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民出身的“国际倒爷”

或许我们没人注意过我们吃的蔬菜和水果是何时变了味,或许也没人注意过何时我们的水果和蔬菜变得随时都有。市场丰富了,不再随着节令走,我们可以三九天吃上清冽的西瓜,三伏天吃上爽口的冻梨,南国的椰子我们吃上最鲜的,非洲的芒果想吃你随时可以买到……当我们由衷地赞美改革开放的盛果时,却可曾想到这些成果背后,是谁把我们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

今天记者有幸结识这么一位——

农民出身的“国际倒爷”

——记黑龙江省安宁市宁安镇兴盛村村委会主任王克存

         文:江平

        8月2日,记者来到了宁安镇兴盛村,见到了村委会主任王克存。当记忆的长河把王克存又拉到十几年的风雨历程时,或许事业有成的王克存,今天凭添的就是几分感慨……

   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王克存一家是世代务农的农民,在宁安镇兴盛村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或许王克存也会像主辈一样,在五亩责任田上过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的平静生活。

但当一天王克存发现自己花了1000多块钱种的五亩责任田,不但养活不了一家老小,而且全都赔进去时,他朴素的思想中首先想到的是干什么能养活一家人。

兴盛村地处宁安市的市郊,有优越的地理条件。早在七十年代,兴盛人就走在改革之先,在当时掀起了一场农业革命,用温室大棚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不合时令的蔬菜和水果,利用季节的优势,创造出可观的价值。

一时,被人们传为美谈。连当时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参观时,都对兴盛人的创举赞不绝口,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不知何时采集改革之先成果的兴盛人,在市场大潮中,渐渐地落伍了。他们还停留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时,不知不觉改革的航船把他们落下了。

停滞不前,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的兴盛人,一觉醒来,发现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怎么过去屡试不爽的方法,今天就不灵了呢?

渐渐地,村民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世界在更新换代,而兴盛村却始终走不出种植传统的蔬菜品种的圈圈。

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多农民的蔬菜是躺在地里卖不出去了。

种一年,赔一年,到底有多少家底能经得起这么折腾……

兴盛人开始彷徨,而王克存却冷静了下来,蹲在地头琢磨着出路:

看来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农村,他觉得到了对传统的“三间房子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意识发起挑战的时候了。

那么我们的出路在哪?前无古人可以借鉴,后无来者给我们指点迷津。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克存看不到离开土地,自己会干点什么。

迷茫、彷徨……还有的是秋凉的冷雨。

     走出前的思考

但人总得生活,在困难面前趴下,不是男子汉的选择。

于是坚强的王克存拿起了秤杆,蹲到宁安农贸市场,希望通过自己的推销,把自家的损失降到最底点。

但农村人没经过商,蹲在农贸市场的头一天,王克存像做错事的孩子,拿个秤杆低着头,半天没卖出一斤菜。

也不知什么时候,一阵悦耳的吆喝声,拌着年轻姑娘爽朗的笑声传入了王克存的耳朵。

真好听,这一刻的王克存一如入戏的孩子,渐渐地被那一如百灵鸟般婉转动听的声音吸引,终于抬起头:呀,这是谁家的姑娘?一如那婉转动听的声音,她的容貌是那么经看美丽,真的,有点像演小花里的陈冲,咽口唾液,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狂跳的心。

瞬间,王克存看傻了。

“咯、咯、咯!”姑娘瞅着王克存也不觉笑了起来。“头一次卖菜吧?哪有你这么卖的。”说着,姑娘开始给王克存介绍起商业经,连如何叫卖、讲价,这么小的问题都一一教给了王克存。不知不觉中王克存不知什么时候自己不但抬起了头,也开始牛刀小试,有了收获。

散市了,望着美丽的姑娘就要消失在人海中,内心充满感激的王克存不知哪来的那么大勇气追了上去。

“明天你还来吗?”手摸着头,有点害羞的样子。

“当然来,我就是以这为生。”

“你看你到蔬菜市场批发挺贵的,不如明天我给你带点,我们那便宜。”

“那感情好了。”

就这样一来二去,王克存认识了城里的姑娘张影。

在张影的指导下,淳朴的王克存渐渐的懂得了卖菜的技巧,也正是在这互相帮助中,两个年轻人擦出了爱情火花,结为了伉俪。

从此王克存走上经商的道路,虽然那时的经商也就是卖自己的蔬菜水果,但过去的小农的意识渐渐的发生了变化。也正是在这个市场上,他第一次听说通过东宁口岸,卖给俄罗斯的蔬菜销路一直不错,蔬菜的价格更是能翻番的赚。

已经有了商人意识的王克存敏锐地感到这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王克存有了到东宁考察的想法。


东宁的经历,人生的转折

与其在家受穷,不如走出家乡,到外面看看。或许外面真有“阿拉丁神灯”。

于是1993年的秋天,世代务农的王家后代,第一次走出了一个想到外面闯世界的人,他就是王克存。

应该说从家乡到东宁的路并不长,但面对丈夫的外出,做为妻子的张影还是有一点惴惴。但应该说今天丈夫要外出,也有妻子张影的鼓励和鞭策。虽然做为妻子的张影也没念过什么高深莫测的书,但从小爱读杂书的她懂得这个理:过去我们国家曾有被动挨打的历史,与其说是自己落伍了,还不如通俗点说,自己老把自己锁在家里,不出去走动,连最起码的枪支弹药都不知道。虽然他曾是你的专利,但社会的残酷容不得你再吹老子曾经是天下第一。

虽然过家经商与国家间的事有诸多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得走动,都得互相学习、借鉴。

于是在妻子的支持下,王克存第一次走出了黑土地,到外边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他不需要阿拉丁神灯似的三个那么奢侈的愿望,只要一个能让自己走向富裕,摆脱困境的金钥匙。

应该说这是第一次走出来的王克存的愿望,虽然是那么简单和直接。但对于世代务农急于摆脱贫穷的中国农民来说,当时有这种想法不但合情,而且合理。

一路上,王克存留心观察宁安到牡丹江、牡丹江到东宁的变化,他不但感到外面世界的繁华,而且感到外面农贸市场的繁荣和丰富。但我的出路在哪呢?或许这一刻是王克存思考的核心。它一如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一如悬在自己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王克存感到迷茫和责任。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到了东宁,王克存才真切感到什么叫市场繁荣,对俄贸易有多红火。但一无资金、二无运输工具的王克存如何能走出这些外在因素的禁锢,实现自己发家致富的梦想呢?站在东宁县的一块高地,俯瞰东宁对俄市场的繁荣,王克存发狠地对自己说:“一定要闯出个人样来!”

于是王克存决定到东宁最大的《东宁对俄贸易公司》看看,即使一事无成,也可探听到一些前沿信息,对自己将来走出农村,实现致富有着启迪作用。

但满腔热忱却遭到一瓢凉水,面对农民模样的王克存,工作人员显然没瞧得起他。怎么办?就这么两手空空回去?王克存只有几秒钟的犹豫,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找他们总经理去。

或许机会就在这看起来不可能的时候,有了异想不到的转机,当王克存鼓了几次的勇气敲开总经理张广庆的大门时,张广庆正在与手下人商量如何能买到俄罗斯人爱吃的黄瓜、西红柿、甘蓝等蔬菜品种。一个急于打开俄罗斯蔬菜市场,一个为自己的蔬菜烂在地里无人理睬着急,那么他们的合作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爽快的张总经理当即派人跟王克存到兴盛村看货源,一看不但完全符合他们对俄贸易的需要,而且货源充足。于是来的人就全权委托王克存负责收购,自己则按货给钱,而王克存则按收购来的货数量提成。

这一年,王克存挣了400多块钱。几年种地的萧条,被几个月经商的喜悦冲刷得无影无踪。他和妻子头一次感到他们摸到了发家致富的出路。

而经过头一年的合作,张总跟王克存也建立了信誉,以后的收购就全权委托他来完成,公司不再派人过来。

当时主要贩运黄瓜、西红柿、甘蓝等品种,购菜范围也仅限兴盛、教育、临城等附近的几个村屯。5--10月份 销售旺季时,最高日销蔬菜5万公斤,全年销售500万公斤,纯收入达5万多元。

这时的王克存不但还清了几年来借别人的外债,而且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王克存说经验都是在摸索中积累的,起先他是收多钱,给对方多钱,靠对方给的返点挣钱,但干时间长了,他也开始挣个差价,用底进高出挣些辛苦钱。经过两年多的摸爬滚打,他不但形成规模,也已经发展到40多农户为他种地。看着一个个给王克存种地的农民都富了,来找王克存的农民是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急于找到货源运往俄罗斯挣大钱的商人们也都知道宁安兴盛村有个王克存。

于是王克存的名气是越来越大,渐渐的,成了宁安,乃至牡丹江,甚至黑龙江,进出口俄罗斯蔬菜水果的经济人。国际倒爷的名声也不翼而走。

        初尝失败

王克存自从专职干起对俄罗斯出口蔬菜和水果生意,是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上一个台阶。面对越做越大的生意,王克存开始琢磨如何会干的更好,如何会干的更大。王克存认真研究俄罗斯人对蔬菜和水果的喜恶,逐渐掌握了一些俄罗斯人不同与中国人的口味特点。于是不甘平庸不甘寂寞的王克存决定大干一场。

1996年的春天王克存悄然来到北京,找到中国种子总公司,经过跟专家探讨,王克存决定购进以色列油瓜454(一种黄瓜种子)。一元一粒,一下就投进去20多万元。

当满心欢喜的王克存回到家把自己进的种子推广给自己的乡亲时,出乎他意料的事出现了,谁也不敢接这烫手的山芋。这大大出乎王克存进种子时的初衷。一问,原来是这种子比金子都贵,谁敢拿这么些钱进这种不知吉凶的种子。面对村民不无道理的疑惑,王克存开始冷静:是呀,咋就没想到这一点。这一刻他想到自己种五亩责任田,借人家1000块钱,尚且还不上,要瞅人家脸色过日,为钱急的上火的一幕幕。今天自己突然改种村民已心中有底的品种,而且没有任何承诺。换了自己又会怎样?将心比心,王克存觉得自己的行动过于卤莽。

但一想到这个品种种出的黄瓜在俄罗斯火爆的一幕,王克存觉得自己的决策并没错,错在村民不了解情况,他们种起来心里不塌实。必须给种植户吃颗定心丸。想到这,王克存有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他召集要好的村民和自己家的亲属,说:你们种,我给你们解决后顾之忧。

大家问他如何保证?

王克存说:我跟大家签合同收购,彻底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

但村民们还是有些不放心,甚至有的提出你先给我们6000块钱的保证金,我们就种。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一个又一个阻力。王克存变得少有的耐心和信心,当坐在炕头的一笔笔帐,明明白白地算给大家听时,终于有村民品过味来,如果真的按此合同种地,不但每个大棚能比过去多收入上万块,而且从春天一种上就有了保证,这还真比种那种靠天吃饭不知秋天如何的品种强多了。

这一张张小纸片真能有这么灵?王克存不会骗我们?想想也不能,因为从小王克存就是一个重信誉讲意气的人,况且这白纸黑字写着,真要有个一差二错,我们也能找到地方告他。于是终于有人点了头。20万的种子全部推销了出去。

王克存终于松了一口气,一想到秋天的丰收,睡梦中的王克存都不觉露出幸福的微笑。但由于光知道种以色列油瓜454挣钱,王克存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季节。

当七八月份村民种的以色列油瓜454喜获丰收时,俄罗斯的黄瓜也上市了,顿时一大碗金馍馍,瞬间变成一堆废铜烂铁。王克存看着丰收的黄瓜地,内心感到一阵阵酸楚。一想到秋天就能收获希望的村民,这一刻看到王克存赔了,内心不觉十五吊桶七上八下的。估计王克存的合同会成为一纸空文了。

但他们估计错了,为了兑现自己年初的诺言,王克存四处借钱,重信誉的王克存,在新年前全部兑现了自己年初的诺言。把钱挨家挨户送到农民手中。这一年农民收到了很高的效益,平均每个大棚获利1.3万元,最高达到2万元。而当时没种以色列油瓜454的村民每个棚才收入3000元是多大的反差呀!

虽然王克存为了讲信誉自己赔进去十六万,但他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为以后的合作打开了胜利之门。从此王克存的名气和信誉更高了。

 查找原因东山再起

在那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新年正当各家各户喜迎新年时,王克存和妻子张影却坐在家里总结经验,研究明年该怎么干。两个人觉得自己的决策没有错,错就错在忽略了季节的差异。如果自己卖的以色列油瓜454在7月15号之前推向俄罗斯市场,自己挣钱应该说就没问题。既然找到问题所在,就要继续干下去。只是这次的王克存更注重学习,随身总是掖个小本本,俄罗斯什么好卖,什么季节什么蔬菜水果能挣到大价钱……王克存是如数家珍。

第二年王克存又相继引进了以色列柿子、黄瓜、红萝卜、五彩椒等品种,农民由原来的40户发展到200多户。

通过摸索和实践,王克存逐渐掌握了蔬菜的购销规律。为了让村民更快地走上致富路,他决定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搞订单种植。他筹建了宁安市蔬菜购销总公司,安置农民和下岗职工70多人就业。同时将宁安镇的兴盛、教育、临城、新胜、临江、红城、东京城镇的振兴村,马河乡的红光、红星、红旗村等二十多个蔬菜专业村做为基地重点扶持。同基地农户签订合同,生产、收购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质量、统一价格。他从北京蔬菜种子公司购进蔬菜品种,春天赊给菜农。要求菜农按无公害标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施农家肥,严格按照出口蔬菜质量标准验质定价。

在王克存的带动下,许多农民纷纷投入到种植蔬菜中来,掀起了种植蔬菜的热潮。2004年基地落实订单蔬菜面积2000多亩,预计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由于蔬菜品种新,属绿色食品,非常适合俄罗斯人的口味,受到了他们的极大欢迎。目前,宁安市的蔬菜已销往俄罗斯的乌苏里斯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等7个大中城市,年销量达3000万公斤,贸易额达6000万元,效益可达60万元,菜民增收近千元,宁安的蔬菜真正走出了国门,走进了国际市场。

王克存虽然书念的不多,但在几年商战的摸爬滚打中,他养成了遇事冷静爱琢磨的习惯。他发现俄罗斯人爱吃胡萝卜、元葱等蔬菜。但如果秋天卖过去,不但不能卖个好价钱,也使农户收入缩水不少。于是王克存和村民们琢磨能否用窖储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许正是王克存的提醒和琢磨又使农民多收入了不少。

应该说从东宁对俄出口蔬菜和水果是王克存最早搞起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竞争的激烈,过去的翻番的利到前几年的薄利到今天已是微利。对俄罗斯出口蔬菜和水果是越来越难做。于是王克存又瞄向了其他对俄罗斯贸易市场。又是他第一个开拓了满洲里对俄罗斯贸易市场。

记者采访时,王克存形象地给记者讲了一段话。他说:做对俄出口蔬菜水果这块,东宁,或者说牡丹江一带,再说大点乃至黑龙江,都看着他。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同行们认为新商机的开始。所以他到满洲里开拓市场时,他在前面开车,后面总有几辆车跟着他。说到这,王克存笑了。虽然满洲里是他第一个打开的市场,但短短几年,也已经不行了。这一刻王克存又瞄向了俄罗斯的伊尔库斯克。

伊尔库斯克是王克存2001年考察俄罗斯时定的点。王克存说之所以定点在那,一是搞蔬菜水果批发的还是个空白;二是交通便利,有着四通八达的运输网。对俄贸易非常方便。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从国内转移到俄,王克存说:只有永远占据商机之先,才能在商战中利于不败之地。

当一天中国的商人又蜂拥挤到俄罗斯时,或许那时的王克存又会有我们永远追赶不上的举措,再次抢占商机的制高点,把目光瞄到我们永远没有企及的地方……

         回报乡亲

应该说像王克存这样致富的人,往往给人一种暴发户的感觉。但像王克存这样,富了不忘乡亲,回报乡亲的人其实是最难能可贵的。或许也正是他有这么多好的品质,在兴盛村的村民中有很高的威望。当2001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村民们几乎异口同声选王克村。于是有人劝王克存自己的生意都忙不过来,为啥要管这个负债200万元(兴盛村的外债)的乱摊子?

起先王克存也有些犹豫,但一看村民们信任的眼光和上级领导多次找他谈话的情分上,王克存还能说什么。

还有什么比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更让人感动的。王克存这个农民的儿子,在走上致富后,觉得自己也有责任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为了老百姓早日走上富裕路,王克存当上村委会主任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修路。要致富先修路,村里没钱,王克纯就自己拿出了10万元钱,把村内的大小街道整修一新,使村中主路扩展到12米,同时安装了21盏路灯,为了让村民业余时间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他又自己投入了4万元建起了36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室和500平方米的灯光球场。为了解决村民浇灌时用电量不足的问题,又投入4万元对变压器进行了改造。

可以这么说,王克存上任以来,件件办的都是实事,对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好事。这样的村委会主任,能不叫人爱戴吗?

为了让村里的困难户五保户,也能走向富裕路。王克存主动与村里最贫困的吴会祥一家结成帮扶对子。吴会祥是只有一只胳膊和一只眼晴的残疾人,为了让他脱贫,王克纯帮他建大棚,买塑料,无偿借种子,销售蔬菜。他种植了1500平方米的蔬菜,年收入达一万多元。

  兴盛村三组,有100多户村民在牡丹江对岸居住。虽然相距不到几十米,平时卖菜只能靠小船摆渡。遇到涨水时许多菜都运不出来,学生上学也成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克存拿出十二万元修建了两个升降码头,把过去使用陈旧的木船换成了铁船,基本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村民们对温室大棚进行改造,为了使村民200多个大棚能够有足够的资金,王克纯以个人名誉进行担保200万元,使全村大棚顺利进行改造。

王克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同时也证实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党和政府也给予了他很多荣誉,他先后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农村先进经纪人、宁安市十佳公仆等多项荣誉称号。对兴盛村和宁安市农副产品出口,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现在的王克存不仅收购家乡的蔬菜和水果,也开始收购吉林、辽宁,甚至到了山东省。辐射面之广,经营范围之大,堪称黑龙江之最。用王克存妻子张影的话说:“他敢闯,有思想,有超前意识!”或许从他先干东宁,再干满洲里,现在又进军伊尔库斯克的举措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农民出身的“国际倒爷”的胸襟和抱负,也忠心祝愿他在为家乡和国家的农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走得更远、更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田野上长出的文学社——北京望泉寺文学社
探访“农民合作社”的东西湖样本
农民伯伯种植上千亩芦笋专供酒店,年入百万元!
鼓了口袋 富了脑袋
旅游印象之:东宁口岸
把蔬菜当作礼品卖(2008.1.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