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读不懂,到底是谁的错?

你认为诗歌读不懂,到底是谁的错?是作者?还是读者?

作者:无枪的将军

     诗歌读懂与读不懂的问题,历来都是引发作者和读者在站位认知上冲突的导因;那么诗歌到底是能读懂的好,还是读不懂的好呢?

     著名诗人欧阳江河曾说过:“写复杂诗歌不是在自恋,也不是在炫技,我们是对文学本身意义上的诗歌负责……大家要放弃懂还是不懂的这个问法和答法,而且这个诗本身有些读不懂不是更给你挑战吗?”(节选自:欧阳江河×阿来:不读诗是不可思议的。

     鲁奖诗人、安徽文联主席陈先发则在《陈先发:碰触他人之痛,诗才会苏醒》中如是表述:“不应从一味单方面指责写作者上寻求答案。阅读,需要起码的审美能力……读不懂,是一种正常现象。”(节选



以上两位著名诗人的观点,可能很多读者并不太懂,我们这里有必要通俗的来解读一下:

    我们的诗歌写得复杂难懂,并不是在故意制造阅读障碍;而是诗歌这门高雅的文学,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它并不是写来给你们这些普通人看的……如果,你们实在要看,就算读不懂,也不要轻易说出来;因为,那样只能证明你自己的水平不够高……!!!



     对此,一些读者却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诗歌的价值,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读者的阅读体验感之上。(简单来说,也就是读者才是衡量诗歌优劣的标杆。)

     假如,一首诗写得不知所云,根本看不懂其想表达什么、突出什么,甚至连作者本人都解释不清;那么就算其作者拥有非凡的身份权重,它也算不上一首具有存在意义和价值感的作品,充其量,只能算是几句梦呓之言!


    试问,像这样不需要读者或者不想让读者看懂的作品,你发表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难道是因为,看不懂,才能与身份匹配,才能凸显出高度吗?
注:本文的“读者”不是指个例,它表示为大多数,且具有正常艺术审美常识的人。



     事实上,从上述作者与读者各自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读得懂的好与读不懂的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议性问题,很难有确定性的答案。
    只不过,相比之下,我们反倒认为著名诗人欧阳江河、陈先发的观点,明显更具有“说服力”一些。


     因为,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性”诗歌现象的重生;而且,更是来自官方诗人(学院派)们为“捍卫尊严和地位”所发出的呐喊!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其实,他们也是在“拯救”低迷的现代诗坛……!



      最后,再多说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吧;事实上,我们认为,从文学本身的意义来说:

“丧失了阅读体验感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写作的意义及价值。”

     从古至今,凡是能堪称“经典”(广泛传颂)的诗文,几乎都是建立在读者的理解范围之内;而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文学的高度,就在于其难懂”之谬论!

    如果一首诗(文)表现得连作者都不知其意,甚至让读者都有骂娘的冲动;那么,你就先别急于讽刺读者的审美层次了。


     因为,从作品的本质层面来说,其文本所凸显出的晦涩程度,恰恰也就反应了作者的审美认知尺度!
——简言之,也就是说:别人看不懂你写的什么,并不是别人水平有限;反而更可能是作者自身审美能力低下,所造成的一种“不对等性认知”的结果体现。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军,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学解读平台【评诗论道】主笔,独立批评家、评论人、实用性诗学理论研究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阳江河:李白给我提了一个醒
诗歌给予人们的是消费不能提供的
欧阳江河×阿来:不读诗是不可思议的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中国诗歌的现代倾向
(7)一种深度阅读的感悟(蔡少尤)
52件书法独家线上首发,诗人欧阳江河的艺术时代 | 大米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