官,当上皇帝的刘邦行事为何如此诡异?
一天,刘邦正与众将饮酒,军士禀报:“门外...
换种方式讲西汉(23)| 借腹生子!
刘邦赏仇人季布,杀恩人丁公,说明了怎样的道理?大恩有时是大仇
季布的生死观:愤而自尽不是勇敢,死得其所才是真英雄
刘邦当皇帝后,杀了一个恩人,赏了一个仇人,确保大汉江山4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