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分析程心】程心是败笔,也是亮点——程心的象征意义(微剧透)
userphoto

2023.10.08 辽宁

关注
大刘这部《死神永生》写得实在是太充实了,从科幻科学社会哲学宗教人性爱情诸多方面我都有蛮多的感触,想一口气将其全部抒发出来反而一时无从下笔,看了一下各种评论,网上对程心的争议是相当大的,便先从程心入手吧。一篇一篇来。
纯文科,小角度,不是整体观感,所以无需涉及理工科和科学科幻方面的东西,理科生勿喷。如果想要看从宏观角度分析《三体3》的,不用再往下看了。

========================分割线==================================
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是,这次大刘的新作一出,受到广泛讨论的不仅仅是其中的科技细节描写,还有书中的主角程心。逛一遍三体吧和豆瓣便大略可知程心受到了多少读者声嘶力竭的谴责——或许连大刘自己也没有意料到程心居然会引起如此多的读者如此多的反感。程心先是把爱着自己的云天明推向敌人,又两次将人类拉向毁灭。有读者声称自己第一次在小说中看见了“充满爱心的人渣”这种人物形象。
实际上我倒觉得程心这个形象虽然在文学上塑造得不成功,但是她的出现却是《三体3》中的一个极大的亮点。对于程心的行为刻画则是大刘的高明之处。
我认为程心这个人物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她具有人类的各种象征意义,从文学角度看到的她的那些不合情理以及无关痛痒的性格,从象征人类泛化性格这个角度看,却正是合理的。
我想表达的是,程心这个人物塑造并不是像网上某些评论说的那样是失败的。
请看以下分析。



一、作为文学形象的程心
我先来讲讲文学形象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又都知之不甚详细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呢。文艺小青年和理工科技术宅勿吐槽。
根据结合了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的新批评理论的主义马克思领导下的中国文学理论的解释,文学形象就是指读者通过文学言语的感染,经过想象和联想,便可以在头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在我们自己的想象中,文本它可以构成一个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谈到它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脑中就会出现很强烈的画面感,不仅如此,它还是那个时代落魄天涯、羁旅异乡的旅人们的写照,我们很容易体会那种愁绪。这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我们从《秋思》中可以体会到具体的、特殊的“古道”、“西风”、“瘦马”,又能够领会那种抽象的、普遍的愁绪。那么,大刘笔下的程心做到这一点了吗?答案不言自喻。
再比如,林黛玉之类的文学典型人物,我们在谈论他们的时候,很简单地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多愁善感、聪慧、言语上的刻薄、感情上的热烈等等等等,并且我们还能够非常容易地想象出他们的外貌神情体态。那么,大刘笔下的程心,我们能够这样想象吗?答案不言自喻。
那么,程心是否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程心这个文学形象塑造确实失败。作为母性和人性的代表,程心的性格极其单一,甚至连其爱和母性的象征性格也只有单薄的存在感,与《三体1》中的叶文洁和大史,《三体2》中的罗辑和章北海,以及《三体3》中的罗辑、维德乃至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云天明相比毫无任何特色。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最令我意外的是,从收到星星到送走云天明、到作为执剑人再到两次作出错误的决定,从公元纪元到威慑纪元到广播纪元再到一千八百九十万年以后,这期间外界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居然没有在程心内在的性格和思想中掀起多大的波澜。公元纪元的程心不谙世事,一千八百九十万年后的程心一如既往地不谙世事。而大刘笔下的程心,其对于人类毁灭表现出来的忧愁感,远甚于悔恨感。
程心实际上是一个缺乏灵魂的角色,这在塑造文学形象上是致命的。
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程心是人类傲慢的影射。全书的主要矛盾冲突其实是由地球文明的傲慢和宇宙极端的黑暗森林状态构成的,人类的傲慢和不自量力导致其认为自己可以在黑暗森林中生存下来,结果两次都被证明是错误而可笑的(加上《黑暗森林》的“水滴之战”就是三次了)——程心和维德则是这对矛盾的缩小版。记得维德和程心在书中有过这样的对话,维德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程心则回答:“我选择人性,我想你们也是”。程心的傲慢在于她天真地认为地球文明可以在保存人性的情况下继续存在下去,她没有真正地意识到人类文明在保存人性后所可能面对的处境。如果按照小学那样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的话,真要给这本书弄个什么中心思想出来,维德和程心这两句话就是《死神永生》的中心思想,同时也代表了维德和程心的对立,即人性和兽性的对立——如果人类想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走向人性的反面走向极端,除此之外,还需要摆脱自身的傲慢。
而大刘所试图表达的是,一定有些东西是超越于文明生存的。
在书中,读者是按照程心的视角来阅读整篇文章的,按理来说,程心在作出第一次作出决定之后应该有所反思,即大刘应该在这期间通过程心的反思来传达他所想表达的观念。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样还能够令这个没有灵魂的人物增加一丝灵气,能够令程心有其内在的思想、内在的观念,而不是在剧情中肤浅地和维德讨论“人性”和“爱”。这样程心也能够稍微丰满一些。
但书中这两次相同的“为了人性”的决定除了推动剧情发展就别无它用了。如果说大刘让程心连续作出这两次错误的决定是想试图借其传达“所欲有甚于生者”这一类观念的话,那么无疑这种努力并不成功。程心这个文学形象也就注定失败了。



二、作为象征符号的程心
作为程心的对比人物,我们之所以对维德有一种迷恋感是因为他的领袖气质,这恰恰不是我们普通人所具有的,维德可以超越人类的道德,可以以最恶的目的去使周围的人绝望,而我们不行,我们还会欣赏他这种不同于常人的变态(此处变态无贬义)。我们或仁德或虚伪,我们做不到真正地抛开一切道德去实现我们的愿望——我们之所以厌恶程心正是因为程心就是我们。因此在刚刚看完全书后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维德这样一个无所顾忌的男人像是会为了遵守一个诺言而放弃事业和人类文明的主么?
合理的解释是,不管是维德还是程心,他们都不是历史的决定者,真正决定这个社会走向的是整个人类社会,他们不过是被历史洪流推到台面上在聚光灯下扮演一个提线木偶罢了。
同样的,程心作为执剑者,作为叙述者,实际上并不是大刘特意设定让这个人物来作为执剑者为剧情服务,而是大刘笔下的人类社会的选择,在那个女性化的社会,哪怕随便从人群中挑出一个人也会做出和程心相同的选择(那我们这个社会呢?)。
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的程心在整个剧情发展中看似主动却一直是处于被动状态的。程心并不是主动成为执剑者的。
在她选择成为执剑者之前,她的怀中被一个母亲塞进了一个婴儿(这里的暗示意义很明显:执剑者的身份在也突如其来一并塞到了她的怀里,程心也在心中不断地自我暗示)抽象化的人类文明责任此时具象成了怀抱中的婴儿,虚无的母性和崇高感便笼罩了她的全身,之所以是“虚无的”,是因为她实际上并不具有这种崇高感,也不具有贯彻崇高所需要有的力量。与维德相比之下,她只是简单地“自我感觉良好”。
莫斯科维奇曾经论述过,民众从他们的理想和幻觉中积聚能量。程心的选择说到底也是如此,并不具有真实性。她做出的这个选择,是作为一个个体的程心作出保护一个个体婴儿的责任,而不是保护起一个婴儿文明的责任。
不管从何种角度看,程心成为执剑者,都是被迫的。
这也使得程心在书中极富有象征意义。
这种象征意义使得先前分析的那些文学形象上的失败都可以无视了——程心的天真、程心性格中“爱”的成分的单薄存在感、程心的单一、程心的不反思、程心的不谙世事、程心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大过悔恨感的忧愁感——这不恰恰是书中人类社会的体现么?这也不恰恰是现实中人类社会的体现么?至少,也是大刘眼中人类社会的体现。在现实中,我们几乎找不到维德的存在,现实中只有希特勒这一类才能够和维德进行对比。
而且维德比希特勒更坚定。而且靠谱。
而程心则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
她脆弱,她感性,她平庸,甚至还有些道德上的虚伪。
我们自己就是程心,也生活在程心的包围之中。
不是这样么?
程心,在书中是作为泛化的人类性格和泛化的人类道德而存在的。




三、程心的象征意义
先前说到维德和程心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拆解成以下几组:
0、维德——程心
1、男性——女性
2、三体——地球
3、兽性——人性
4、生存——人性
5、独裁——民主
……
在分析前这里想扯几句,话说当年盛行一时的英美新批评理论认为,文本的含义实际上比看上去的复杂的多,这种复杂的状态叫做“含混”。文学文本都是“含混”的,“含混”的存在使文本赋有了多重的含义,但无论文本多么的“含混”,它依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含混”不会破坏它本身的和谐。“含混”这东西不仅取决于创作者的意图,更取决于读者的理解,甚至超越这两者,取决于文本本身。简单说来,就是说作者怎么写是作者的事情,但是写出来以后读者怎么理解作者管不着。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也。
于我心有戚戚焉。
所以我认为,程心这个存在争议性的人物如何解读都不过分。
首先,程心乃是无知而脆弱的人类社会女性化的象征。(男性-女性)
其二,本文第一部分也分析了,程心乃是人类傲慢和天真的象征。(三体-地球)
其三,程心又具有道德上的虚伪成分。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做不到真正地抛开一切道德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兽性-人性,生存-人性)
其四,或许与前面有所矛盾的是,程心还可以解读成人类“善”与“爱”的代表。
其五,程心还可以解读成民主制度的坚持者,尽管有些牵强,毕竟书中表现的不明显(独裁-民主)
……
综上所述,程心这个人实际上就是人类泛化道德泛化性格的一个象征符号。
正因为其性格不显著,所以解读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认为程心这个人物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她具有人类的各种象征意义,从文学角度看到的她的那些不合情理以及无关痛痒的性格,从象征人类泛化性格这个角度看,却正是合理的。
我想表达的是,程心这个人物塑造并不是像网上某些评论说的那样是失败的。
不具体分析了,我只想简单地谈谈其中一个部分:人类社会的女性化。这或许可以为其他读者多角度看待程心提供一种帮助吧。
(以下只是个人看法,不代表我认为这是大刘的意图。)
人类进化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从生理和精神上不断趋于女性化的过程,说得好听点则是不断褪去兽性走向人性的过程,与此相适应的是,古典文明时期主流所崇尚的崇高和责任也随之不断被解构。随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当避恶取代至善的政治观成为主流,每一种试图去重新塑造男性力量、去塑造崇高和责任的势力最后都会被斥责被嘲笑被否定,春秋时代荆轲为刺秦向樊於期借项上人头一用,樊於期欣然赤膊取长剑自刎,而如今范跑跑可以为了自己的生命而去放弃责任,陈凯歌可以为了躲避崇高而肆意拆解《赵氏孤儿》,前者还只是做不到杀身成仁,后者则是为了宣扬所谓人性真实而刻意否定崇高!
人类文明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光明正大地脆弱着,可以光明正大地放弃责任躲避崇高,只要给堕落一个“人性解放”的理由。
而面对极端的困境时,这个个体脆弱的社会如果要以民主的方式选出一个代表,这个代表无疑也是脆弱的,她可以代表整个社会,也可以替整个社会做出决定,因为那就是她们的决定。
这的确符合于民主。但并不意味着民主做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
因为在这种社会下选出的代表,她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决策人。
而不符合于民主的维德,不代表人类社会主流的维德,却是人类文明坚定而合格的拯救者。
智子在书中用滴血的长刀指向人群,她说:“人类自由堕落的时代结束了,要想在这里活下去,就要重新学会集体主义,重新拾起人的尊严!” 这句话与其说是相隔四光年的三体和地球文明的观念碰撞,倒不如说是被物质化的现代社会与古典时代的冲突。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在不断进步,而个体却在生理上退化,在精神上软弱。这无疑是一个讽刺。
人类的不负责任是因为其没有负责能力而一味地要求权力却不去提升自己,程心的不负责任是其无负责能力而盲目去承担责任,抛去现象看本质,这两者是殊途同归的,只有在这样女性化的社会才能产生出程心这样除了“爱”与“人性”而一无所长的代表。当中国的士大夫传统被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拆解之后,当个体可以选择放弃责任而无限制地堕落,这时候,一旦中国出现剧变,只靠所谓人性和民主能够救中国吗?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我很赞同下面这段话,也是出自豆瓣的一个书评的:
 “大刘并不是告诉我们独裁比民主好,而是,当大众不明真相的时候,民主是葬送未来的深渊,只有当大众对决策有一定科学的认知时,民主才是正确的制度,而当大众自己都不想去了解真相,而沉迷于享受,呵,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在此处,大刘也同样在映射着当代中国,享受,娱乐,麻木成为社会常态,要求自己手里拥有民主的权力的同时,又不去提升自我去做一个合格的决策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下放民主权力,是自寻死路。”
这就是程心作为主角的象征意义之所在之一。




总结
我一直认为科幻小说优于传统文学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将整个社会放进极端的环境下去考量它的变化,当整个人类文明面临一个突如其来的环境时,原有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要接受挑战以去适应新的世界。这种主题下,科幻作品可以做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发问,发问,发问: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和个人将面临何种选择,社会能否保持原有的价值取向生存下去,如果社会不能生存下去它的原因是什么,生存还是死亡,这样做值得吗……
显然,大刘通过程心这个角色做的很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两难选择时的心法 | 翻书党
三体观后感如果维德成功杀死程心当上执剑人。人类还会灭亡吗?
章北海褚岩罗辑云天明
彭曙蓉:终极乌托邦的建立与对人性的深刻剖析——简评《三体》
《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
重读《三体》——— 程心之恶 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