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老是挤眉弄眼、耸肩、皱鼻子,这是怎么回事?


老家有一位亲戚,他家孩子是个男娃,平时沉默寡言的,不爱说话,上小学时不知怎么染上了一个坏毛病,老是不停地眨眼睛。

家长看到了,以为孩子是眼睛的问题,在卫生院里又是滴眼药水,又是吃药的,但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

家长也就不大耐烦了,以为孩子是在调皮捣蛋,再看到他眨眼睛时不是大声呵斥就是一巴掌甩过去。

可是,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孩子反而还出现了反复耸肩、点头等动作,看起来很怪异,惹得周围的同学取笑。

后来,我看到孩子后,告诉了他的父母一种他们从没听说过的疾病------多发性抽动症

学术定义:多发性抽动症(Touettesyndrome,TS)是一种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多见于儿童。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一般伴有多动和强迫行为,或情绪障碍等。


01

抽动症有什么表现?


通俗地讲,抽动症的常见症状有:

眨眼或瞬目

做鬼脸

摇头或头部运动 

张口或口部运动

耸肩

手或手指运动

皱鼻子


关键是,这些症状都是不由自主且反复出现的。

 
而且,除了以上所述的运动性抽动(motor tics)外,还有发声性抽动(vocal tics):

表现为:

发出吸鼻声

清嗓声 

尖叫声

犬吠声

秽语(就是骂脏话)


有一种常见的特殊情况,合并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常见的症状是:

一边做耸肩、眨眼等不自主动作,一边不停地骂脏话。
 
抽动症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有先兆感,即抽动前有不可抗拒的冲动且抽动后缓解

还有其他一些特征,例如:存在诱发因素、能够暂时抑制、严重程度不一、时轻时重,以及患者的抽动症状会发生演变,部分抽动会减弱,但只是被新的抽动或已缓解的旧抽动所取代。

所以,这个病还是蛮可怕的哦。


02

抽动症的孩子多不多?


那么,大概多少孩子有这个问题呢?
 
研究显示,该病发病率为 0.05%~3.00% , 并且,近年呈明显增加趋势 。
 
通常的发病年龄是2~1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岁,如果怀疑孩子有此问题,请及时就医。


03

怎么诊断抽动症?


以下是诊断标准,如果需要,可以看看;不需要就略过吧。(诊断标准只是作为参考,如有怀疑,请看医生)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 版修订本( DSM-Ⅳ-TR )

暂时性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①1 种或多种运动性和(或)发声性抽动; 

② 抽动 1 天发作多次, 几乎每天发作,持续时间至少 4 周,但不超过 1 年; 

③ 既往无慢性抽动障碍或 TS 病史; 

④18 岁以前起病; 

⑤ 抽动障碍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


慢性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 

①1 种或多种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但在病程中不同时出现; 

②抽动每天发作多次,可每天发作或有间歇,但间歇期持续不超过 3 个月,病程超过 1 年; 

③18 岁以前起病; 

④ 抽动障碍症状不是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



04

抽动症的原因是什么?


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
 
1、 遗传因素。如家族神经精神疾病史。
 
2、 神经生物学因素、 免疫因素。这个太复杂,而且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搞明白。
 
3、 社会心理因素。重点,因为这是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可控的。不要认为小孩子的世界真的就是无忧无虑、岁月静好,不信试试:

背书背到发神经,
作业写到手抽筋;

一周补课二十节,
语文数学加英语;

人人皆学霸,
我独为学渣。

请注意: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导致患儿压力过大,很容易导致患儿抽动症状加重。
 
而且,很多抽动症患儿,还同时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症(OCD)、 睡眠障碍、 情绪障碍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05

抽动症能治愈吗?


抽动症的预后相对乐观,大部分患儿到了成年期后可正常生活和工作。
 
有学者总结抽动症患儿成年期的3种结局为:

约1/3患儿抽动症状缓解;

约1/3患儿抽动症状减轻;

约1/3抽动症状一直迁延至成年或持续终生。

 

06

家长能够做些什么?


在抽动症的治疗中,家长很重要,因为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庭支持治疗
 
抽动症患儿很容易出现任性、暴躁、易怒等问题,父母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导致患儿过重的情感负担,加重抽动的症状,引发恶性循环。因此,家庭支持极为重要。

1、家长正确认识本病,认识到患儿所出现的症状是疾病的表现,而不是患儿的有意行为,千万不能因此责备和惩罚他们。

2、鼓励和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种游戏和活动,转移注意力,当抽动症状得到减轻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

3、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特点,为患儿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4、研究表明长时间看电视、沉迷于电脑,或观看惊险、恐怖或刺激性强的影片,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而导致抽动症加重,病情反复,影响其预后;也有研究发现:加强患儿体质锻炼,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可以改善抽动症状。
 
总之,父母应该努力学习抽动症的相关知识,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学习,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他感兴趣的活动,以转移注意力,同时避免过度兴奋、激动、紧张和疲劳。


最后,再来说说我亲戚家的那个孩子吧。

经过治疗,现在他已经完全没有症状了,去年考上了镇上的中学,虽然成绩不算拔尖,但是,身心健康,快快乐乐,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抽动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和漠视,甚至讳疾忌医!对孩子的缺乏耐心,甚至嘲笑!


更多精彩,点我


参考文献


[1] 林节 . 多发性抽动症的预后及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4 ):202-203.

[2] 张静,黄宏云.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预后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5 ,30( 16 ):2551- 2552.

[3]  Kurlan R. Handbook of Tourette ’ s syndrome and related tic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 M ] . 2nd ed. New York :Maecel Dekker ,2005 :155-171.

[4]  Swain JE ,Scahill L ,Lombroso PJ ,et al.Tourette syndrome and tic disorders: a decade of progress [ J ] .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 2007 , 46 ( 8 ):947-968.

[5]  Dooley JM. Tic disorders in childhood[ J ].Semin Pediatr Neurol , 2006 , 13 ( 4 ):231-242.

[6]  吴舒华, 刘智胜, 孙丹, 等 . Tourette 综合征患儿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 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 ,23 ( 12 ):934-935 ,954.

[7]  Altman G , Staley JD , Wener P. Children with Tourette disorder :a follow-up study in adulthood [ J ] . J Nerv Ment Dis , 2009 , 197( 5 ):305-310.

[8]  望燕妮.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进展 [J] .重庆医学, 2009,38 (13) :1668-1670.

[9]  刘智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0]  Verdellen C, van de Griendt J, Hartmann A, et al.European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ourette’ s syndrome and other tic disor⁃ders. Part III:behavioural and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J]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1, 20 (4) :197-207.

[11]  Cath DC, Hedderly T, Ludolph AG, et al.European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ourette’ s syndrome and other tic disorders.Part I:assessment [J]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1, 20 (4) :155-171.

[12]  Swain JE, Scahill L, Lombroso PJ, et al. Tourette syndrome and tic disorders: a decade of progress [J]. J Am Acad Child Ado lesc Psychiatry,2007,46(8):947-968.

[13]  刘智胜 . 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2009 ,27 (11 ) :1098 - 1100.

[14] MARTINO D, PRINGSHEIM TM. Tourette syndrome and other chronic tic disorders: an update on clinical management [J].Expert Rev Neurother, 2018, 18(2):125-137.

[15] LEBOWITZ ER, SCAHILL L. Psycho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what every parent and family member needs to know[M]//Mar-tino D, Leckman JF. tourette Syndrom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487-502.

[16] ZHAO RONGXIANG, LUO YAOJING, REN DAN .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children with Tourette syndrome[J]. Chin J Obstet Gynecol Pediatr(Electron Ed) ,2017,13:177-182.

[17]  石志鸿 张本恕,等.607 例抽动8秽语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J],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3 ,4(3):73-76.

[18] 唐洪兴,王小峰,等,抽动症心理治疗及家庭支持治疗现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44(4):250-252.

[19] ger HS. Tics and Tourette Syndrome. Continuum (Minneap Minn) 2019; 25:936.

[20] Kwak C, Dat Vuong K, Jankovic J. Premonitory sensory phenomenon in Tourette's syndrome. Mov Disord 2003; 18:15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贝频繁刻板眨眼,是在卖萌吗?警惕儿童抽动障碍!
挤眼睛、发怪声,孩子到底怎么了(3)?
肠道微生物在抽动秽语症中的作用和应用
实用锦囊:儿童抽动障碍的药物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抽动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