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董卓:踊跃背锅的汉末第一军阀!

成都,一品天下大街。

书生、员外微笑踱步,轻声细语,道士却是快步疾行在前,满脸黑线,迎面行人纷纷闪避,生怕被道爷找晦气。

道士确实一肚皮的气,昨晚三人在“刘老汉辣子鸡”大吃大喝,他本想听董卓的故事,谁知书生酒足饭饱之后,径直呼呼大睡,把道士晾在一边。

这一手着实把道士气得够呛,道士被说成是董卓本家,又不好意思再问,也罢,此等无信之人,懒得理他!今晨洗漱之后,三人赶动车到了成都,一路上书生员外随意闲谈,道士却懒得出声。

道士焦躁,肚中饥饿,他转头吼道:“开饭咯。”径直快步进了一家酒楼。

进了个雅间,书生又要打趣,“董道士逛酒楼,只怕很快就是一条成都热点新闻了。”

道士正没好气,“咋的,出家人就不吃饭了?谁也不能把锅背在身上嘛。”

书生收起折扇,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是极是极,董道士要是把锅背在身上,可不就跟本家董卓一样了么,一个背锅的黑胖子。”

道士气极,员外连忙打圆场,“背锅,董卓背什么锅了?聪秀才,你快说。”

书生抿了一口酒,“虽说背锅,也是自愿积极主动背锅,董卓这辈子活得多姿多彩,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游侠,壮年戎马,老年权臣。

赵员外来了兴趣,“哦,董卓少年时还是个游侠儿?”

书生点点头,“董卓出身小吏之家,父亲叫董君雅,是颍川轮氏县尉。董卓出生于顺帝永建七年,也就是公元132年。有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长董擢早死,弟弟名叫董旻。

董卓在少年时期,曾经离家,在羌人聚集区游历几年,在这几年中,他在羌族部落中素有侠名,并且结识了很多羌族的朋友,很多羌族的豪帅也与他私交甚好。

据说,即便是一面之缘的旧友来到董卓的家中,他也杀牛宰羊热情款待。这一举动让羌人对董卓的深情友谊颇为感动,等回到部落后,他们又以牛羊马共计几千头回赠给董卓。

董卓在西凉的威信很高,尤其是在羌族驻地,董卓更为人知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健侠。”

员外笑着夹了一口菜,“健侠怎么又当了军官呢?”

书生将手中把玩的酒盏放下,“董卓的家乡临洮,靠近边境,自古征战不断,民风尚武。董卓是个武功很高,而且才智过人,《三国志》记载“卓有才武”,据说董卓身手矫健,他常常箭袋双背,在飞奔的马上左右驰骋射箭,很有飞将军李广的感觉。

他在将近三十岁的时候,被凉州刺史征召为兵马掾,主要任务是打击边境地区的马贼和流寇。因为表现良好,作战勇猛,很快被并州刺史段炯推荐,以良家子身份入京成为了一名羽林郎。

此后将近三十年,董卓作为职业军人,为朝廷东西征战,劳苦功高。

董卓很善于用兵,镇压韩遂叛乱的时候,就完美的上演了一场瞒天过海之计:话说董卓在战场被叛军包围而粮草殆尽,于是董卓就假装修筑堤坝拦水捕鱼,实际上是挡住河水悄悄撤退。等他的军队渡过河后,便拆掉水堤。叛军追来时,河水已经深不可渡,只能在河对岸看着董卓的军队大肆离去。

董卓治军有度,善于接纳人心,他把朝廷赏赐给他的钱财,全部发给分发给里官兵,这种赏罚分明的举动,很有古之名将的风范。

不过,董卓运气不好,镇压黄巾军时表现平庸,军败抵罪,更倒霉的是,这件事被罗贯中写进了《三国演义》里,还安排刘关张救了他,给大众留下董卓无能之辈的印象。

其实,这事没过多久,西北的北宫伯玉、韩遂、边章等人反叛,朝廷就重新起用董卓。这一战本是名将皇甫嵩先上,上去之后无功而返,董卓上来之后连战连捷,大败叛军。

董卓因此被封为邰乡侯,食邑千户,兵驻西凉,从而成为了汉末西凉军系的领袖。”

董道士听到这里,一拍桌子,“这么说来,董卓是大汉的功臣良将啊。怎么后来就成了大奸贼呢?”

书生抽空吃了口菜,细嚼慢咽之后抿口酒润了润喉。

“这就是董卓的人生第三阶段了,晚年权臣。董卓威信越来越高,这西凉军渐渐就成了他的私人军队,董卓实在是汉末第一个军阀。

朝廷也是多事之秋,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朝廷调董卓到中央做九卿中的少府,董卓不肯就职。不巧汉灵帝病了,朝廷封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兵权转交皇甫嵩,董卓根本不理,反而带兵到河东,拥兵自重,与朝廷耗着,没耗多久,汉灵帝却驾崩了。

后面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外戚和宦官争权,袁绍怂恿何进召董卓进京,董卓瞌睡来了就有枕头,迫不及待即时就道,带兵进京了。”

赵员外似笑非笑,“董卓动作很快,很主动嘛,怎么说他背锅呢?”

书生瞟了道士一眼,“所以我说是自愿背锅嘛,当时朝廷基本已被世家大族架空,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但都不愿承担第一个动手的恶名,大家羞羞答答,就等着谁来捅破这层窗户纸。袁绍等的着急,就看中了胆大心狠的董卓,袁绍想驱虎吞狼,而董卓确实是能吃人的厉害老虎。

董卓出手不凡,刚到洛阳的时候,朝中龙蛇混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而董卓的骑兵步兵加起来一共才三千人。董卓自觉兵少,不能让人震服,就想了个鬼点子,他让这些士兵们白天进城,到夜晚再让他们悄悄出去,第二天再大张旗鼓进一次城。

连续四五天,结果洛阳的百姓与官员都以为董卓的人马不可胜数。这一招太毒了,董卓就凭有限的兵力,获得了无限的威力,确实有勇有谋。

接着董卓运用各种手段,收服吕布杀死丁原,吞下并州兵,收拢何进旧部,成为洛阳城中势力最大的人。独掌大权之后,董卓决定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自以为借此树立无上权威,却正中了袁绍之意。”

董道士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董卓行废立之事,袁绍有什么高兴的?”

书生哈哈一笑,“因为袁绍要的就是董卓祸乱天下,他才好浑水摸鱼。董卓第一次在酒席上提出废立,并州刺史丁原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和董卓同属地方军阀,想要和董卓争利,失败被杀。

卢植公开反对,险些被杀,后来被罢官,这是为数不多还忠于汉庭的官员代表,和后来董卓逼迫天子禅位时奋起反抗,以手中象简挥击董卓的丁管一样不畏强权,敢于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汉庭,可歌可泣但无济于事。

司徒王允做了一把和事佬: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这其实代表了很多文官的立场:观望。”

赵员外也感到有些奇怪,“当时袁绍没反应么?”

书生一哂,“岂止袁绍,整个袁氏家族都不置一词。等到董卓与丁原斗争胜利,势力增大后,宴请文武再次提出废立,不料袁绍表演起来了,先是反对,董卓大怒,袁绍也呼了一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便向着董公横刀长揖而出。

袁绍这是表演了一出好戏,从此名震天下,讨董第一枪打响了。

袁绍这时机选得绝妙,董卓刚接管了禁军和并州军,但尚未完全收伏人心;董卓新至洛阳,世家大族、官僚士大夫对他还不信服,这招杀得董卓措手不及、灰头土脸。

董卓被横刀威肋下,还得重用世族大家、官僚士大夫们。

袁绍逃出洛阳后,他硬着头皮,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袁绍得了个煊赫的职位——渤海太守,不料他逃出洛阳后,马上组织讨董联军,又以横刀向董这件事情,收获举国名声,被封为联军盟主。

董卓迁都后,他趁机夺取冀州,进而独霸河北。废立这场戏,董卓和袁绍可谓双赢,袁绍驱虎吞狼,董卓自愿背锅。当时各取所需,但最终董卓输了,袁绍赢了。”

道士大惑不解,“为何各取所需,董卓输了,袁绍却赢了?”

书生一口干了杯中酒,“因为董卓重整中央权威的努力失败了,袁绍作为地方豪强割据的意图达成了。”

赵员外险些呛了一口酒,“董卓还想重整中央权威?”

书生却有些严肃了,“董卓废长立幼,自然是方便自己揽权行事,不过他也确实想把事情做好,起用了很多人才,又替陈蕃、窦武等人翻案。

他提拔蔡邕,也擢用了韩馥、刘岱、孔伷,叫这三人分别做邕州牧、兖州刺史、豫州刺史,荀爽是一位布衣处士,董卓拜他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其他两位三公,司徒杨彪与太尉黄琬,也均是一时之选。

刘表做过何进的幕僚,董卓于废掉少帝,杀了何太后,与何家成为仇人以后,却敢于重用刘表,发表他为荆州刺史。

可惜世家大族并不买账,本来他们就不服中央政府的管,更现在何况控制中央政府的是董卓这样久习夷风的边弊之人,于是袁绍他们就得偿所愿,可以名正言顺的自立了。

董卓企图以官爵权位来收买袁绍等人,反而给了他们造反的凭借。

袁绍后来就以勃海郡为根据地,叫东郡太守桥瑁伪造文书,用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空荀爽的姓名发表一篇檄文,申讨董卓弒君之罪。

韩馥本来是不想造反,而且也派人监视了袁绍,却在接到三公的檄文以后,信以为真,转过来帮助袁绍。

在汉朝的四百年历史之中,废立皇帝的事常有;而地方官起兵反抗中央的事不常有。

而且恰恰是那些董卓提拔到地方任职的名士们,结成了反董卓同盟军。双方的战争并没有分出胜负,盟军并没有动摇董卓的统治,袁绍等人不仅不能打到洛阳来,而且根本就不敢打。

袁绍等人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真正的动机只是为了脱离洛阳朝廷而不受拘束,做割据地盘的军阀。但董卓认为将政府置于敌军附近比较危险,于是要将都城迁到他势力范围内的长安。

董卓迁都长安后,守住潼关,拥有潼关以西的地盘,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事实上,在凉州军与关东军的冲突中,凉州军始终处于优势。

但天下大势已无可挽回,在董卓和袁绍的通力配合下,既然已经揭开了地方割据的遮羞布,羞刀难入鞘,不在尸山血海中拼杀个几十年,天下便不可能安定下来。

而董卓到长安之后,也逐渐走向了自己的末日,这段故事,坊间版本描述得极多,我就不饶舌了,董卓死不足惜,可惜的却是凉州军这支精锐之师做了陪葬。”

道士心中一动,“凉州军有何可惜?”

书生惋惜之色溢于言表,“董卓手下的西凉军队,是真正上过汉羌大战场的正规军,而内陆的汉朝中央军,还有各大家族的部曲,真要和西凉军比起来,也就是战五渣。

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前期的中原大战中,吕布开始逮谁治谁,因为他麾下有西凉军的残部。

但是这些并非精锐,精锐在李傕郭汜手里,所以吕布打不过李傕郭汜,撤出了长安。

而李傕郭汜那些还不是最精锐的,是董卓女婿牛辅的手下散了之后重新整合起来的,就这批兵力,仍然打败了吕布,打败了马腾韩遂。

所以早期董卓手下一个辽东徐荣,能打爆当时的曹操孙坚,这很好理解,单兵素质和指挥水平都不在一个层次上。可惜这支百战余生的精锐之师,没能为大汉开疆拓土,却窝囊地凋零在内耗之中······”

书生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若我东土英雄,并力向西,天下何处去不得?死了董卓一个大军阀,天下却多出了一大片军阀。”

道士脸色也不好看,“天下这么多的军阀,从何而来呢?”

书生郁郁一笑,“说来好笑,一群学霸居然成了军阀,董卓任命的刘表刘景升就是其中佼佼者,关于他的事迹,咱们留到明天再说吧······”

赵员外起身结账,一行三人出了酒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布为何最终没成事
汉末军阀吕布,被夸成天下第一将,为何引得各诸侯“人厌狗嫌”?
我眼中的曹操
揭秘:真实的刘协是一代傀儡吗?
三国最强阴谋家,不是郭嘉、贾诩、庞统、司马懿,而是他
汉末最有希望统一三国的人物,曹操暂居第三,榜首毫无争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