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爱无疆
userphoto

2023.08.26 黑龙江

关注

       她是一名医学院的大学生,虽出身“科班”,却毅然选择农村,到边塞小镇的一个村庄工作;她是一名村医,虽创业艰辛,却如牛奋进,为这方水土的村民无私奉献,义务出诊,从不要接生费用;她是一名党员,虽身在基层,却无怨无悔地服务百姓,用爱心诠释党性忠诚。

  她把价值天平最重的砝码放在了乡情一边。

  她把生命的意义交付于最需要帮助的农民弟兄。

  在“逐利”与“人道”的十字路口,她举起了火把,照亮了我们行程!

       她——就是33年默默无闻、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在农村的海林市海林镇秦家村乡村医生、共产党员林民花。

      大爱无疆

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林民花

          文:江平

       面对南山,背靠海浪河。秦家村像一条蜿蜒曲折的美女蛇镶嵌在海林市东南角海长公路的两侧。秦家村有375户人家,分布于海宁和海长公路两侧。远远望去,如同棋盘上散落的棋子。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一个孤独的身影,背着药箱,在崎岖泥泞的山间地头,一走就是33年。

       55岁的林民花是海林市海林镇秦家村唯一的村医。一间如雪洁白的瓷砖平房,就是她的家。在村民的眼里,那是一座护佑生命的“圣殿”,一朵开启村民健康希望的雪莲花。

  林民花是一名“赤脚医生”。那双脚,沾过泥,趟过雨,踏过雪;那双脚,蚊虫叮过,荆棘刺过,地埂扎过……

  33年间,他累计诊治病人10万多人次,入户望诊30000余次,对于没有能力看病的困难群众免费治疗,每年减免费用达万元左右,在秦家村经她接生的父子两代人至少有100多人次,她从不收取接生费用。为了抢救乡亲,她没人照看的5岁儿子,被货车撞晕路上,为了急症病人,她没人照看的7岁女儿,从村头两米高的桥头掉到水里,至今落下腰疼的毛病。有多少次机会,林民花可以离开农村,但眷恋秦家这方热土的她,却倔强地选择了与南山为伴与海浪河为邻。

  秦家的南山盛产达子香,四月开花,漫山遍野。其花清香,其叶鲜红,像映山红一样,映红了山野,映红了秦家。

  林民花就像一朵四月盛开的达子香,挺立于南山,扎根于泥土,忍受着风霜雪雨,却把清香留给乡亲……

  一边是病重7个月的儿子,一边是病危的2岁村童。在两难抉择中,林民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乡情。面对丈夫外出,林民花把还在高烧的儿子交付给只有6岁的女儿,决定连夜上县城抢救乡亲的儿子。

  1987年1月,秦家村暴雪如注。

  “林医生,林医生……”喊声未落,一位浑身雪柱般的老妇人已经推开屋门,抱着她两岁的孙子,哀求道:“林医生,我孙子快不行了,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你快救救孩子吧!”

       此时,天暗四野,时近午夜,林民花把孩子放到自己小小的诊室,开始认真的望问听诊。“不好,孩子很有可能得了脑炎,必须马上送县医院。”但话说完,连林民花自己都愣住了。一边是6岁的女儿抱着高烧7个月的儿子,一边是年愈七旬的老人,抱着两岁的孙子。送孩子去县医院的重任只有自己。

     林民花顾不上天冷路滑,嘱咐一句女儿,急忙背起孩子往外走,外面鹅毛大雪,林民花每走一步都步履维艰,走出村口时林民花的脚已经冻僵了,但她顾不上这些,还是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县医院走去,平常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由于雪大路滑,林民花背着孩子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了县医院,林民花已经像个雪人。由于出门匆忙,老人忘带了钱,为了孩子得到及时抢救,林民花马上为老人主动垫付了医药费,由于治疗抢救及时孩子获救了。可林民花却因此落下冻伤。当她清晨回到家时,6岁的女儿哭得像泪人一般。“妈妈,弟弟都烧抽了,你再不回来……”

       听见女儿的哭诉,林民花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顾不上自己累得浑身酸软冻伤奇痒难忍,她马上投入到抢救自己儿子的工作中。当五天后,外出打工的丈夫戴忠良回到秦家时,坚强的林民花,第一次露出她柔弱的一面,扶在丈夫肩头嘤嘤垂泪。

       人心都有一架天平。一边是家庭小爱,一边是苍生大爱。危急时刻,天平倾向何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高尚者,宁肯舍小爱而成大爱。在两难抉择中,林民花把砝码加给别人。她的心灵之光,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闪耀在天地之间。她虔诚地对待自己的事业,看病就是她的宗教。

一诺千金 今生无悔的选择

      林民花出生在延边农村一个朝鲜族家庭,1976年,毕业于吉林省延边医学院。正当她为将来的人生谋划时,同样是大学毕业,已经工作在海林市的二哥向她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妹妹,到海林来吧,这里的农村欣欣向荣,农村建设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一腔热血,怀着满腔热忱,22岁的林民花连想都没想就夹起铺盖卷来到了海林市。当她听说海林镇的秦家村没有赤脚医生时,二话没说,就来到了这个群山环抱下的小山村。看着这位从正规高等院校毕业来的大学生,支书和大队长都犯了难。因为就在不久前,到村里工作的一位乡村医生吃不了农村苦,悄然离去。而这位刚刚毕业的“白面书生”能经得起农村的风吹雨打吗?于是支书和大队长揶揄地说:“你要是十年不结婚,不走,我们就要你!”

       “行!”

      林民花连想都没想,就掷地有声地回答。虽然回答超出了支书和大队长的想象,但他们也感到小姑娘身上那股豪气和胆识。

君子言出,驷马难追。

       第二天一早,林民花就跟支书开始了秦家村第一天的行医。他们从村西走到村东,又从南面绕到北面,“老嫂子病怎么样了?”“大哥,儿子烧退了没有?”每走到一家,看着老支书知冷知热地问候,看着乡亲像招待贵宾似的,把自己让进屋里,端出上等的好茶,捧出带着露水的黄瓜和水果。林民花的心田涌溢着一股说不出的甜蜜,怪不得哥哥让我到这里来,原来这里的村民这样朴实,这里的村民这样热情。出生在延边农村的林民花,就是在那一刻内心深深地扎下一个愿望:我要在这里工作一辈子。

       林民花说,那时的村医每天早晚到全村巡视一遍,给需要打针和吃药的村民服务,给需要问诊的村民号医把脉。由于自己是一个外地姑娘,早晚走到谁家,就吃在谁家。用林民花的话说,自己跟村民的关系那才是鱼和水的关系。自己有困难村民帮助,自己要盖房子,是全村村民帮她盖起,自己有病和生孩子,是全村老少爷们把她送到医院。

“受人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林民花这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女孩,把对村民的爱深深地镂刻在心底。

       林民花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跟老支书行医回来的路上,老人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孩子,这个村接连五个村医都走了,他们就是受不了咱农村的苦啊!我希望你能接上这个班。虽然农村苦点累点,但这里的村民朴实啊!”

      然而到1977年8月,林民花所就读的大学——延边医学院发来了公文,告诉她他们这批毕业生开始安排工作,单位都是延边和图门的大医院。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和优越的城里生活,林民花犹豫了,当她征求在海林工作的二哥时,二哥也劝她回去。“毕竟那是份正式工作,你又是学生会干部,会有好的前程和希望的。”

       站在秦家村这个群山环抱的山麓下,林民花泪如雨下,因为重情重义的朝鲜族姑娘,这一刻已经深深爱上秦家村每一寸土地和她熟悉的每一个村民。

     “走吧,就是到城里别忘了我们秦家村!”

       “支书,我只是想回家看看!”

       面对林民花的话,支书和村民们没一个接茬,只有死一般的寂静,回应着山野小村夜晚的宁静……

     第二天早晨,当林民花推开大门要走时,她突然发现满院子村民拿着鸡蛋蔬菜水果站在院里等待她。

       “林医生!”

       “林医生!”

       ……

       看着万头攒动的村民,林民花已经看不清路在那里,她趴在老村长的肩头,嚎啕大恸。

       “乡亲们,我不走了!”

33年乡间路,一腔热忱洒春秋

       林民花留下了,她用朝鲜人的耿直和诚信,兑现了她初到秦家村说出的诺言。

       从此,在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林民花像一个陀螺,旋转在这方尺寸之间,用爱回报着村民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不知道多少次,林民花顶着星星走在漆黑的路上、不知道多少次在泥泞中跌倒再爬起来、不知道多少次被雨水汗水打湿衣襟。她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有病人的呼唤,她就送药到家,田间地头,荒山野郊,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1991年的夏天的一天,林民花小小诊所里,病人特别多,正当林民花忙着给病人打针问诊时,外面传来,“不好了,林医生,你儿子被撞了!”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听到这一句,林民花的心都要蹦出胸腔。疯一般地跑到公路,这一刻她发现儿子已经昏了过去,顾不上太多,林民花马上开始了对儿子实施抢救,按摩,人工呼吸,一顿折腾,大约10分钟后,儿子才睁开了双眼,正当她高兴地喜极而泣呼唤儿子名字时,村民房淑文的丈夫哭喊着来到了林民花面前。原来怀孕6个月的房淑文早晨到自家后院拾柴火,不小心被落到地上的电线击倒,生命垂危。一听这话,林民花的心顿时揪揪了起来。面对泪流满面的丈夫,林民花歉意地说:“儿子生命无恙,后面的事,你来处理吧!”

       没等丈夫回答,背起药箱,就往房淑文家跑。待她到达房家时,发现房淑文已经停止呼吸,情况十分危急。没有太多的考虑,林民花马上对房淑文进行人工呼吸、心外按压、快速开通两条静脉通道、急救用药、吸入氧气,半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房淑文终于恢复了心跳,患者的性命保住了,林民花累得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腮帮子肿了一个月才消肿,有一个礼拜,她吃饭都困难。回家面对儿子,林民花说:“自己有一份歉疚,两次儿子有病出事,自己都没有守在身边,没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仁。”

       而深受母亲影响的女儿,七岁在村头小桥边玩耍时,不小心掉下了两米高的小桥,虽然疼痛难忍,半天才站起来,但坚强倔强的女儿,却没有像母亲提起过这件事。

林民花说:“作为母亲,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东北农村一年一季种植,农民农忙时,很少能拿出钱去看病,每当这时,林民花都会说上一句:“先欠着吧!”而正是林民花体恤农民,医德高尚,引来四方农民都到她这看病。村卫生室收入微薄,她把一部分钱用于帮助贫困患者,剩余的钱连维持卫生室基本运转都困难。要不是能干的丈夫每年打工拿回不菲的收入,林民花说:“她很难维持下这份工作。”

       “至于村民欠我家多少医药费,只有她自己知道。”面对朋友,戴忠良不止一次地说:“那永远是个谜,她不让任何人知道。

       前些年,农村的住院分娩率很低。有的人家生了孩子,没赶上注射疫苗时间,就要等下次补种。对此,林民花都要一一登记下来,不让一个娃娃漏掉。一次,她到一户人家补种疫苗。不巧,孩子出门串亲戚了。于是,她就第二天接着去,直到孩子回来。打过疫苗后,经观察没有不良反应,她才放心地离开,感激地村民逢人就说:“林大夫对咱村民家的事,就像自己家一样。”

       新农合在农村铺开,但有些农民却不愿意加入,面对国家这么好的政策,一心为村民着想的林民花,就自己拿钱为村民垫上。去年一年,光她为村民垫付的新农合费用就有4400元。

  林民花把病人的事看得比天还大。只要有乡亲来喊,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山高路远,随时出诊。帮别人渡过苦难,是她最大的快乐。

        永安村村民司丽杰脚长了骨刺,在牡丹江市大医院做了手术,由于没钱,手术一拆线就回到了永安。当司丽杰的丈夫乌守望找到林民花,希望她给妻子后续治疗时,林民花二话没说风雨不误天天赶到永安村给司丽杰打针治疗。一天,晚上7点多,正当司丽杰以为林民花不能来时,林民花打来电话,歉意地说:“我刚忙完病人,马上就上你那去!”没等司丽杰说出太晚了,你别来了的客气话,林民花已撂了电话,踏上来永安的征程。当一个小时后,林民花冒雪来到司丽杰家时,全家人都感动地流下了热泪。而看完病回到秦家村时,已经是半夜时分。

  1984年夏,村民徐月莲产后大流血,待林民花赶到她家时,情况已经非常危急,来不及多想,林民花百米赛跑般跑回诊所,求回止血药、消炎等药物,迅速赶回徐月莲家抢救,当半个小时后徐月莲脱离危险时,林民花累得晕了过去……

       林民花尝过苦日子的滋味,每当看到别人比他苦,就忍不住掉眼泪。用有限之力,帮别人渡过苦难,是她最大的快乐。多年来,林民花对军烈属、五保户、贫困户、过路的没钱病人,都是免费治疗。他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却舍得为病人贴钱。

       村民张兰英,儿子前年考上大庆石油学院。这对于年收入不到万元的她家,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虽然东拼西凑,儿子总算上了大学。但巨大的经济负担,压得老两口喘不过来气来。偏偏这时丈夫又得了脑血栓。张兰英说,她那一刻真不知今后自己的路该怎么走。这时林民花说的一句话,时至今日还在感动着张兰英。“什么钱不钱的,先看着吧!”上万元的治疗费用,用张兰英的话说,到现在也没给林民花一分。而为了打消自己的顾虑,不让张兰英内心有顾虑。张兰英说,从看病到现在,林民花就从来没用笔记录她一分钱的帐。

       有一个王姓村民,由于妻子要生二胎,被林民花发现,做了结扎,从此对林民花怀恨在心。再不上林民花的诊所看病。十年前,他得了肺心病,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钱,而且欠了许多债。到后来没一家邻居借他钱,也没一家诊所肯给他治疗。万般无奈的他,想到了林民花,当他跪倒林民花面前,请求林民花救救自己时,林民花一把把他拽了起来。说:“只要我有一分钱,就不会不给你治病。”虽然这位王姓村民没有抗过疾病的折磨,最终离开了人世。但他临终的话语,于今听起来依然感动着林民花。“林大夫,你的大恩大德,我只有来世报答了!”而他治病欠下林民花的六千多元钱,至今他的家人没有还。

       林民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生涯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因为她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村卫生所面对的是农民群众,面向的是弱势群体,在她的村卫生所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为经济困难的村民、老人,伤残军人和军烈属、五保户以及家庭遭遇不幸的村民垫付医药费,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对一些小外伤病人,不论是本村还是外村的,一律免费包扎。对望诊患者一律免收各种费用,对儿童接种计划免疫疫苗时,从不收费,还免费提供一次性使用注射器。问她这样做图啥?用她的话说:“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这些年来,她就是把患病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用真挚的情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良好的医术为他们解除病痛。

      林民花33年的行医经历,她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失败的几次教训。孩子溺水没抢救过来,接生时曾死过孩子和那些得病死去,她却无能为力的病人。村子里有一个5岁男孩游泳时溺水,林民花听说了疯一般跑到河边,口对口,给孩子做人工呼吸。她知道希望渺茫,但看到哭得死去活来的孩子父母,林民花坚持了一个多小时才放弃。

村里有个壮劳力,30多岁,得了尿毒症,为了他,林民花花了多少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说,我不能看着一个家就这么完了。他的妻子和四个孩子需要他养活,当这位七尺汉子撒手人寰时,林民花哭了,她为自己的无能,为没挽回一个完整的家而哭泣。

        ……

      “林大夫就从来没收过打针问诊的费用,即使你到她家开药,五块,三块的,她也从来不要一分。”说这话的是村民高玉双。

       “我就是相信林大夫,就是嫁到外村20多年,每当有病,我都步行5里路回村找林大夫。”永安村的张君感激地说:“我是过敏体质,连大医院都不愿意给我看,就是林大夫,我来打针,她就像我的亲姐姐,时时陪在我的身边,她怕我有意外。”

      “我得了腰间盘突出,三个月,林大夫风雨无阻到我家给我打针,看我困难,至今3000多医药费,我还……”说起林民花的好,村民夏松林觉得无以报答。

       而当有人询问林民花时,她常常露出讶异的神情。“有这事?”要不就是一句:“我忘了。”

       或许林民花真的忘了,或许林民花根本就没想记住这一件件她认为是再平凡不过的小事。

厚德载物,执著奉献泽被后人

       对于自己帮助过的人,林民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记不清了,你问别人吧?”用林民花丈夫戴忠良的话说:“她总是把别人的事牢牢记在心上,从来没考虑自己的事情。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那类人。”

       秦家村无论老幼说起林民花这个人来,都竖起大拇指。或许也正是源自于村民的爱,林民花到村子33年来,有20多年都担任村妇女主任村委委员。用村书记秦克录的话说:“村民信任她啊!”

       十多年前,村子搞文明村建设。每个村委都包了村子的一段路。“那时村里壮劳力都到外面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孩子和妇女,没办法,我就得出来干。”说起当年的记忆,林民花丈夫戴忠良不觉露出一丝苦笑。本来要到外面打工的戴忠良,只好晚走几天支持妻子工作。

      “路好平,但面对路面几个水泡子,则没有办法。”令戴忠良没想到的,林民花竟把他打工拿回来的钱用来买碎石子铺路。“这事也只有她能干出来。”

       很多外人感到林民花开个诊所一定挣了很多钱,连丈夫孩子都是她养活,而只有深入她家,才知道戴忠良年年到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打工。每年拿回十万元以上的收入。而面对老实忠厚,为家默默耕耘的丈夫,林民花坦诚,自己每年得搭进去上万元钱为村民看病。村民想搞娱乐活动,林民花自己花了800元钱,给村民买回了锣鼓。听说村小学学生吃水困难,她就自己拿出600元钱为小学打了一口新水井,解决了学校孩子们冬季吃水难的问题,每年的三八节她都为村里的妇女买些小礼物。

       林民花每年瞎的医药费,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数。一年过春节,戴忠良对林民花说,许多村民欠咱们医药费,我们是不是应该到他们家要去,即使不给,他们心里也有个数。一听这话,林民花急了。“村民有钱,自然会给,你这样去要,不成了黄世仁催杨白劳了。”

      有一年春节后,林民花送戴忠良到俄罗斯打工,在火车站上,碰见一户举家迁到山东的村民。这家村民由于贫困,欠了林民花几千元医药费,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吧,他走时,连到林民花家告别都没有。但偏偏他们在火车站遇到了,看着近在咫尺的村民,戴忠良要过去打声招呼,被林民花制止了。“他要是有钱能不还吗?你过去他会不好意思的。”

       有个村民,儿子考上了县职业高中,但贫苦的夫妻因没钱供而发生了矛盾。林民花知道了花了上百元钱给孩子买了学习用具,又到海林市民政等部门协调,免去了孩子上学所有住宿费和学杂费,感动的夫妻逢人就说:“没有林大夫,俺家孩子就……”

       虽然林民花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奉献给了秦家村,当她自己有事时,却从来不麻烦村民,一年林民花儿子出麻疹,一度出现生命危险,她就自己背着孩子连夜到县医院看病,白天让女儿照顾弟弟,自己继续为村民出诊,在孩子有病的十多天里,村民竟没有一个知道林大夫的儿子得了重病的。

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不但征服了村民的心,也让求贤若渴的县医院和镇计生委向她发出了橄榄枝。这毕竟是一份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但林民花却毫不犹豫地说:“我离不开秦家这片土地!”

       春去秋来,林民花的足迹印满秦家的山山水水,化作一串串音符,奏响生命的乐章。

  云雾萦绕,南山遍野,有一束束盛开的达子香。南山是达子香的依托,达子香是南山的赤子。南山因达子香而神奇,达子香因南山而挺拔。

      三十三个春夏秋冬里, 林民花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首新时代的奏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董久富
甘宁界║微小说:(宁夏)李向荣‖《媳妇》
乡村振兴征文 ‖ 喜看乡村换新颜(袁海宁)
感谢你,古蔺两河口村驻村干部!
老支书王叔
农村退休老支书靠这种神奇的水果带村民奔上致富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