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固这条村名扬怀集,村内三氏族人“亲如一家”!

古粤语“标话”的发源地——永固镇,位于怀集县南部,这里四面高山环绕,中间狭长盆地,有“四面山岭一垌田”之说,南北只有宿联、永良两个坑口通往外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政局动荡、苗匪横行、战事连连的年代,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永固”之胜地。

在离永固圩镇2公里处,便是肇庆市人口第一大村——龙田村。该行政村常住人口约12000多人,有植、黄、梁、孙四个姓氏,其中,孙姓只有两户人家,不足20人。其余三大姓氏村民分布在21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山多田少。居住在村中的世世代代人民都过着真诚相待、和睦相处、礼尚往来、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的和美乡村生活。

无论是植氏族人、黄氏族人,还是梁氏族人,大家都是一家人。三个姓氏的村民世代相互来往,虽然隔着永固河或一垌田,但也没有阻挡住三姓氏村民之间的亲密交流。”龙田村村民黄宗俭说。

永固黄氏宗祠及三宝寺、塔

虽然大家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数百年来,三姓氏族人很少为了土地、树木等事发生纠纷,无论是出外打工、生活、就学,我们的乡亲父老都相互帮助、相互扶持。”龙田村村民梁程自豪地说。

“无论哪个姓氏的族老办喜事,其余两氏族都会派代表前往道贺畅饮。”黄宗俭补充说。

“其实,永固镇内植、黄、梁三姓氏的后人大多都是这三个宗祠的后裔,如今全镇的植和梁姓人口均为1.5万人左右,黄姓人口约4千人,这三个氏族人都称为'一家人’。”黄宗俭又说。

万人大村落究竟是何缘由让世代村民都能和睦相处呢?如此淳朴的民风居然是数百年不移?我带着这份好奇走进龙田村一探究竟。

永固梁氏宗祠

植氏、黄氏、梁氏宗祠分别建龙田村的亚轴、亚炉、凤岚三个村寨内。植、黄、梁氏祖先分别来自不同地方,迁居至龙田村后结拜为兄弟,按年龄大小排辈,三姓氏的后人统一称植姓为十一公、黄姓为十二公、梁姓为十三公。其三姓氏称兄道弟的史实从各自宗祠的贺联或互赠的匾额中可窥一斑:十一公植氏祠孙道贺十三公梁氏祖宇落成志庆匾额雕曰:“同气连枝。”十二公黄氏祠孙的道贺匾额曰:“古义今仁。”植、黄祠孙同作对联刻在梁氏宗祠中堂石柱曰:“安定溯本源源复溯源继继绳绳世系均从千乘派,龙田开望族族又开族跄跄济济芳辰工祝十三公。”十一公植氏祠孙道贺十二公庙宇落成志庆匾额曰:“情缘永固。”十三公祠孙也曰:“义昆同仁。”十二公黄氏祠孙道贺十一公植氏宗祠落成匾额曰:“仁义继世。”十三公梁氏祠孙也曰:“世谊仁义。”据族谱记载及上述情况得知,这三个姓氏都是宋元换朝期间迁居怀集永固龙田,进而筑基发族,互为结拜兄弟,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我们从各自宗祠正堂对联中也不难寻觅其先人入怀的足迹。如植氏宗祠对联为:“迹发土塘梧州策马水远山长寻胜境,根连华夏永固立祠地灵人杰展宏图。”黄氏宗祠对联为:“东汉忠臣庙,西川虎将堂。”梁氏宗祠对联为:“根从夏阳源远流长基永固,族开怀邑枝繁叶茂泽龙田。”

植氏祠堂道贺匾额

永固镇永固是个文人辈出的好地方,旧时素有“永固好水口,秀才村村有”之说。据《怀集县志》记载,在宋明清时期,单是进士、举人,永固就有11名,占全县的十分之一,至于贡生、秀才类文人不胜枚举。其中,植氏族后人就有清朝进士、内阁中书二品顶戴都察左副都加三级大官植尧兰、明举人植广、植增高、植自森、植万禧;黄氏族后人就有乾隆17年恩贡生黄广义;梁氏族后人就有明朝文举人梁一桂、清朝文举人梁士瑜。

如今的龙田村民都凭借着世谊仁义的品德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富裕起来了,虽然气派的洋楼林立在村中的每一个角落,但是这个现代化的大乡村依然无法掩埋其丰厚的人文历史,在村中行走,古村的人文遗迹触手可及,俯拾皆是。譬如,完好的寺庙宗祠建筑,游击队旧址,记载完整的古代文人故事,娓娓动听的宗族传说……

古语有言:“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兄弟齐心,其力断金。”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永固这条山沟沟,永固人就是凭借着那股坚强不屈、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情重义深的情怀,在改革浪潮中乘风破浪,改善了生活,改变了家乡。看,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逢年过节,一排排停放在省道S265线永固段十多公里公路边的小轿车,倒是一道欣欣向荣的风景线......

龙田村乃至整个永固镇的十一公、十二公、十三公三氏族后人,数十代把祖先的结拜情谊一直延续,实属难能可贵。他们同说一口古老的标话,世世代代秉承先祖的仁义厚德与邻里和睦相处的理念,出门在外互相帮扶,祖祖辈辈祠孙始终践行着“继往开来”“仁义继世”“古义今仁”“同气连枝”的三氏族的共识,共同营造和美乡村的良好氛围。

古粤语“标话”的发源地——永固镇,位于怀集县南部,这里四面高山环绕,中间狭长盆地,有“四面山岭一垌田”之说,南北只有宿联、永良两个坑口通往外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政局动荡、苗匪横行、战事连连的年代,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永固”之胜地。

在离永固圩镇2公里处,便是肇庆市人口第一大村——龙田村。该行政村常住人口约12000多人,有植、黄、梁、孙四个姓氏,其中,孙姓只有两户人家,不足20人。其余三大姓氏村民分布在21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山多田少。居住在村中的世世代代人民都过着真诚相待、和睦相处、礼尚往来、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的和美乡村生活。

无论是植氏族人、黄氏族人,还是梁氏族人,大家都是一家人。三个姓氏的村民世代相互来往,虽然隔着永固河或一垌田,但也没有阻挡住三姓氏村民之间的亲密交流。”龙田村村民黄宗俭说。

永固黄氏宗祠及三宝寺、塔

虽然大家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数百年来,三姓氏族人很少为了土地、树木等事发生纠纷,无论是出外打工、生活、就学,我们的乡亲父老都相互帮助、相互扶持。”龙田村村民梁程自豪地说。

“无论哪个姓氏的族老办喜事,其余两氏族都会派代表前往道贺畅饮。”黄宗俭补充说。

“其实,永固镇内植、黄、梁三姓氏的后人大多都是这三个宗祠的后裔,如今全镇的植和梁姓人口均为1.5万人左右,黄姓人口约4千人,这三个氏族人都称为'一家人’。”黄宗俭又说。

万人大村落究竟是何缘由让世代村民都能和睦相处呢?如此淳朴的民风居然是数百年不移?我带着这份好奇走进龙田村一探究竟。

永固梁氏宗祠

植氏、黄氏、梁氏宗祠分别建龙田村的亚轴、亚炉、凤岚三个村寨内。植、黄、梁氏祖先分别来自不同地方,迁居至龙田村后结拜为兄弟,按年龄大小排辈,三姓氏的后人统一称植姓为十一公、黄姓为十二公、梁姓为十三公。其三姓氏称兄道弟的史实从各自宗祠的贺联或互赠的匾额中可窥一斑:十一公植氏祠孙道贺十三公梁氏祖宇落成志庆匾额雕曰:“同气连枝。”十二公黄氏祠孙的道贺匾额曰:“古义今仁。”植、黄祠孙同作对联刻在梁氏宗祠中堂石柱曰:“安定溯本源源复溯源继继绳绳世系均从千乘派,龙田开望族族又开族跄跄济济芳辰工祝十三公。”十一公植氏祠孙道贺十二公庙宇落成志庆匾额曰:“情缘永固。”十三公祠孙也曰:“义昆同仁。”十二公黄氏祠孙道贺十一公植氏宗祠落成匾额曰:“仁义继世。”十三公梁氏祠孙也曰:“世谊仁义。”据族谱记载及上述情况得知,这三个姓氏都是宋元换朝期间迁居怀集永固龙田,进而筑基发族,互为结拜兄弟,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我们从各自宗祠正堂对联中也不难寻觅其先人入怀的足迹。如植氏宗祠对联为:“迹发土塘梧州策马水远山长寻胜境,根连华夏永固立祠地灵人杰展宏图。”黄氏宗祠对联为:“东汉忠臣庙,西川虎将堂。”梁氏宗祠对联为:“根从夏阳源远流长基永固,族开怀邑枝繁叶茂泽龙田。”

植氏祠堂道贺匾额

永固镇永固是个文人辈出的好地方,旧时素有“永固好水口,秀才村村有”之说。据《怀集县志》记载,在宋明清时期,单是进士、举人,永固就有11名,占全县的十分之一,至于贡生、秀才类文人不胜枚举。其中,植氏族后人就有清朝进士、内阁中书二品顶戴都察左副都加三级大官植尧兰、明举人植广、植增高、植自森、植万禧;黄氏族后人就有乾隆17年恩贡生黄广义;梁氏族后人就有明朝文举人梁一桂、清朝文举人梁士瑜。

如今的龙田村民都凭借着世谊仁义的品德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富裕起来了,虽然气派的洋楼林立在村中的每一个角落,但是这个现代化的大乡村依然无法掩埋其丰厚的人文历史,在村中行走,古村的人文遗迹触手可及,俯拾皆是。譬如,完好的寺庙宗祠建筑,游击队旧址,记载完整的古代文人故事,娓娓动听的宗族传说……

古语有言:“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兄弟齐心,其力断金。”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永固这条山沟沟,永固人就是凭借着那股坚强不屈、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情重义深的情怀,在改革浪潮中乘风破浪,改善了生活,改变了家乡。看,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逢年过节,一排排停放在省道S265线永固段十多公里公路边的小轿车,倒是一道欣欣向荣的风景线......

龙田村乃至整个永固镇的十一公、十二公、十三公三氏族后人,数十代把祖先的结拜情谊一直延续,实属难能可贵。他们同说一口古老的标话,世世代代秉承先祖的仁义厚德与邻里和睦相处的理念,出门在外互相帮扶,祖祖辈辈祠孙始终践行着“继往开来”“仁义继世”“古义今仁”“同气连枝”的三氏族的共识,共同营造和美乡村的良好氛围。

▍图文来源黄氏大家族

广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巨野县村庄历史简志(大结局)龙固镇
商氏族谱介绍之八:浙江景宁夏山头村商氏族谱
【福建涉台文物】仓山连坂村黄氏宗祠:八闽连姓发祥地,连黄姻亲传佳话
邓氏落籍江川六百余年,家族文化绵延不绝
广东第一大姓氏,拥有一座中山最大宗祠,匾额上皇帝却只提了半个字
一条古老的黄氏家族文化河流奔流不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