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大姐热线,开启公益岗位的很好尝试
userphoto

2023.08.23 黑龙江

关注

       马大姐服务热线,犹如一缕春风。在三月的北国绽放出她靓丽的身影。温暖着民心,成了政府和群众联系的纽带。其实这种新兴起的自愿服务形式,其折射出的意义,一如她的热线深远厚重,带给我们的思考很多。

马大姐热线,开启公益岗位的很好尝试

         文图:江平

      “您好,这里是马大姐24小时服务热线,有困难您说话!”

      3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东安区市政社区居委会,社区主任党支部书记马丽坤正在接听电话。面对记者采访,马丽坤告诉记者,这是她开通马大姐热线一年多来,接听的第2414个热线电话。问及开通热线的经过,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2007年12月,马丽坤调到市政社区居委会任社区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马丽坤上任第三天,就碰见一件让马大姐记忆深刻的事:家住教委楼的刘淑琴老人的老伴病逝家中,急需找社区开证明。但那天正好是周六,社区居委会不上班。急得老人儿女只好到处打听找马丽坤。直到晚上10点多,已进入梦乡的马丽坤被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叫醒时,才知道人家已经找自己一天了。

      刘淑琴老人的儿女歉意地说:“这么晚把您吵醒,对不起了!”

       听到这话,马丽坤心里很不是滋味。居民有事找居委会主任,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反倒是人家向自己说对不起,不觉感到脸一阵阵发烧。

       事情过去了,马丽坤却陷入了沉思。自己是居委会主任,有事,居民找自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自己家不住在市政社区,客观上,给居民找自己设置了不少麻烦。怎么办?即能方便群众,又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这一刻马丽坤想到了设立马大姐服务热线,24小时为群众服务。

      马丽坤想法一说出,立刻遭到社区几个干部的反对,觉得大姐50多岁,而且服务范围事无巨细,大姐会承受不了的。马丽坤却坚定地说:“只要服务百姓,再苦再累,我也要干!”

      于是马大姐24小时服务热线,在2008年1月正式挂在了市政社区每个居民楼的楼道里。

    社区服务事无巨细

       应该说,马大姐服务热线的便民牌一挂到市政社区的每一个居民楼里,立即得到很好的效果。6中小区,由于施工队施工,把民用电线砸折了。用看车棚的齐大姐的话说,要是换了过去,一时真不知道找谁,但抬眼看见了楼道内的马大姐服务热线的牌子,齐大姐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打通了马丽坤的电话。

      “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电话撂了没5分钟,马大姐就赶到了小区。”说起当时的经历,齐大姐仿佛还历历在目。

      而说起这事,马丽坤认真地说:“既然给居民承诺了,就得按承诺的办,即使我们有再大的困难。”

       手握马丽坤发给自己的便民服务卡,84岁的老人王玉田就说:“这是实实在在的为民办事。”原来老人半身不遂,已经有五、六年不能出屋,一到洗澡和剃头,成了老伴的一件心病。但自从有了这张便民服务卡,老人就寻思,我能不能找找马大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王玉田打通了马大姐服务热线,当马丽坤听清老人的意思后,连想都没想,说:“行!”于是派人找在社区开理发店的年轻人,登门到老人家服务。乐得老人合不拢嘴,用他的话说:“这样服务太好了!这种便民服务应该多一些。”

      如果说这些服务只是些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小打小闹的话,那么2008年5月18日晚上的经历,却是马丽坤设立热线以来,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服务。

       晚上10点半,正在睡梦中的马丽坤,被6中小区1号楼8楼的一位居民家的电话惊醒。原来这个居民家住在顶楼,楼顶的天窗由于年久失修漏雨,无计可施的居民想到了马大姐热线。当时大雨滂沱,马丽坤的丈夫劝妻子别去了。但马丽坤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向居民承诺了,10分钟内必须赶到要服务的居民家,我们怎么能仅仅因为雨大就不去呢?”

       当马丽坤和丈夫赶到居民家时,滂沱大雨已经把居民家变成了汪洋,而居民由于没有必要的工具,只好用盆掏水。马丽坤马上回家把自己家的塑料布拿来,跟丈夫上到楼顶,把漏雨的天窗罩好,才和丈夫回家。

       第二天不放心的马丽坤又找了专业工程队,把小区内的两个楼12个天窗,都进行了防水处理,直到所有天窗不漏水,才放心离开。

       或许正是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让市政社区流传着四句顺口溜:“家里有事不用愁,大姐热线来解忧;不管家事有多难,大姐一到全解决。”

     热线的延伸和扩展

      记者在市政社区楼道里,看见马大姐服务热线牌子是这么写的:

市政社区马大姐承诺:

有事您说话,用心听您说;

事情交给我,让我来解决。

       下面是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有办公电话,还有马丽坤的手机和家里电话。

       面对记者,走过一年的风风雨雨的马丽坤深有感触地说:“热线成立容易,坚持,并把居民家事无巨细的事情办好,确实不容易。”马丽坤告诉记者,居民真的找上门,都是大事,都是他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再难也得坚持。为了把便民变成实实在在的服务。马丽坤跟多家社区服务点建立联系,这里面既有理发、裁剪、修鞋、修锁等个体工作者,又有药店、超市、医院等单位。无所不包的服务范围,用马丽坤的话说,就得有无所不包的服务队伍,除了个人家需要电工换玻璃等工作,社区可以无偿为居民服务外,其实很多的服务,马大姐热线只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而这种类似于公益性质的服务,不但方便了居民,而且方便了需要帮助的所有人。

       2008年6月12日,一位从广州来牡丹江看朋友的人,找不到朋友了。在北龙小区,他发现了马大姐服务热线,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了马大姐的手机上。按说这位广东人的服务范围已经超出了社区范围,但用马丽坤的话说,毕竟人家是从广州来的客人,“我可以拒绝他,但它影响的是人家对牡丹江的印象啊!”

       于是马丽坤把广东人接到社区,利用户籍查询系统,为他找到了朋友。走时,他握着马丽坤的手说:“十多年前,是牡丹江人帮助我,让我走上了从商道路,本来我是感谢他而来,没想到在这又碰到了好心的牡丹江人!”

      其实这事对马丽坤触动很大,也立志要把局限于本社区的服务,辐射到全市。

      有付出,就有回报。马丽坤的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市委书记徐广国和市长张晶川都来到市政社区参观过。张晶川市长充分肯定了市政社区开设“马大姐”服务热线,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做法。他指出,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因此,我们要不遗余力地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等实实在在的工作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现在的这种财力条件下,如何通过工作,通过服务,通过体制创新,为百姓办实事。市政社区的创新无疑是好的,有钱要为老百姓多办点事,没钱也要想办法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马大姐热线一个有益的尝试

      应该说,马大姐热线是社区之外的工作,但想想也是架起了社区和居民联系的桥梁。用马丽坤的话说,社区服务好了,上水平了,我们的物业费等一些管理工作自然好抓。这种良性的循环,又反过来带动社区的发展。

       马丽坤转述张晶川市长的话说,如果我们每个社区都有个马大姐,李大姐,张大姐……我们工作就好干的多,它不但方便了群众,而且和谐了社会,对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其实如果把马大姐的经验推广开来,在每个社区建立如马大姐一样的公益岗位,不但为民解忧,而且解决些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对牡丹江文明城建立将是件好事。

       我市团市委自愿者部部长乔殿利说,自愿者义工服务就是提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马大姐热线,无疑是自愿者义工服务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就我市而言,自愿者的民间组织分为学校、社区类,他们主要通过学校和社区,自愿组织服务队,对于市里一些大型活动的自愿者服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一类就是通过网络,一个是网站,一个是QQ群,这种由民间自发而起的自愿者活动,越来越成为城市自愿者服务的新生力量,他们不要报酬,不计时间,发自内心的为社会服务,更是我们应该提倡的。还有一类是公益性质的,比如爱心超市,公益大讲堂等。而马大姐热线无疑是自愿者队伍中一个新兴力量。它的出现给我们很多启迪和思考,如果我们把马大姐热线做成一个品牌,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其深远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虽然马大姐热线服务现在基本局限于市政社区,但其深远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一年多来,马大姐服务热线共接电话2400多个,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840多件,办好事1216件。用市里评的“十佳魅力社区”颁奖词的话说:“24小时马大姐服务热线,一头连着百姓急难琐事的求助呼声,一头系着社区干部为民排忧解难的真情付出。一根热线,付出的是汗水,温暖的是民心,拉近的是居民与社区的距离,赢得的是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市政社区一个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为民社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津巴时讯】垃圾!垃圾!!哈拉雷垃圾危机愈演愈烈
马丽俯身秀性感 这很不“马冬梅”!
2017年度优秀业委会主任(委员)故事2|退而不休的“能人马大姐”
乡音陇风||散文||疫情无情人有情
第一次做自愿者
如果你吸烟,那就会被20年后的自己吓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