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高考考出三年最好成绩!”逢大考必爆发,你也能做到

2020-01-19 16:36

高宇洁,晋城一中原614班,班主任张向军。

2019年高考以644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全省文科第五名,其中语文130分,数学135分,文综247分,外语132分。

相比其他学生,高宇洁显得更加放松、阳光、自信。

在晋城一中学习的她,远不是最聪明的那个,成绩也时有起伏波动,清华大学曾经只是遥不可及的一个梦。

但她大概是心态最松弛的,也是最自信的,这让她在关键时刻能展示出最好的自己。

松弛是所有杰出者的特征,越放松则越自如,越能专注于眼前的事,越能坦然面对将来!

高宇洁分享:

对我而言,这是一份堪称神奇的人生体验。

不只因为自己从没想过能拥有一张清华大学的学生卡,更因为这样的经历似曾相识——三年前,我同样以初中三年的最好成绩考进了晋城一中。

这让我不经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逢大考必爆发”的神奇体质?

接下来,高宇洁通过回顾过去三年的经历,为我们揭示她“阴差阳错”的成功背后的一些缘由。

“我高考考出三年最好成绩!”逢大考必爆发,你也能做到

01 高一:探险开始

因为知道自己中考成绩是小宇宙意外爆发的产物,步入一中的第一天,我就做好了做不了尖子生的心理准备。

一个晚自习上,老师把我叫到楼道里谈话。

这是我第一次和高中班主任“私聊”,心理紧张而期待。

“有没有想过要考清北呀?”老师笑眯眯地问,眼神里充满了期望。

“清北?我还真没想过。”我如实回答了老师,转念又怕老师会失望,便补了一句:“现在开始考虑了。”

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把我放走了。

事实是,考清北不只之前没想过,那之后也没想过。

确定学文后,我把精力集中在了文科上,几次月考文科进了年级60名。

此时我便有了信心,决定努力一把,看看自己究竟“几斤几两”。

非常幸运,期末考试,我再次超常发挥,年级第十一名!

我为自己的好运暗喜了很久,殊不知悲惨的事还在后面。

我顺理成章再次成为班主任眼中的“尖苗苗”,深深的危机感压到了我的身上。

几个月后的分科考试,我考了个“糟糕”的成绩——年级四十名开外。

落差必然是有的,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或许这就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呢?

然而,办公室里,以严厉而名声在外的新班主任板着脸对我说:“这不是你的水平呀!怎么回事呢?没发挥好?”

我在心里不停地摇着头,又觉得此刻摊牌是一件“危及生命”的事情。

于是,我表情沉重地点了点头:“心态没有调整好吧。”

老师似乎接受了这个理由,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摆摆手让我走了。

要说这次考试对我没有触动,那一定是假的,我当然希望自己能达到老师心目中的水平。

于是,接下来一个月,我奋力一搏,考到了年级第十九名。

我对这个成绩满意极了,尽管显然没达到老师的期望。

一段悲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次好成绩让我放松了警惕,下次月考,我再次滑出了年级前四十。

再入谷底,深受打击,奋发图强,学期末,我破天荒考入年级前十。

就这样,坐着过山车,我来到高二。

“我高考考出三年最好成绩!”逢大考必爆发,你也能做到

02 高二:尴尬的循环

我的过山车体验一经开始,便难以结束。整个高二,我陷入一个尴尬的循环。

一次杀入尖子圈,下一次灰溜溜退居后方,在同一考场的最前列与最后列间弹跳式往返。甚至好不容易两次坐在教室同一个位次,却没能在同一个考场。

当然,也会有例外。

高二上半学期,我曾考过一次年级第五,紧接着又考了一次第一。

欣喜的同时,这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期末压力倍增。

临考前一周,我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习题,将几乎所有的课下时间用来刷题、背书,甚至拒绝小伙伴一起上厕所的邀请。

过往的经验告诉我,我绝不可能连着三次考出好名次,这个念头像诅咒一般萦绕在我的周围。

我就这样坐在了期末考场上。

果不其然,那次期末考成为我有史以来的最低谷。

转眼迎来了在一中的第二个春天,我的春天却远未来到。

高二下半学期,过山车之旅让我感到深深的无力和迷茫。

我清楚地记得一次联考成绩出炉,我再次“一雪前耻”考到了年级第四。

这个成绩是从后桌小伙伴口中得知的。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第二反应便是埋头大哭。

那是我三年里灰度最高的一段日子吧。

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惊险的过山车式的身心体验,也不在于班主任对我“你考好了我也不敢夸,心里没底”的评价,而在于因为找不到自我定位,而产生的深深的茫然与自我怀疑。

我知道自己不是老师所期望的样子,却不甘心承认自己不过如此。

高三要来了,我决定做出改变。

“我高考考出三年最好成绩!”逢大考必爆发,你也能做到

03 高三:改变开始

进入高三,我清楚地认识到:

倘若打不破“过山车”式的状态循环,就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高考前夜,我只能按照“过山车定律”,惴惴不安地推算自己的运势,那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绝不能让它发生。

怎么办?

稳!一定要让成绩稳定下来。

战略目标很快确定,付诸行动的过程却是注定艰辛的。

行为上和心态上的转变,二者缺一不可。

行为上的转变意味着一步步踏踏实实的积累。

我开始反思自己各科的薄弱之处,明确哪些是自己可以探索方法去解决的,列出安排,然后坚决执行。

当时,语文是我的薄弱项,总是以一百零几的超稳定分数徘徊在平均线周围,处境十分尴尬。

几次模考中古诗文默写出错;

论述类文本还会努力在文章里找依据,到了文化常识就纯靠人品了;

手里拿着四十四分的作文更没有勇气去读杂志背后“教你突破作文四十八分瓶颈期”的网课广告……

针对上述问题,我采取了全面、及时而坚定的措施:

第一,启动了古诗文滚动复习默写计划,并坚持到了高考前;

第二,淘到一本非常好用的文化常识辅导书,并一页页滚动复习背诵;

第三,按照一轮复习资料,将语文阅读主观题所有设问角度与答题模板进行一次非常系统的总结,并不断在实战中为理论补充典例;

第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习应试作文结构、思维套路。

同时开展素材积累计划,且不是积累单个名言或案例,而是直接积累完美应用素材的经典文章段落。

这些细节上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达到我能做到的最好。

有计划的推进之外,亦有许多意外收获。

经过大量卷子的洗礼,许多细节处的经验被摸索出来:

不同类型文本先看文章还是先看题;

如何在阅读中勾画、做标记;

不同分值的题目答几点最合适;

答题卡上答案如何布局最整洁……

正是这些微小的经验让我的方法体系更加精致而高效。

就这样,我的语文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

高三下学期,面对老师关于一次语文考砸的质问,我居然有勇气坚定地说:“这次只是意外”!

秉持“刀刃向内”的原则,我也在其他科目上进行了一系列结构性深层次的学习方法改革。

一学期下来,改革产出了令我惊喜的成果——连续四次成绩稳定在十二和十三名!

而这也是我之前不敢想象的。

“我高考考出三年最好成绩!”逢大考必爆发,你也能做到

04 高考百日:我准备好了

校园的最后一个春天明媚异常,或许是意识到这将是呆在这所园子的最后一个春夏,许多平日里的平常景与事在我眼中都鲜活起来。

我捕捉到了春分那天和一号教学楼平行的落日阳光,也把柳絮飘飞的日子记在了倒计时日记上。

高三下学期,“稳”依旧是我最核心的宗旨。

经历了上学期的探索,我意识到:

成绩稳定是考前最重要的底气。按部就班复习与心态建设是我最后百天的核心工作。

按部就班复习听起来很简单,实则不然。

越到复习后期阶段,学校布置任务的“硬性”越小,留给我们自主安排的空间大了很多。

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学校硬性约束减少,很容易导致自己产生“眼高手低”式的心浮气躁:

有的同学安排不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同桌做什么,他觉得很好,就去效仿;

有的同学缺少大局思维,只一心扑在眼前的题海中,在昏天黑地、不顾方向的“劳作”中寻找有事可做的踏实感,实则是一种“变相懒惰”;

有的同学发现自己虽然有很多小的知识漏洞,但由于漏洞均匀分布于各个科目各个章节,而剩下的时间远远不够把一轮复习再来一遍,于是不知所措;

有的同学把学习上的茫然无措转移到和好朋友们抓紧毕业前时光进行情感建设之上,一次次模拟考前自主复习的晚自习变成了最佳的放松时刻……

这些是在我身边出现过的种种真实的状态,也是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严加防范的陷阱。

首先,除了必不可少的统筹复习规划,一定要有几件能塞在“不知道干什么”的时间的事情。

我找到的事情就是语文默写、文化常识背诵和英语单词的筛查。

事实证明,在极易浮躁的最后一个春天,能在突然不知道要复习什么时拿出语文默写本,接着昨天的篇目默写,或掏出单词书筛查几个单词的一词多义,是一件非常能让人感到平静且踏实的事。

最后一个月,万万不能因为时间不够过完一遍三千五百词,而纠结要不要再翻开“abandon”那一页。

不管最后是否完美结束,复习到的就是“资本”。

“我高考考出三年最好成绩!”逢大考必爆发,你也能做到

接下来是考试心态建设方面。

我是如何摆脱“过山车”困境的?

上文提到的踏实努力是必备底气,心态的转变更是关键。

高三后期,我的考试目标不再是更靠前的名次,而是珍惜一次次实战的机会,让每次考试真实体现出现阶段的学习状态与考试中的临场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次模考的最大价值。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判断哪一方面存在问题,并及时做出改变。

举例来讲,一次数学考砸了,连着几道都是计算失误或读题不认真。

我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计算方法是不是有问题,或者有没有其他更不易错的方法;

其次要反思自己在考场上有没有笔尖指着题干,在心里一个一个字默读过去。

这样的反思非常有效,让我在每次考试中都能收获真正的进步。

至于考了多少名、对应能考到哪所大学,对我而言更多地是放松时的调侃,而难以威胁我的心态。

高考前大概一个月,我灵机一动,开始零散记录不时萌生的高考考场上想对自己说的话。

这些有学习上的小注意点,也有心态上的激励:

比如模考卷遇到了新题型,就写下“高考遇到新题型千万不要慌,题型千万变,考察的知识和能力是不变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呀”;

再比如不知道自己高考会不会“如愿以偿”,就写下“命运安排你考到一所学校,一定是有它的安排的。可能是要我经历些什么事,也可能是我需要遇见什么人。所以无论考到哪里,努力去寻找它的意义就好”。

这些小句子在高考前夜给了我巨大的安慰与激励。

高考前两个星期,我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生日。

我特意在中午出校剪短了头发,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仪式。

看着镜子里那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的自己,再回想高一的懵懂、高二的迷茫,我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成年”的洗礼。

面对即将到来的关键仪式以及之后“天翻地覆”的人生新阶段,我想我已具备十足的勇气。

是的,我准备好了!

“我高考考出三年最好成绩!”逢大考必爆发,你也能做到

05 高考之后:新生活开始了

高考那两天感受到了处于“世界中心”的满满幸福感。

爸妈精心准备好每一顿饭,而且不会逼着我多吃点,这样的幸福也只有那特殊的两天能感受到了。

得知成绩之后的那几天对我来说像梦境一样不真实。

哪怕我已确认了志愿填清华,每每和旁人说到“清华”二字,都像嚼着一颗奇怪口味的糖。

回到文章开篇的话题:真的有“逢大考必爆发”的体质吗?

我的三年成绩轨迹,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但你会怎么认为呢?

这就是我的故事,学弟学妹们,现在要开始你们的故事了,勇敢去书写吧。

希望这个期末你们能放下包袱,全力以赴,自信、坦然、乐观地面对,在考试中呈现出最好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留存下来看下各种题型
一年级语文上册默写练习,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
7-9年级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题汇总
初中语文:7~8年级古诗文默写题汇编,月考、期末考复习必备!
2013--2014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别再说学霸的学习方法对你不管用,五年级语文考95分,只要用对了方法,高分并不难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